初见“秦淮河”三字,许是哪个朦胧月夜,只觉自己仿佛于衣袂翩翩間,嗅到了那缥缈而又带有几分羞涩的胭脂气。可我于秦淮河,这之后竟是没有了缘分,直到无意间读到俞平伯先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才使我与这三字的缘分续下。
我不禁窃喜,因为俞先生文章中的秦淮河亦是那风情缠绵的形象。简简单单的三字,便有着说不出的旖旎,更何况再在前加上“桨声灯影”四字呢?读时我便在想,不论文章如何,这题目便已是佳品。文章自然是好,好到让我这个看书不怎留情的人一直念想着,念想着那秦淮河畔杨柳绿影下的那条华灯璀璨的彩舫,还有复成桥边的那棵仿佛永在待月的枯柳……
就这样念想了多年的秦淮,直至去年盛夏,我才有幸一睹其真容——那日虽不是傍晚,还未有皎月,可我站在复成桥上,细细看那已用想象勾勒了多年的画舫、枯柳;听那浆声,想象着比较着那月辉那灯影……正值夕阳西下,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是我的心境如此呢?还是那些曾被青溪阻隔的才女们熏染至此呢?河水寂寂,终无言语,我听到的,只是那烟尘里的喧嚣。拿出相机,轻轻一按,时光仿佛定格于此刻——相机里的那秦淮,与我记忆中的秦淮重合,不同的是,那刻的我无需再忆,景已在眼前。那些过去的,密匝匝的绮恨、逐老的年华、香消的玉骨,已融入了这寂寂的河水……而河水,就连呜咽也嫌多事,哪里轮得到哀嘶?叹只叹,青史有意,流水无情。
离了复成桥,逆着回程的游客继续向前走去,才想起这秦淮一带不止有着秦淮河,还有那蜚声中外的夫子庙与乌衣巷。见识尚浅,对夫子庙的了解只限于这是供奉和祭祀先师孔子的地方,至于乌衣巷,就连那首刘公子的《乌衣巷》我都背不清楚,更不必谈了解了。夕阳的余晖笼罩着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我置身于道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间,眼神扫过一间间街边的小铺——此刻的一切都再平常不过,却是恍然千年前就已如此。走走停停看看,不觉间已晃到了乌衣巷口,圆月已然升起,皎白的月光洋洋洒洒,给这个巷口平白添了几分圣洁,可这一切,还是挡不住其本身给人的平凡之感——若不是“乌衣巷”三个大字太过醒目,我只会以为走到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小巷口。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巷口,千年前却是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还走出了王导、王羲之、谢灵运这样的大家……低喃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不知刘公子当年有何感想,我只知今日的我有些许意外,而更多的却是感慨。我终是没有走进巷里,毕竟在圆月欲上未上的黄昏时刻,我就该回了,只是实在贪恋这秦淮,才逛到了现在。
回程的路上,经过了江南贡院。驻足于“江南贡院”的匾额下,映入眼帘的只剩下一片辉宏严谨的建筑群——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自然有着一番威严,而在这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这威严中又添了几分柔情。这时我才有些许了悟,秦淮不止在于一个“艳”字,还在于一个“威”字,而将这二者融合在一起的,却是一个“柔”字。
又路过了秦淮河,却无暇再去细细观赏,只是看到河中一派璀璨灯火,月光,却是冷冷的……凉风凉月下,我与同伴背着秦淮河走去,空气悄默着,竟让我平白感到几分冷意。河中灯火依然,而我们,都不忍回首,不愿去想那句“灯火未阑人散”,可这又有谁能阻止得了呢?“曲终人不散”终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
此时的我,提笔于一盏孤灯下,笔下的一切,只是忆,忆那水,那月,那其中的秦淮。不知何时,能够让我再遇一次秦淮,再享受片刻那不用忆的时光……
作者简介:张乃娴,女,籍贯: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学历:高中,学校: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