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讲坛:探索家校合作的新形式

2019-08-24 06:06王艳虹李玉兰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家校合作

王艳虹 李玉兰

摘   要:信息化时代家校如何合作是教学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家长讲坛具有促进家校合作、丰富课堂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热情、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功能,并在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有重大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长讲坛;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7-0022-04

家校合作(school-family partnerships):是指教育者与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青少年成长的责任,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校学习、参与决策和與社区合作这六种实践类型,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青少年的教育,各方面都有责任。只有将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才能使教育产生合力,实现社会共育。

师生关系疏离,是当代教育的痛。经笔者观察,目前家校合作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家长工作压力大,导致家庭教育时间缺乏。现在时代节奏快,房价高、看病难等问题迫使成年人工作忙碌,不能拿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恰恰是孩子之间拉开差距的重要原因,家校合作为家庭教育塑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二是家校互动少,以往多数家长只有开家长会的时候才有机会走进学校了解孩子的在校生活;家长和科任教师沟通少,尽管学校设置开放周请家长进校参观,但这种互动远远不够;一线教师也因学生成绩、学校考核等业务指标而忽视与家长合作,对学生个体关怀不够。三是中学生处于叛逆期,以往家校合作更多的是解决具体问题,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比如当孩子出现不完成作业、打架等问题,学校通知家长共同教育,不能做到提前引导,及时梳理。笔者观察,当今学校教师的工作节奏紧张,进行家访的机会很少,加之社会普遍存在微信等数字交流代替面对面交流的现象,缺乏沟通温情。

一、家校合作的新形式——四十二中家长讲坛

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丰富教学资源、探寻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营造更优良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石家庄第四十二中学开辟了家校合作的新形式——家长讲坛。家长讲坛定于每个月的第三周周一下午第九节班会课召开,每一期都由各班的家长代表在班级教室进行主讲。学校号召家长们主动报名,结合各自的专业和特长为孩子们讲解相关知识和经验,开拓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的见闻。

第一期家长讲坛开始后,本校某年级主任评价:“这是一次大胆有效的尝试,活动效果非常好,不仅孩子们喜欢,也促进了家校间更深入、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为寻求更有效的家校教育合力提供了思路,激发了学生们求学的内驱力,为孩子们的梦想起航扬帆做准备。以后要把这样的活动常态化,每个月的第三周都在全年级开设家长讲坛,更好地整合来自家的优秀教育资源。”

此后每一期家长讲坛的开展都有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家长经过精心准备而走进教室参与授课,题材包括红色革命精神、国防安全、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预防、书法培训、航空常识、自我潜能激发、工程师的职业解密、财务在日常中的应用、服装与材料、水利工程、园林知识、法律小常识、爱心接力、传播正能量等等。同学们藉此机会积极与讲课的家长互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收获颇丰。

二、家长讲坛的意义与价值

(一)促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共同体

学生、学校教师、家长两两进行组合会形成三组关系。学校教师与孩子家长的关系应该是一组教育孩子的共同体,但长久以来因为缺少接触、沟通不当和教育观念的不统一,家长对教师要不就是表面唯唯诺诺而私下并不认同,要不就会把矛盾挑明,形成对立;无论哪种都会对孩子形成极其负面的影响。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教育角色缺失,尤其是男家长参与度低也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

所以开设家长讲坛,把家长请进课堂也是制造家校之间的润滑剂,增进互相了解。很多家长在各自所在的工作领域都是小有成就,有知识、有文化,对教育子女有自己的理解。还有的家长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他们走进学校对孩子开展家长讲坛可以与班主任教师形成观念的交换。家长讲坛在开讲前会进行多次的主讲人与班主任磨课,研讨讲坛内容是否真正对孩子起到教育启发以及知识拓展等作用。

家校增进情感,有利于形成教育共同体,最终改变“一年见一次,见面就告状,孩子不愿意家长见教师,会面后家长孩子产生矛盾”的固有模式。家长感受到的是教师的细致、专业、认真;教师也会体会到家长精心准备的辛苦,帮助家长更了解学校的管理模式、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最终促进家校合作。每一位参与家长讲坛的家长都是第一次给自己的子女授课,活动中与子女频繁的交流,使亲子关系更加亲密,与班主任教师平等交流对话增进了互信,与子女同学的交流又使家长的育儿理念不断更新,家长内心的提升是真实的、敏锐的、不可替代的;教师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可以加深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成长历程及家庭背景的理解和认识,避免因不熟悉情况而造成对学生的误解,有利于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和工作效率。

(二)丰富课堂资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社会、家庭是教育资源的主要构成,但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唱独角戏,并且社会教育资源有限,孩子们也鲜有机会走出校门;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家长讲坛为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开辟了新的路径。

立足于家校合作的家长讲坛,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和社会资源,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借助家长讲坛,让家长进入课堂,将社会经验和一技之长,以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展示出来,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拓展了学生视野,还帮助学生掌握了多种技能,可谓一举多得。家长们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不尽相同,并且来自不同社会阶层,范围广阔,行业多样;相对于僵化的传统教育模式,他们无疑就是一个新鲜的活的教育资源库,并且是丰富多彩、可持续的。因此,合理地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对此进行科学开发和运用,可以弥补学校教育资源之不足:

1.百科知识类专题培训,指导健康生活,养成科学精神。家长结合自身职业特点,为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如防疫医药卫生知识、营养健康知识、金融理财保险知识、航空航天知识、交通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自我保护小常识、艺术风采知识等。这一类型的讲坛内容虽然名目繁多、种类各异,但都以在丰富的形式中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为主旨。近期开展的《心脏和急救》的一次讲坛中,一位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的家长朋友由生活中遇到的突发心梗现象入手,为同学们细致地讲解了造成心肌梗死的原因,提醒大家如何正確劳逸结合,及当家人发生突发心梗时如何施救——这位家长还带了自己的助手来一同演示轻拍重喊、胸外按压定位等急救技术。有不少孩子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了动作体验,在激动、紧张、兴奋中完成互动的同时,不仅认识到突发心梗的危害,还点燃了热爱医学、探索科学的热情,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2.兴趣特长类文化熏陶,提升人文底蕴,加强个人修养。据学生家长的兴趣爱好、艺术特长等资源背景,组织家长向学生介绍相关方面的知识,如集邮、摄影、书法、绘画、武术、象棋、围棋、乐器演奏、演讲等等,这一类型的培训能有效提升学生人文底蕴和个人修养,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如一位在邮局工作的家长到校给孩子们开设了《邮票知识知多少》讲座,先介绍邮票的历史、种类和文化内涵,然后为学生展示了世界上罕见的一些邮票,再让学生拿着放大镜观赏,感受小小邮票的巨大魅力和细微处的文化内涵。通过活动,学生不仅认识了正渐渐淡出生活的邮票,而且了解了邮票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培养别致的情趣和品味,促进其人文底蕴的积淀。

3.实践技能类主题活动,培养创新能力,激发生活热情。结合日常生活事务如烹饪、剪纸、种花、种菜、养草、养鱼等,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提高其动手能力,培育核心素养,也是家长讲坛活动的重要内容。比如邀请家长中的花艺教师为同学们开设“花草世界多可爱”主题讲座,让学生学会通过裁剪和搭配,把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花儿搭配在一起,变成一个个错落有致、风格迥异的艺术品。这不仅能让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能有效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

(三)激发学习内驱力,为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做指导

现阶段中学生普遍缺乏理想信念引领,加上不少学校过分要求分数指标,消磨了孩子原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初中阶段有一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这种现象让教师头疼、更让家长焦虑;并且新高考改革形势下,六选三模式让大家不得不在中学阶段就考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同样,学校教育更要为学生们一生幸福来着想、考虑。初中阶段的学生摆脱了懵懂无知的童年状态,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阶段的学生们更愿意去观察外部的世界。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们了解社会组织的构成,了解不同职业的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早期理想。但是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也感受到仅靠学校一方难以较好地完成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例如,在认识职业和认识专业的课程建设中,各类职业和专业门类繁多,又处于急剧的发展变化中,而教师由于自身的职业原因,与社会接触较少,难以迅速感知并跟上社会变化;另一方面,学生在认识职业的课程学习中希望开展更多的体验式学习,而学校本身无法提供体验式学习的条件。学校在这一过程中的劣势恰好是家长的优势,学生的家长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年龄层大多在40~50岁之间,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丰富的阅历使得他们在接触多种社会资源中对多种行业有更多的了解,家长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短板和不足。例如:某同学在听完一位从事软件开发的家长讲授的《软件定义生活》的讲座后对软件工程师这个行业有了朦胧的兴趣,课后主动进行询问调研,家长也热情解答。该同学通过探索后逐步确立自己的行业目标,倒推自己的学业计划,并在目标的指引下,进行良好的日常学业管理,成为生涯规划教育的成功案例。可见,在实践中学校和家长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有利于保障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良好效果。

再如,在家长讲坛《宇宙探秘——三体》讲座中,在家长深入浅出的解释下,学生们不仅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宇宙的热情,而且在金星为什么从原来的宜居星球到现在无法踏足、地球文明年龄有多长及宜居年龄有多长等问题的探索过程中,积极思考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等问题,在心里播下了一颗探究科学、热爱生活的种子,可谓意义深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四十二中的“家长讲坛”活动是一项有规划、有系统的探索,这项活动需要一年一年、一届一届持续做下来并时时加以创新,才可以更好地挖掘“家长讲坛”的深刻内涵,开辟“家校合作”的新途径,实现家校共育!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家校合作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