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居建筑自更新模式研究
——以天水街亭村为例

2019-08-24 01:43韩玮霄刘瑞强
生产力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院落民居古镇

韩玮霄,刘瑞强,朴 浩

(西安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一、引言

自发建造一直是我国乡村地区民居建筑营造的主要方式。然而,长期以来“自发性”直接用以描述乡土建筑的特征,其内涵与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尊重,缺乏进一步研究[1]。甚至,“自发性”被认为是破坏传统乡村风貌的“罪魁祸首”,导致农村建设走向另一个极端,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抛弃“随机性”、“偶发性”和“多样性”,让乡村空间结构直接仿照城市社区,将居住空间与生产空间、文化空间和生态空间明显界定甚至分离,使得原本尺度宜人、充满田园风光的乡村聚落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单调社区[2],造成千村一面的倾向。

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Bernard Rudofsky就已经以“自发性”作为特征来描述乡土建筑了[3];2000年,Arati Chari更是提出乡土建筑的形式是对场地气候和地形的自发回应的观点,认为“自发性”是传统民居建筑地域性产生的重要前提[4]。我国学者卢健松基于自组织结构成形的过程与一定地区内建筑共性特征形成的过程基本一致这一前提,探讨了“自发性”对建筑地域性生成机制的作用,对自发建造模式本身展开了研究[1];陈喆和周涵滔在此基础之上基于自组织理论,以传统村落的自组织特征为切入点,研究了在新的建设形势下传统村落逐步更新的原则和策略[5]。上述研究可以较好解释“自发性”与“地域性”的宏观关系,但对具体的、微观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不足,缺乏实践意义。因此本研究拟采用人类文化学、社会学及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对发展相对落后,长期采用自发建造模式的甘肃省天水市街亭村内,不同建造时期的民居建筑形态进行对比分析,阐明环境、人和形态三者之间的直观联系,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居建筑的更新引导提供参考。

二、现状调查

(一)街亭古镇概况

街亭村,即街亭古镇,素有陇右第一镇之称。现辖属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镇,位于市区东南35千米处,是古代关陇地区与巴蜀之间的重要商贸集散点。古镇内由两条宽约7米,走向偏东北和西北,呈十字交叉的主要街道,划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又由数条宽度在1~2米的小巷来组织若干规模不等的四合院。其中大部分四合院是建造年代不一的非传统民居建筑;少量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传统明清院落散落于古镇北部、南部和东部区域;还有一部分的民居建筑存在明显的结构不安全和使用不便等问题,亟待治理;此外还有少量文保遗址和待拆除建筑,其数量比例如图1所示。

图1 古镇现有建筑类型面积比例(%)

街亭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村内公共设施老化,急需改善的有两个方面:

1.缺乏排污系统和固体垃圾倾倒点。生活污水直接泼洒在街巷或是倒入厕所渗坑,这种简易的处理方式对当地水资源造成二次污染,且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

2.用能方式落后导致空气污染严重。根据调研显示,燃烧化石能源是当地主要的采暖措施,消耗碳柴比例接近7∶3,炊具燃料碳柴电比例约为3.6∶4.4∶2。因此当地冬季空气质量恶劣,午晚饭期间污染尤为严重。

(二)民居建筑现状

古镇内民居绝大多数分布在旧夯土围墙的范围内,总数约为四百户,其主要类型包括传统民居和新建民居两类,除42户保存还较好的民居被正式列为保护对象外,其他的传统民居多已破败[6]。古镇内的自更新民居建筑从建造时间的分布来看,各个时期均有,清末、民国时期的建筑至今仍占总数的近1/4。但受西部整体经济水平的制约,其中半数受访者表示所住民居已近半个世纪没有对房屋主体结构做过翻修或是改造,因此或多或少都存在使用功能上的不便和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三、自更新模式研究

(一)院落形态对比

古镇内既有民居建筑主要的形态类型是北方最为普遍的合院式建筑,除去少量单房独院和双房独院,占据绝对数量的是三合院和四合院,按其空间的具体功能类型又可分为宅院式、店宅式、作坊式三种[8]。在对古镇内民居进行抽样统计后,按照院落平面形式特征划分类型,其类型数量占比如表1所示(分区域抽样统计,样本数量62户,占总数约1/5)。

表1 街亭古镇民居院落形态类型比例

不同时期自更新民居建筑在院落形态方面的差异体现在形态类型与形态的规则程度上。例如,传统民居院落形态相对规整,多为矩形,而更新时间较晚民居院落形态虽然也是以口字型院落居多,但平面几何形态明显更为多样,且其不规则程度明显增加。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其院落形态的差异主要内因在于土地及房屋产权的变化。作为地主及坐商占主要人口比例的旧街亭古镇,建筑用地较为规整,但在土改运动后,土地和房屋产权随古镇人口的增加,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加上自发的改建扩建行为最终将原本规整的院落切割为不规则的几何平面形态,但就封闭围合的院落类型而言并没有明显变化,变化的只是规模和边界形式,即便是院落形态依旧是拓扑同构的关系。可见社会形态的变革虽然会直观地改变空间形态,但其院落空间的组织关系依旧是稳定的。

除此直观差异外,在对古镇内民居院落形态随机抽样统计后选取四个地块数十个院落进行图底分析(见表2)后发现,虽然当地民居建筑院落形态多样,但是在院落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例关系上,无论传统民居亦或更新民居建筑,其院落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都趋近于2∶5。

表2 院落面积与用地面积比例关系

这一现象表明,在没有专业设计干预的情况下,不同时期自更新的民居建筑中居然呈现出特定的面积比例关系,且与建筑规模无关。与主观规划形成的里坊制度中的数字关系不同,这一面积比例代表的是自更新建筑模式中建造主体对于外部环境及需求的某种趋同效应。例如采用适宜的庭院形式可以形成良好的采光、通风和排水,阻断外界污染进入室内,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相对恶劣的外界环境,营造舒适的微气候[9]一样。事实上这一面积比例关系与街亭古镇典型的西部地区气候特征(干旱少雨,大风天气频繁,日照条件良好(年均日照时间2 100小时以上))是匹配的。可见基于长期存在的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某些营造范式在自更新民居建筑模式中也是相对稳定的。

(二)空间布局对比

自更新民居建筑模式在空间布局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空间平面形制和空间功能方面。古镇内传统民居建筑布局相对严谨,平面与关中四合院类似,追求中轴关系和纵深递进关系。其院门大多设在倒座与厢房之间的间隙处,以甬道联结街巷,形成一个半公共空间与内院相连,也有部分院门直接临街,内于厢房山墙设置影壁,主院落与入口空间以垂花门分割;而一些新建民居建筑不再严格遵循中轴对称,同时因为用地规模的缩小,客观上也不具备形成递进院落的可能,所以其平面布局较为自由。同时为了顺应古镇内偏向东北和西北的两条十字交叉街道,新建民居的主要房间多出现在北侧,以获得较好的采光,而次要房间则居于南侧,面向内院。这些变化非常直观地反映出社会形态对于自更新民居建筑模式的影响,宗教、礼制等文化因素对于建造主体营造决策的影响权重正在逐渐下降。而相对的满足个体需要和家庭需要的诉求在当下的自更新民居建筑模式中影响权重逐渐上升,于是也就出现了更多追求实用性的平面形制上的变化(见图2)。

图2 基于采光需要产生的院落形态异化

除此之外,不同时期自更新民居建筑的空间功能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例如过去由厢房山墙和院门形成的入口过渡空间其规模正逐渐变小,甚至消失。旧的作为镇宅辟邪为主要目的祭祀功能(土地、菩萨不定)也逐渐转变为实用性更强的存储功能(草料、工具)。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更新民居建筑模式中,不同的建造主体基于使用需求和环境因素而形成的内在决策机制是相对稳定的,受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的影响较小。通过对不同建造时期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的对比可以发现,抛开结构、材料及构造作法的更迭以及由此引发的形态变化(屋顶形式、立面材料、建筑色彩等),起居、厅堂、卧室、厨卫等功能空间的组织关系并没有本质变化,追求采光确立主要建筑朝向也都是一致的。这些都属于自更新民居建筑模式中相对稳定的内在作用机制。

(三)材料构造对比

在结构形式、材料方面,古镇内的传统民居和一些老旧民居多为木架夯土墙结构,面阔3~5开间,进深5架梁。屋顶为覆瓦双坡硬山顶,北侧墙不开窗,外墙多以生土混合植物或动物纤维抹平。而新建民居建筑多为砖混结构,经济宽裕些的家庭会用混凝土给外墙抹面,甚至贴白瓷砖作装饰。面阔与宅基地边长相对应,进深多在十米以内,为应对由墙体材料更新带来的室内低温状态,开窗尺寸明显缩小,屋顶多为可上人的平屋顶形式。两者的视觉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对患者的性别、年龄(≥60岁或<60岁)、无瘤间期(DFI)(<36个月或≥36个月)、原发肿瘤是否被切除、继发肿瘤数目(单发或≥2个)、肿瘤最大直径(<3 cm或≥3 cm)、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典型继发特点或非典型继发特点)、手术方式(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切除范围(亚肺叶切除或肺叶切除)、肿瘤切除性质(姑息切除或完全切除)、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术后是否辅助化疗以及生存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但调查也发现,新建材和旧的结构形式共存的情况在自更新建筑模式中也是很常见的。例如在保留诸如木架结构的同时利用砖和混凝土砌墙的作法;亦有在传统院落一隅或是旧有建筑顶部加建扩建简易性临时建筑的作法。这些层出不穷的适应性改造表明建造主体的经济能力直接决定着自更新建筑模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相比,个体经济条件对营造决策产生的影响显然更明显。

此外,相较于传统民居建筑,更新民居为了美观抛弃了生土和石材,选择了砖混材料,但相对于生土吸放湿的特性和石材细致的肌理而言,砖材和混凝土调节湿度的能力要差很多,所以砖混结构一般都需要特殊的防潮处理。事实上测量数据也正说明,新建民居的室内湿度环境与传统民居建筑相比在一天时间中的变化幅度更大,更不舒适(见图 3)。

基于新型材料的使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自更新的新建民居建筑在应用新材料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建造者在处理新材料时由于不具备创造符合其材料特性的形式设计能力而往往只能选择因袭传统建造经验或构造作法,然后进行材料的替换即可,例如我们在大多数新建民居中所看到的砖砌台基,在地基防水处理合适的情况下,其高度只需达到防止雨水倒灌的要求即可。但实际上很多新建民居在砌筑砖混台基时盲目模仿传统民居建筑用条石人为垫高地面形成房屋台基的作法,一来砖的毛细作用加上冻融破坏,使得建筑墙身容易受损[10],防潮隔离效果远不如材质致密的石材;二来缺乏生土墙体吸放湿的调节作用,导致其室内温湿度环境稳定性较差,白白浪费了建筑材料,增加了建造成本。

图3 传统民居与新建民居湿度变化曲线

因此,在不同时期的乡村自更新民居建筑模式中,其实存在许多富有生命力的建筑构造范式。对于不专业的建造主体而言,因循守旧和循规蹈矩对于营造决策的影响权重很大,反而标新立异者甚少,或许这就是很多村镇的“样板工程”流于表面,不接地气的主要原因。

(四)装饰艺术对比

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多集中于门、窗、墙、影壁、部分木构件、屋脊等建筑要素。除借助材料本身质感与肌理之外,雕刻和彩绘是最常见的装饰形式,内容非常丰富,有各种传统纹式图样,亦有人物、花鸟鱼虫等动植物形象,还有神话、民俗、异志传说等故事组成的图画。手法多为象征和隐喻,例如以莲花、葫芦、葡萄、石榴等多子类植物或水果为素材和以观音送子、仙鹤送子、小儿送福等为主题,体现西部地区生殖崇拜的作法;也有以铜钱叠瓦镂空状的屋脊表征财富,或是用蝙蝠象征幸福的作法。

当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在新建民居中逐渐消亡,一方面是因为建筑材料的更迭,例如混凝土材料硬度太大,无法雕刻;而另一方面,大工业时代带来的机器艺术成品,无论在经济性上还是观赏性上都更符合村民实用、朴素的审美需求,但各种建筑材料、形式和风格的混杂无序在客观上消解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聚落风貌。通过对传统民居和新建民居的对比可以发现,自更新的乡村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装饰材料、形式和技艺等方面,是最容易受科学技术变革影响的部分;而在文化内容和艺术内涵等方面则相对稳定,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审美的变化或者外来强势文化的刺激而被全盘否定消亡,生命力较强,就像生物的基因删选一样,总是缓慢且连续的。所以在不同时期的自更新民居建筑中才会出现各种形式各异,但文化内涵相同的传统图案。

此外除却本土地域文化在民居建筑装饰中发挥的内在决策作用,非地域性质的外部文化因素(城市文化、时尚文化)对于乡村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影响也是长期存在的,但是这种影响有缓有急。在过去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背景下,传统民居虽变化缓慢且多以实用为主,但也在不断吸收士绅阶层的审美情趣而逐渐演变,例如特定时期民居建筑装饰对于宗教元素的偏好(南北朝—佛教、唐—道教),属于典型的“上有所好、下必趋之”。这种演变本质上与近现代激烈社会革命下全盘否定自我的民居建筑革新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受教育水平相对低下的农民被掌握话语权的知识分子(士绅阶层)所裹挟而产生的盲从效益。当然革命总是迫切的,因此留给乡村民居自更新模式的适应周期大为缩短,所以在文革时期,古镇内不同建造时期的民居建筑尤其是传统民居都有遭受破坏的痕迹,有些至今还残存有当时典型的革命标语,这种共性现象并不是民居建筑自更新模式的正常演进,而是建造主体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应激性反应,事实上类似的社会变革也并未割裂文化的传承。所以乡村民居建筑自更新模式虽然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处于非正常的状态,甚至产生某种应激性的反应,但就建筑文脉的延续而言,它依旧属于一种线型的演变过程。

四、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乡村民居建筑自更新模式的一般性规律有其必要性和现实价值。它在长期存在与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一般性规律:

第一,在乡村民居建筑自更新模式演变的过程中,功能需求具有决定空间模式的重要作用,除非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否则社会经济水平对其影响极小。

第二,在乡村民居建筑自更新模式演变的过程中,基于长期稳定的环境要素产生的营造决策机制也是相对稳定的。

第三,在乡村民居建筑自更新模式演变的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建造主体营造决策的影响权重会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在乡村民居建筑自更新模式演变的过程中,建筑形式语言的生命力大于建筑技术语言。

第五,乡村民居建筑的自更新模式会受所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处于非正常演进的状态,但本质上仍旧属于一种线型演进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的新建乡村民居对于城市住宅建筑的模仿也是自更新模式的一种应激性反应。自更新模式为了本身的延续而抛弃了部分地域合理性与逻辑性,但不能因此彻底否定其存在的价值,而应尊重并顺应民居建筑自更新模式的一般性规律,以诱导、奖励为宗旨,借助政府精准扶贫的多种形式,做好服务于西部乡村民居建筑自更新模式的技术援助、文化援助和经济援助工作。

猜你喜欢
院落民居古镇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八一作品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院落里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