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文学欣赏》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初探

2019-08-24 03:36红,刘
运动 2019年2期
关键词:运动员文学课程

王 红,刘 雯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北京 100075)

1 课程研发的背景

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3号)明确指出:“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切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也要求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发适合本学校的课程。《运动员文学欣赏》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设计研发的一门选修课。

2 课程概况

2.1 课程设置目的与性质

运动员学生课堂学习时间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主观上普遍重训练轻学习,学习积极性不强,导致文化素质整体偏低,有的学生价值观存在偏差。要转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我们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一个人的头脑里被植入真善美,他的行为就会规范文明。具备这一功能的,首推文学。文学的意义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人类价值建构和精神生长的过程,文学使人类的存在有了意义,文学帮助我们建立价值系统,文学承担着文化的自我修正功能。另一方面,运动员学生尽管大多基础弱,但同时又有其独有的优势:反应快、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可塑性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有韧性,人文环境对运动员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低估。所以,学校要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学学习氛围,通过文学欣赏,把一些优秀和高贵的东西搁在他们的精神里,给予他们最至上的标准和智慧,使他们的头脑里有清楚和明亮,有人格也有一生的策略。课程性质:北京体育职业学院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2.2 课程内容

文学作品4种表现形式分别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课程中均有涉及。

2.2.1 设计理念 本着以1个核心、2个层面、3个统一的设计理念:1核心,是指以运动员的性格特点和认知特点为核心;3层面是指理论教学、作品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理论教学主要是课堂讲授,作品教学包括作品赏析、作品记诵,实践教学指组织表演、鼓励自行创编;4统一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经典型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多元性的统一。在以上理念下,精选作品,力求题材广泛、难易适度、形式多样。

2.2.2 需求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运动员阅读现状及需求。设计“运动员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到阅读兴趣、阅读时间、阅读目的及态度、阅读方式及今后阅读建议5方面,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

调查统计可以看出(表1~表3),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也有时间阅读,喜欢小说,其他较分散。结合平时调查观察,学生读书多处于浅阅读状态,方法单一。调查显示,学生很希望老师在读书方面给予指导。

表1 运动员学生对于阅读兴趣的情况统计

表2 运动员学生阅读时间的情况统计

表3 运动员学生对阅读类型的情况统计(多选)

2.2.3 精选内容 运动员学生语文功底普遍较弱,活泼好动、感性,据此,在课程内容选取上避开繁、难、深、理论强的,倾向生动鲜活、奋发励志、细腻唯美的较易懂篇目,突出经典名篇。调查问卷显示2/3的运动员学生青睐小说,课程设置中把小说列为重中之重,占2/3课时,篇目为《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杨修之死》,分别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些经典名段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但在我们学院的语文教学里都没有涉及,有必要让学生学习了解。调查中,学生普遍对历史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为此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选取了经典名篇《廉颇蔺相如列传》。当代文学选取余华的名篇《活着》,感知作者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并感受人物对苦难的承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外国文学选取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体会小说“电报式”的语言风格;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并结合体育精神展开讨论。另选取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片段,学习作者对人物和场景的描写方法,对人性中的美和丑进行讨论。

戏剧部分首先选取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片段,欣赏戏剧语言,领悟旁白和对白所表现的人物情感,感受语言的魅力;中国戏剧则选择现代京剧《沙家浜》的经典唱段《智斗》,拉近学生与国粹京剧的距离。

诗歌多选取伴有音乐唱词的名篇,以咏唱的方法来欣赏经典。散文欣赏选取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散文名篇《合欢树》,增强学生对母爱的深刻理解,感受亲情。

4个模块的基础知识只做简单的讲解,重点放在各个模块精选经典篇目的欣赏上。小说戏剧是课程重点,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过程,是课程的难点。

3 课程支撑

3.1 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

校本教材是课程学习的基础材料,它包括所节选名著的原文、作者简介、背景描述、文章特色、各种欣赏评论等,使学生能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老师介绍,还能事先或者课后去接触这些斑斓的文学作品及欣赏评论。

3.2 制作完善课件

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其图、文、声、像并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选经典片段均有视频体现,收集整理相关的影视资料,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

3.3 推荐阅读篇目

问卷调查显示,运动员学生的阅读大多较随意,看书散乱,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推荐篇目很有必要。同时,也提供了各个模块的经典短文,印发或者拷贝给学生,供课后阅读欣赏。

4 课程实施方法

课程的实施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1)诵读法。诵读、品读,激发阅读兴趣和快感,营造阅读气氛。(2)直观展示法。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音频、视频,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自主、合作、探究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在授课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相结合,通过讨论交流,畅谈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并关注作者的设计意图。(4)仿写法。小说教学中设计仿写环节,将小说里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用在小作文练习中,对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并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写作阅读相结合,互相促进提高。(5)表演法。组织课堂表演,把学生带进情景,在角色表演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在小说和戏剧模块中均有使用。

5 课程实施的收获

《运动员文学欣赏》作为一门自行研发的课程,到今天在学校已经实施了4年多,在这4年多的教学过程中,针对运动员的学习特点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获良多。

5.1 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课程内容是根据运动员的认知和性格特点精选的名家名篇,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更是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点。课上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住声地问这问那,老师自说自讲的现象几乎没有了。课堂上的兴趣也悄悄延伸到课外,很多原来对《红楼梦》一无所知的学生,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后主动从网上下载全集的红楼梦,更有不少学生开始主动借阅《红楼梦》《三国演义》《老人与海》等名著,还和老师就其中很多问题和情节进行探讨,只对网络小说感兴趣的现象大大改变。

5.2 欣赏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1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林黛玉进贾府》一课,通过林黛玉、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学生们直观形象地了解了人物刻画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在老师的分析点拨下,开始慢慢感受曹雪芹语言的精妙之处,比如王熙凤的外貌,老师先做分析:“‘丹凤眼’本来很美,但是加上‘三角’就变味了”,然后让学生继续分析,有的学生就能接着分析——“‘柳叶眉’也是美人的标志,加上‘吊梢’二字就表达了另一种味道,一个母老虎的形象就活脱脱跃然纸上。”就这样,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能试着根据文章文字分析人物性格,较之前有了明显的进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是相当成功的,在对这些描写一步一步细细分析之后,学生不但能体会出文字的精妙,还能总结出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也渲染了气氛,这种领悟是水到渠成的,进步令老师欣慰不已。

5.3 人生观价值观改变

好的文学作品能感染学生,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因疲累无聊说“太累了”“没意思”“还不如死了”类似的话语,很多学生人生态度有问题。《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的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学习过程是布置学生课下自行阅读原作,课上安排看《活着》电影片段,随后组织讨论,谈自己的感悟。影片对学生们触动很大,不少学生是含着眼泪看完的,课上讨论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少有的热烈。有的学生由衷地对我说:“老师,我觉着我活着就很幸福”,从而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老人与海》的学习让学生们感受到人生就是要永不服输,更激发了他们在今后的比赛训练中努力拼搏、永不言败的意识,同时对胜与败有了更深的认知。

5.4 艺术才能得到锻炼

课程实施中尝试一些新方法,比如诗词唱着学,很多古诗词都被谱了曲子,曲调优美,广为传唱,学会了歌曲就识记了诗词,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力较强,有助于感受诗词的意境。

在小说和戏剧的学习中运用表演法。要求学生通过表演再现经典片段,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名著。学生们很感兴趣,认真对待,反复揣摩对台词,那份投入让人觉得他们就是剧中的主人公。

5.5 创作自己的作品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常采用仿写法来进行小练习以巩固学习成果,同时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比如,学习了诗歌可以仿照写写诗,学习小说可以试着刻画一下某个人。学生尝试去完成,有的同学也能写出生动有趣的人物,有的同学写出用词唯美、意境幽远的诗歌,在此附上一篇:“鹊桥两岸常相隔,生死轮回渡奈何。孟德何叹人生短,尽展才华亦可歌”。这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令老师欣喜不已。

6 结 语

运动员文学欣赏课的实施,能激发运动员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切实提高运动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艺术才能得到锻炼,还能尝试从一个文学欣赏的被动接受者向创作者迈出小小的第一步。文学名篇进课堂,有助于运动员学生开启文学欣赏之门。

猜你喜欢
运动员文学课程
我们需要文学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运动员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