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滔,李 乔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国内外关于羽毛球女双项目研究的文献不是很多,国内研究女双技战术多从发球、接发球技战术、前场技术、中场技术、后场技术及第3拍技术的应用方面着手,研究方向各有侧重,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对羽毛球双打技术的分析多以强调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指导思想和技术风格,基本上是一些定性的描述;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少量的技术统计分析;到20世纪90年代,对羽毛球双打的定量统计分析研究,也只是零星的几篇;进入21世纪以来,对羽毛球双打理论研究的趋势并未好转。而国外对于羽毛球女双技战术的研究方面多从实战出发,相关理论研究略显匮乏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1979—2017年的所有篇名中包含“羽毛球女子双打”的文章共80余篇,但并没有一篇是包含有“防守反击”为篇名的文章。因此,国内外对于羽毛球女双防守反击技战术的分析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认识,需要进一步的加以研究。对中外优秀女子双打的“防守反击”打法特征及运用效果进行对比,从而尝试寻找其内在的规律,准确地把握当今世界优秀女子双打的发展需求,能够为我国女子双打项目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提高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本文以世界排名前5名中的陈清晨/贾一凡(中国)、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日本)、莱特/彼得森(丹麦)、郑景银/申昇瓒(韩国)4对女双运动员所使用“防守反击”的技战术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她们两两之间相互比赛的30场比赛录像中比赛所使用“防守反击”的技战术。
1.2.1 文献资料法 研究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学术搜索等途径检索、整理有关羽毛球女子双打、防守反击的相关资料,全面了解国内外羽毛球女子双打技战术的最新研究态势,为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1.2.2 专家访谈法 研究期间,对此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深入了解羽毛球现代女双打法类型、羽毛球击球技术分类、回球线路及进攻线路的划分等相关问题。
1.2.3 录像观察法 利用暴风影音、爱羽客等软件播放比赛录像带并对女双防守反击技战术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同时也对所需采集的指标定格录像观察并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
1.2.4 数理统计法 数据采集是采用中国羽毛球队科研专家组所研制的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采集表格。数据统计分析使用EXCEL 软件对各项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
羽毛球比赛中力争进攻是争取比赛胜利的关键,既然有进攻就会有防守,而一味地被动防守是不可能取得比赛的胜利。羽毛球比赛中防守方往往是处于劣势,所以回球多以向上回球防守居多,而进攻方是处于优势中,多以向下进攻击球。实战中也多次证明,防守是可以转换为进攻的,因此由防守转换为进攻的过程即为本文所说的“防守反击”,防守中利用某一技术优势使进攻方直接被动回球防守或利用某一技术优势直接得分即为一次“防守反击”。
4对女双防守反击使用率从高至低依次次为陈清晨/贾一凡、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郑景银/申升瓒、莱特/彼德森。通过对比得出,中国与其他3对女双相比表现出了略高的防守反击使用率,防守反击的使用率越高也说明组合之间防守的策略越清晰,配合也相对更默契。4对女双在胜场中防守反击的使用率最高的陈清晨/贾一凡组合,并且远远高于其他选手,其使用率为61.27%,该对组合在负场中防守反击使用率远低于胜场防守反击的使用率。由此说明中国组合陈清晨/贾一凡是这4对选手中最擅长利用防守来创造反击进攻。
研究得出,中外优秀女双胜场中防守反击的使用率总体上高于负场的防守反击的使用率,从而说明在女双比赛中防守反击使用率越高对比赛争取胜利的优势越明显。相反,也说明了在女双比赛中一味地被动防守而不在防守中寻找进攻方的漏洞,那么对比赛取得胜利的希望就越渺小,因此防守反击的得分也是影响比赛走势的其中因素之一。
综合4对女双的防守反击得分率分析得出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日本)的得分率是最高的59.43%,其次为莱特/彼得森(丹麦)58.78%、郑景银/申升瓒(韩国)57.34%,而中国组合陈清晨/贾一凡是这4对组合中最低的,为45.21%。虽然中国女双在防守反击的使用率上较国外的高,但从防守反击得分率上看外国女双却表现出了更高的防守反击得分率。由此可以说明中国女双仅擅于从防守中创造反击机会,而反击得分能力弱于国外运动员。反击得分能力弱说明进攻能力不足,对手反而会轻而易举地在进攻中寻找反击的机会。
如表1所示,综合4队女双来分析,女双防守反击击球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使用率从高至低分别为抽球、挡球、挑球、推球、搓放、勾球,抽球和挡球使用率相近,挑球和推球使用率上差别也不大,而勾球仅为2.56%。其中,陈清晨/贾一凡在挡球和抽球的用率是最高,而最低的为郑景银/申升瓒(韩国)这对组合。挑球的使用率上陈清晨/贾一凡的最低,而其他4队女双在挑球的使用率上差别不大。推球的使用率最高的为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日本),最低的是莱特/彼德森(丹麦)。搓放的使用率最高的是郑景银/申升瓒(韩国),最低的是陈清晨/贾一凡。勾球的总体使用率都较小,最高的也仅为莱特/彼德森的5.41%。由此可见,中国选手更加擅于利用挡球和抽球来创造反击的机会。而中国选手在挑球的使用率上较低于外国选手,挑球的比例为7.76%。由此说明了外国选手更加擅长使用挑球来创造反击的机会。
表1 女双“防守反击”击球技术统计 百分比/%
在羽毛球比赛中,得失分性质分为直接得分和失误送分2种,其中失误送分分为主动失误、压迫性失误、非压迫性失误。直接得分是指运动员击球后,对方来不及判断或回球情况下的得分;主动失误指击球方在球网白边或以上的抢点位置击球时失误;压迫性失误指击球方在球网中下方被动击球,并受到压迫没有办法接的球而造成失误;非压迫性失误指击球方在球网中下方被动击球,没有受到压迫,可能回过去的球却失误了。
表2是对中外优秀女双“防守反击”最后一拍不同性质得失分情况的分析,直接得分和压迫性失误失分所占比例较大。由此可知,女双防守反击阶段的主要得分依靠自身直接得分和造成对方压迫性失误送分,也由此推断出,一场比赛胜方占据着较高的直接得分率和较低的失误失分率,而负方占据着较低的直接得分率和较高的失误失分率。根据比赛情况做了简单的统计,4队女双中防守反击直接得分率最高的为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日本),其次直接得分使用率依序为郑景银/申昇瓒(韩国)、陈清晨/贾一凡(中国)、莱特/彼得森(丹麦)。反击中得分率的高低与其打法相关,强攻能力越强、有进攻机会就大力杀球,直接得分率就会越高。压迫性失误率上莱特/彼得森(丹麦)最高,其次为郑景银/申昇瓒(韩国)、陈清晨/贾一凡(中国)、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日本)。压迫失误率高主要在于防守中回球质量不到位,没能很好地调动进攻球员的跑动,因此在进攻球员的连续进攻下容易被动失误。主动失误率从高至低依序为陈清晨/贾一凡(中国)、莱特/彼得森(丹麦)、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日本)、郑景银/申昇瓒(韩国)。主动失误率高主要表现在进攻方进攻时对进攻时机的把握不够准确造成击球的力度与线路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击球不过网或出界。非压迫性失误率最高的为莱特/彼得森(丹麦)、郑景应/申昇瓒(韩国)、陈清晨/贾一凡(中国)、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日本)。压迫性失误的主要表现在应对对手没有压迫性的回球时,对于出球的力量控制不够准确而造成回球质量出现偏差以至于出界或下网。中国的直接得分率较国外的低,主动失误率和非压迫性失误率都较国外的高,这也彰显出中国选手较国外选手相比,中国女双反击的强攻能力较弱,对进攻时机的判断不够准确。
表2 女双防守反击最后一拍不同性质得失分统计表 百分比/%
3.1 防守反击”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影响比赛的胜负,中国女双“防守反击”的使用率高于国外,而中国的“防守反击”的得分率低于国外。
3.2 女双“防守反击”战术的实施多以抽球、挡球、挑球、推球、搓放、勾球技术使用为主,其中以抽直边、斜边和挡直边、斜边的打法为主,女双防守进攻线路时侧重于回直边、直中球打法为主。
3.3 与国外女双比较中国女双“防守反击”的强攻能力较弱,对进攻时机的判断不够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