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臣,石晓兰,高超杰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学生进入大学后课余时间相对较为充裕,但能否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基本是所有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课余时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至关重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培养具备武术及传统体育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武术及传统体育工作的专业人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是通过单招或特招考试进入大学学习,多数具有武术馆校或业余体校训练、学习的经历,专业技能水平远远高于文化理论水平,是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群体。学生进入大学前大量的时间用于训练及比赛,课余时间也基本用在了身体恢复等方面。相较之前,进入大学后会有大量的课余时间,那么,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能否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成了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展开调查研究,以期为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提供理论支撑及实践参考。
本文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以及查阅图书馆有关文献资料,对大学生课余时间的“生活习惯”“利用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作为论文撰写时的主要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于2018年3月1日—4月1日,针对课余时间安排相关的问题,以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2份,回收160分,剔除无效问卷8分,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95%。其中,男生122(80.26%)人、女生 30(19.74%)人:2014级 49(32.24%)人,2015级40(26.32%)人,2016级31(20.39%)人,2017级32(21.05%)人。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 Excel 2003对问卷数据进行输入及整理,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频度分析。
2.1.1 除双休日外学生拥有的课余时间众所周知,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课余时间相对于高中增加了许多,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 。经过调查,除双休日外学生拥有课余时间结果如表1。其中,拥有课余时间1~2h的学生占调查学生有11人(7.11%),课余时间在2~3h的学生有23人(15%),每天课余时间在3h以上的学生有118人(77.9%)。可见,武术与民族统体育专业学生除双休日外每天拥有自行支配的课余时间较多,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来发展自身爱好和提升自我。
2.1.2 学生课余时间分布情况 调查发现(表1),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时间文化生活形式多样,其中上网、体育锻炼和睡觉分别被选中109次(71.71%)、86次(56.58%) 和 79次(51.79%),剩下的阅读课外书籍、社团活动、兼职工作、谈恋爱和学生会工作分别被选中27次(17.6%)、25次(16.45%)、43次(28.29%)、41次(26.97%) 和 15次(9.87%)。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网络的运用对自身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反之,网络活动中的暴力游戏等一些使学生沉迷其中的内容也广泛存在。长期的沉迷其中,严重影响学生们学业成绩及身心健康。
针对大量课余时间用于上网的学生,为了解其上网的目的,实施了进一步调查。调查显示,在课余时间选择上网的学生中,上网玩游戏被选频率最多,为108次(99.08%),然后是看电影95次(87.16%)、网上购物69次(63.3%)、听音乐68次(62.39%)、聊天65次(59.63%)、软件学习 30次(27.52%)、 其 他 24(22.02%)。由此可知,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玩游戏、看电影、网上购物、听音乐、聊天,而用于软件学习的少之又少,忽略了网络学习功能的便捷。这些现象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利用课余时间的观念、缺乏规划和引导,使时间失去了效益和质量,成为一个无序的空间 。
表1显示,体育锻炼排在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第二位,达到了86人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自身所学专业的缘故,学生在课余时间安排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达到课堂要求、增强自身体质、巩固所学专业技术动作等目的。而课余时间用于睡觉的学生出现了79人次,仅次于体育锻炼。通过深入访谈得知,学生为保持专业技能的优势的,需大量的课上及课下时间用于身体训练。但保证大量身体训练的前提就是身体机能的快速恢复,学生课余时间用于睡眠的主要目的就是加速身体机能的恢复,从而加强身体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其次,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晚上经常“通宵夜市”,以此导致其他时间用来补充睡眠,所以熬夜上网也是造成学生课余时间睡眠的因素之一。
表1 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活动情况n=152
2.2.1 学生主观意识因素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专业体育训练,专业的训练、比赛使学生斗志昂扬、目标明确。然而,进入大学后,由于训练量减少、比赛机会“贫瘠”, 相关专业理论课增多等因素,学生在主观思想上不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学习和生活方式,导致无所适从,从而随心所欲。利用好课余时间,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是前提条件。学生之所以产生课余生活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自身主观思想。“大学环境轻松,应该好好放松,尽情享受生活”,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多数学生没有了人生计划,危机意识也逐渐淡化。反之,一些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的学生,抓住大学入学后课余时间充裕的优势,结合自身特点、兴趣,制订了相应的学习计划及目标,强化了自我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意识。所以,学生应从主观意识上加强自我管理,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在大学期间给自己设定相应的目标,制订长期、中期、短期学习、训练、证书考试等方面的详细计划,从而从容应对进入社会后“找工作难”“不知道工作怎么干”的尴尬局面。
2.2.2 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伴随着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则是学生第一个受到潜移默化式教育的场所,好的家风、家教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正在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大多是“90后”和“00后”,这2个时代大学生多属于独生子女。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生活条件较之前普遍提升,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孩子的爱,呈现出更加“专注”及“泛滥”的趋势。学生进入大学后,多数父母则呈现出“鞭长莫及”的状态。这个时间的父母应减少对学生在“吃、穿”等基本生活技能上的关心,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做事情方向及原则,对事物的具体处理无须过多干预,使大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大学生独立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2.2.3 校园文化因素 学生进入大学后,多元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至关重要。寝室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院系管理部门应多鼓励学生们以寝室、班级为单位组织一些有意义、使学生积极上进,并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特色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张扬个性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兴趣爱好,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并驾齐驱”的学习状态。再有,学生社团组织是学生大学期间课余生活、发展自身爱好以及提升自我的重要场所。学生社团在课余时间会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才能学习、展示的平台,并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得到结交其他专业的学生,在于其交流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开拓知识视野。
2.2.4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人之所以与动物有区别,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能在环境中快速进化。在信息化时代,开放的学校环境正日益受到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虽然大学生还没有完全处于社会中,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社会发展及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直接。大学生正处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的“高峰期”,这就使得一部分是非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沾染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导致任意“挥霍”时间。面对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学校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掌握在众多的社会文化中提取提高自我核心素养的能力。
现阶段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除双休日外的课余时间较为充裕,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但是,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具有较大的诱惑,并存在部分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偏差的问题。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应在保持自身专业技能优势的同时,加强相关专业文化理论知识,并学会利用课余时间拓展专业以外的技能及知识。为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学生本身要在思想上重视,父母、学校与社会要起到相应的“引导”“督促”及“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