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传统媒体也在受到各种挑战。媒体融合时代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电视媒体有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新媒体融合在新闻市场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使受众得到分流,为了抢占日常广告份额,新媒体竞争不断加剧。在这个新媒体融合时代,电视专题片想要有一定的成就就要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不断地自我完善,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不至于被淘汰。本文主要对媒体融合时代创作技术在电视专题片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专题片;融合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一)如何理解电视专题片
电视专题片其实是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有一定的主题。它的内容比较具体,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尽管其与新闻的时效性不同,但也有着一定的真实和客观性,介于新闻报道和电视艺术之间,作者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专题片更具有真实性。
(二)媒体融合时代下电视专题片发展状况
电视专题片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存在一定问题。这几年经过革新和进步,中国电视的专题片普遍类似,没有創新。而如今大多数观众的口味日益多样化,观众对专题片的需求更加要求其具有文化性和效果优化性。在一段时间内,电视专题片发展迅速。可是一味地追求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就会产生恶性循环所以就出现了现在的电视专题片的状况,节目的数量很多,可是真正深入人心、让观众觉得有灵魂的少之又少,缺乏真实和客观性,脱离观众的需求,难以产生一定的影响力。电视专题片的节目观赏性也很不足。电视专题片应当具有一定的意识型态,需要以生动、完整的叙事来表达,很多节目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欣赏性,尽管其本质上具有一定的高层次,很难适合普通大众,但是节目内容和画面也应当呈现出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力。我国专题片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很多制度内容都不健全,没有一个成熟的发展模式,导致专题片着危机。另外,很少有单位愿意大力投资于此,对电视专题片的认识力不足。由于表现形式比较僵硬,无法用炫彩和幽默的语言呈现给观众,所以很难普及到大众之中,被观众接受,因此收视率降低。
二、将创作技术应用于电视专题片
(一)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过程是以主体为基础
在创作主题片之前,导演应当首先先确认这个专题片的主题是什么,主题质量体现出了作品的价值。它可以呈现出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情,社会中的现状和发展状态,培养一种文化精神和故事的情节。在观众欣赏专题片的时候,观众的思想是随着专题片的发展而影响,所以在制定专题片的时候,一定要设立一个正确的主题思想,保证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和发展因素。
(二)电视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画面制作
画面制作重视专题片的画面操作,画面的创作保证着专题片的质量和呈现效果。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对画面的创作不容忽视。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要在这两部分提升操作技能和设备的支持,确保技术娴熟,设备先进,能够正常使用;2)要确保录制流程的合理化,对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应当符合规范。要符合原则要求,在专题片拍摄时,要保证画面的内容清楚,保证画面的精准度,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应当注重专题片内容的鲜活性。电视专题片是信息传递的媒介,肩负着一定的使命感,为了能给观众带来良好视觉效果,保证画面的优美性,给予节目一定的生命活力。外在节奏对影片的视觉和听觉元素也有着直接的感官作用。让观众的心理情绪有规律的变化,视觉节奏是由镜头运动、画面拼接和特技形成的。镜头的运动又分为内部镜头和外部镜头运动,内部镜头运动主要是指摄像机的拍摄方式,包括推、拉、摇、移、甩、跟和升、降等。电视不是一个固定的画面,而是流动的,所以,无论静止还是运动都能通过摄像机的时间空间运动来实现,从而带动景别、构图等元素不断变化。画面拼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电视专题片由很多镜头剪辑形成,而这时也要应用特技的手段。听觉节奏也是专题片节奏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解说、音效和配乐来实现的。一般来讲,专题片的主体是选择语言风格和音乐节拍的基础,解说音乐对整个专题片的节奏和情绪起着补充烘托的作用,主题和内容一致、风格也要一致,这样才会使专题片主体突出、脉络清晰,有节奏和段落感,带动观众的情绪,激发共鸣,体现出专题片应有的社会价值;3)对解说词撰写的应用。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不可缺少的一项任务。它也属于前期的工作,对于解说词的撰写能够阐述专题片创作的主体和内容。普遍而言,专题片解说词没有一个固定的模板,这是一个散文形式,内容适用于专题片的主体思想,其中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说明性词语要符合主体,内容简单,不繁琐,能够起到一定的解释作用;其次,说明性内容可以用于评价考核,能够让观众理解专题片传达内容,规划好主体思想,准确定位材料内容,做好策划内容,充分发挥文字给观众带来的解释作用;二是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尽量替换为简而易懂的白话文,并且还要有引人入胜的评论能力,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4)在后期制作时,要注重质量。后期制作是整个专题片的重要保证,不可马虎。它呈现着专题片的特点,能够通过后期来弥补专题片的感染力。首先,利用蒙太奇手法,在节目剪辑与后期创作时,应当理解屏幕画面的有机结合,正确使用技术配置画面,保证屏幕言语的含义不同;其次,通过一些视觉和镜头图像的变化来反映专题片故事发展的脉络,把握好专题片的内在节奏和需求。后期制作能够控制专题片的节奏性,利用这一点可以控制观众感情的跌宕起伏,带动观众的情感跟着故事的节奏走。在专题片的后期制作中加入一些特效和图片处理,反映专题片的思想文化,需要加深专题片的主体思想内容,做好宣传的内容,增强文化和艺术性的渲染,从拍摄的特技和图片、音乐字幕等要素考虑,使专题片呈现的方式活灵活现。
三、在媒体融合时代下创作技术在专题片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创作理念上开拓创新,激发情感上的共鸣。
在新媒体融合的时代,数字、智能等高科技技术应运而生。电视剧专题片也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模式,应当开拓创新,寻找在媒体融合时代下创作的技术。应当让专题片的制作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身临其境的感受,然而,现在电视专题片的主题和文化是媒体融合时代下技术所不能与之共舞的。意识形态是电视专题片的重要组成因素,电视专题片题材丰富,但对于选题,还是要体现出节目的内容、主体和其所带来的深远意义。电视专题片比较符合大容量形式的系列,如系列片,其中时代发展的脉络和文化都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也是其他文化类节目所不能相媲美的。所以专题片一定要有质量保证,一定要有创新,挖掘新视角,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例如,我国曾有一篇电视专题片,是以国家主席的讲话为主题,全面审视我国当今的社会发展新思想、新思路,新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一个高质量的电视专题片是众多思想的碰撞而产生的,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感。专题片的选材还应当注重选材视角,多关注百姓的生活及状况。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电视专题片一直都是有一定层次,从宏观的角度彰显片中的主体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这些题材的选择都来源于我国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热爱,而如果选材过于宏观,有着摸不清的大方向,那最后就会脱离群众,即便是再精彩的解说,对观众来说也只是枯燥乏味。如果专题片能够切合实际,真正从百姓视角出发,关心百姓的生活,多多介绍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不仅会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感,而且更具有代入感,有强大的吸引力,从而被观众所接受和认可。
(二)加强媒体统合,提升电视专题片的竞争力
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势在必行,专题片要想打破传统,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就要改革探索,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选材上都要优化创新,利用新媒体作为载体来提升专题片的影响力度和宣传力度。专题片的创作应当在原有的模式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此来提升审美和欣赏性、适用于当今社会发展潮流。对于专题片的宣传,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视台进行宣传,这样节约成本,也可以在新型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也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另外,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还可以不被电视播放时间和地点所限制,在新型网络媒体平台上循环播放,从而能够提高收视率,观众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在任何地点、场合都能够观看,并且设置有评论功能,能够让观众随时交流自己的看法。导演能够通过大家对专题片的反馈来进行完善,赢得观众的关注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四、结语
在这个媒体融合的时代,新媒体更贴近受众,而且媒体传播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使沟通从单向传播走向多方传播,人人都是自媒体,电视剧专题片也应当适应这个新型媒体发展的潮流。不仅电视专题片如此,其他的传统媒体也应当不断地开拓创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下不断前行,挖掘新颖视角,结合最新科技來实现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伟.媒体融合时代创作技术在电视专题片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8(11):79-80.
[2]马晓春.媒体融合时代电视专题片的审美价值体现[J].西部广播电视,2016(24):115.
作者简介:杜建强(1976-),男,汉族,云南保山,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电视节目、电视新闻采编、专题片制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