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炳纯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区2010-2017年财政数据为分析样本,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民生财政支出能够拉动城乡居民消费的增长,即民生财政支出每提高1%,居民消费水平就随之增长0.091%;在5%显著水平下,城乡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抑制作用;城乡产业结构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负面影响,显著水平为1%;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民生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推动作用,当民生财政支出水平提高1%,东部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则提高0.203%和0.181%;而中部地区的民生财政支出阻碍了居民消费增长,其对城乡居民消费表现出了“挤出效应”。
关键词:民生财政支出 城乡居民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这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广大人民的不懈努力。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协调性、经济可持续性问题也不断增多。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日益重视民生问题,并提倡政府增加教育支出、社保支出和医疗支出等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民生财政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经济学家也开始对民生财政有关话题展开研究,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还不足以作为国家通过民生财政支出来推动居民消费的基本理论。在此,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区2010-2017年财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区域划分、阶层划分的形式分别就民生财政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为民生财政的合理支出和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本文构建如下模型分析民生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lnCit=β0+β1 lnSPit+β2Xit+εit
式中,i和t分别为省份和年份,β0表示常数项向量,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Cit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其主要包括居民食物消费、衣着消费、居住消费、通讯消费、医疗消费和娱乐消费等,用城乡居民总消费的对数来衡量。Spit为主要解释变量民生财政支出,其主要包括政府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社保支出和就业支出,本文通过几项支出的总和对数来表示民生财政支出。Xit表示会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
本文搜集了我国30个省份在2010-2017年间财政和城乡居民消费数据,由于西藏地区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故将该地区样本剔除。所有数据均来自我国年鉴统计网和每个省份的民生财政报告,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本文采用霍斯曼检验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得出本文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表2为本文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数据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其中模型1分析的是民生财政消费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一步掺入了其余的有关变量。根据分析结果能够得出,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的趋势和显著水平相同,只有变量系数值存在差异,说明模型具备稳定性。
通过表2检验结果看出,在1%显著水平下,民生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正面影响,民生财政支出每增加1%,居民消费水平便随之提高0.091%。这是由于民生财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基层的薪资水平,缓解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压力,进而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同时,政府在教育、医疗和社保等项目上的支出能够显著降低居民的隐性消费,间接地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因此,民生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发挥了挤进效应。
通过控制变量能够得到,在5%显著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系数为负,说明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阻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当步入老年阶段后,居民的消费欲望和消费力度都大幅度缩减,且民生财政支出的不断提升使得老年人在医疗上的消费减少,老年人的整体消费水平下降,故老龄化水平的提升阻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增加。在1%显著水平下,居民人均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为正,表明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可以推动居民消费增长。这是由于居民的收入增加之后,人们会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进而促使他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在1%显著水平下,产业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系数为负,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阻碍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理念已经逐渐打破传统的衣食住行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由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必然会阻碍第三產业发展,这便导致产品结构升级速度跟不上居民消费需求增长速度,最终使得居民消费水平下降。城镇化的发展阻碍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但影响效果不显著。这是由于居民普遍具有消费习惯,城镇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而居民的消费观念转变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再加之逐渐升高的生活成本使得居民消费压力增加,最终使得居民的消费水平降低。
(二)民生财政支出分层样本检验
为全方位分析民生财政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对所有样本划分东、中、西三个区域,同时也进行城镇和农村划分,并以两种划分方式为基础对数据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模型3、4、5分别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在1%显著水平下,东部和西部区域的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系数为正,即民生财政支出每增加1%,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的居民消费水平便随之提升0.203%和0.181%,这表明民生财政支出能够明显拉动东部和西部区域居民的消费水平。就中部区域而言,民生财政支出抑制了居民消费支出,其对居民消费表现出“挤出效应”,这反映出民生财政支出对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因为中部区域始终处于国家政策的边缘,其没有东部沿海一带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接受国家扶持的力度也没有西部区域大,因此,中部区域只能依靠提升制造性支出的占比来发展经济,这便导致民生财政支出减少,故其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模型6、7分别为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的分析结果,从城镇和农村两个层次结果来看,民生财政支出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均具有促进作用,即民生财政支出每提高1%,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就随之提高0.122%和0.083%。由于农村居民的整体经济条件较城镇居民差,故民生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果要更加明显。
(三)民生财政分项支出与居民消费
本文就民生财政的四个分项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四项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具有正向影响,且通过了1%和5%的显著性检验。其中,政府教育支出每提高1%,居民消费水平便会相应提高0.084%。相比而言,政府教育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果最明显,而社保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最弱。这说明子女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居民会有意识地为子女教育和自身养老储备一些资金,但国家的教育和医疗项目上的资金投入使得城乡居民在这两项上的资金储备额减少,进而居民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消费。
(四)民生财政支出与不同类型居民消费
本文又从农村和城镇两个层次分析了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通过模型11与模型12可以看出,在1%显著水平下,民生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具有正向影响,同时对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也具有促进作用,但促进效果较弱;通过模型13和模型14可以看出,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发展型消费作用效果较弱,但其促进了城镇居民的生存型消费水平的提升,且显著水平为1%。总之,民生财政支出对农村或者城镇居民的生存性消费均起到了推动作用,即民生财政支出每增加1%,农村和城镇居民生存型消费水平就随之分别提高0.138%和0.102%,民生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的影响效果較城镇居民更加明显,但其对居民发展型消费作用效果较弱。因为民生财政支出项目中的教育支出使得居民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且政府医疗支出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其对居民的发展型消费具有“替代效应”,使得居民在该项上的消费支出就会相对减少。同时,政府民生财政支出使得居民的收入水平升高,进而使得居民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和服务,这也会导致居民生存型消费的提高。
结论与建议
民生财政支出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即民生财政支出每提升1%,居民消费水平就随之提升0.091%;在5%显著水平下,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具有负向影响;在1%显著水平条件下,城乡产业结构发展阻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说明第二产业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就我国东部和西部而言,民生财政支出均能够推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即民生财政支出每提升1%,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的居民消费水平便随之提高0.203%和0.181%;而处在国家政策边缘的中部地区,民生财政支出阻碍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对居民消费表现出“挤出效应”。
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对农村居民的扶持力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释放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调节产业结构,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引导城乡居民由传统的衣食住行消费理念向新兴多元化消费理念转变,拉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适当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政策扶持,鼓励投资者和创业者创办企业,增加当地的就业率,使得居民的薪资水平得到提升,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增大教学资金投入,降低家庭抚养子女的压力,减少居民为将来子女教育而预留的资金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艳,郝丛卉,卢虹好.收入结构、财政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8,34(3)
2.焦健,罗鸣令.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效应检验[J].经济与管理,2018,32(1)
3.毛晖,郑晓芳.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2007-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7(20)
4.王格格.城镇化、人均财政性农业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中国28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0)
5.黄淼.社会保障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研究——基于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6.成峰,席鹏辉.财政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区域效应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