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王洋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文章在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零售业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人口年龄结构对零售业发展影响的三个假设。然后,通过计量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显示,少儿人口和劳动人口对零售业的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老年人口的增加对零售业的发展却产生了抑制作用。人口年龄结构对零售业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长期作用的过程,且表现出动态特征:少年人口和劳动人口占比的每一份变动,对零售业带来的冲击作用力度随时期推延都存在逐步减弱特征,而老年人口占比的变动却存在着明显的“U”型动态变化趋势。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 零售业 影响 动态特征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原来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处于消退期,同时投资高速增长的势头不复以往,出口这架马车持续处于疲软状态。由此,挖掘消费新增长点,已是新历史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零售业作为与民生消费最为接近的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是一个人口生命周期发展与更替的反映,会对我国的民生消费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对经济相关领域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将人口年龄结构作为一个变量来研究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零售业发展,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以及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口年龄结构对零售业发展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
(一)人口年龄结构的定义说明
人口年龄结构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占该地区总人口数的份额(刘铠豪,2016)。不同年龄段的人口变化直接改变了人口年龄结构,对以后的人口再生产可能会产生较明显的影响。为了更加清晰地刻画人口年龄结构,结合当前我国的统计数据,将人口按年龄段分为三类:0-14岁表示少儿人口;15-64岁表示成年人口;65岁及以上表示老年人口。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表示方法,不仅考虑了人口寿命总体情况和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基本素质,而且也将不同年龄阶段人口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考虑在内。因此,这种分类方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从经济角度来看,少儿人口维持生活的主要支持来源于家庭,即父母对儿女的抚养;老年人口维持生活的主要支持来源于老年人自身的储蓄、退休金,以及家庭中儿女的赡养等;成年人口可以近似地统称为劳动年龄人口(简称“劳动人口”),他们一般拥有收入来源,因此主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生活。
(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
表1从三类人口占比的1998-2017年的年度指標,给出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总体变化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到,二十年以来,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出现了明显下滑,2017年少儿人口占比较1998年共下降了8.9个百分点。二十年以来我国总人口年均增长0.57%,而少儿人口年均下降1.65%。劳动人口比重基本上保持稳定,虽然占比有提升趋势,但是由于劳动人口占比本身就高,因而提升幅度较为有限。二十年来劳动人口年均增长0.89%,2017年占比较1998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变化最为明显的是老年人口,1998年至2017年年均增长3.42%,2017年劳动年人口占比较1998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少子化”和“老龄化”的趋势比较明显。
(三)人口年龄结构对零售业发展的影响机制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而消费则是与人的生活最为相关的,同时消费也是反映零售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人口年龄结构对零售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口影响消费来产生作用的。此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会引起就业的变动,从而对零售业劳动力带来影响。相比之下,人口通过消费作用于零售业的效应更为明显。
1.少儿人口变化对零售业发展的影响。由于我国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生育,因此在少儿人口比例上有“少子化”的倾向,即人口出生率低带来了少儿人口的减少。少儿人口因为本身不具备劳动能力,不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其平时消费基本上是由父母承担,可以认为是一种“负储蓄”。而正是这种“负储蓄”,为零售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解释:第一,少儿人口的低出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零售业增长。随着“少子化”倾向的不断明显,我国家庭中用于抚养孩子的消费支出也相应减少,特别是当前独子家庭比重较大,压缩了抚养孩子的消费支出,从而对与少儿消费有关的零售业发展带来限制。第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对育儿重视程度增加,明显放大了零售业增长效应。随着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不断从解决基本温饱走向全面小康,家庭对少儿成长的关注不断提高,除了基本的饮食以外,不少家长在一些中高档食品和衣着上愿意消费。为了孩子全面发展,不少家庭在文教方面也有着很大的支出。因此,对中高档食品、穿戴、文教用品等方面的零售业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第三,家庭迁移影响了零售业态空间格局变化。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就业岗位选择多,配套设施齐全,吸引了不少中西部家庭来此就业和居住。而东部地区本身消费市场大,家庭的迁移更进一步释放了消费需求,原本在“老家”没有这么大的消费市场,也就无法激起大的消费意愿,到了发达地区则消费意愿明显释放,尤其是对孩子的消费,从而在整体上有利于零售业发展。
由此,提出假设1:少儿人口变化对零售业发展存在影响。但由于正反相互作用,少儿人口占比提高对零售业发展的影响属于哪种方向,待定。
2.劳动人口变化对零售业发展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红利也不断释放。人口红利释放,直接效应就是全社会产出增加,对社会提供的产品相应增多,于是会刺激居民消费和加速零售业增长,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解释:第一,劳动人口直接释放了“人口红利”,增加了劳动力供给,从而有利于零售业增长。劳动力要素是所有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劳动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增加了零售业态的劳动要素,从而能从事更多的零售业务,内在推动零售业增长。第二,劳动人口增加,在为经济增长释放“人口红利”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消费水平。这类人口通过自身的劳动而获得社会报酬,增加收入,可以为自己为家庭积攒更多的财富,为家庭在衣食住行各类支出打下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劳动带来更多财富,也会增强他们对额外消费的追求,从而进一步推动零售业发展。第三,劳动人口占比的提高,则表明抚养人口占比降低,可以留出更多的闲余收入空间。无论是少儿人口还是老年人口,都需要家庭承担较大数额的抚养费用,而扶养人口占比总体降低,意味着可以余留出一笔闲置费用,可以间接提高家庭的实际收入水平。因此,可以利用闲置收入,额外享受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零售业的发展。
由此,提出假设2:劳动人口变化对零售业发展存在影响,而且劳动人口占比的提高,对零售业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
3.老年人口变化对零售业发展的影响。由于老年人口在生理需求和消费习惯和偏好方面具有与一般人口不同的特点,因此老年人口的变化会对消费带来较为复杂的影响,从而对零售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在我国老龄化不断加速的今天,老龄化进程对零售业的发展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作用。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老年人口会根据年轻时的储蓄进行消费,同时也有一笔不小的赡养费用。但事实上,我国的家庭普遍比较传统,老年人群更多的偏向于保守型消费,即储蓄较多,而且赡养费用更多地在于医疗卫生养老等方面,因此与零售业发展直接相关的支出不如少儿人群和劳动者多,也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解释:第一,老年人有独特的消费偏好。在国内大部分家庭,老年人对消费倾向于持保守态度,即更多地习惯于节俭,看中实用性,而不去“浪费”。纵使老年人因为生理因素而存在着特殊食品消费,但毕竟规模有限。第二,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总体不高。虽然有一部分家庭老年人退休后仍有不少收入来源,但总体上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不高,因而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第三,老年人对储蓄有特殊偏好。为了做好养老,家庭会做好一定的预防性储蓄,同时老年人的保守心理也会促使他们自己加大储蓄,因此会在较大程度减少消费支出,以应对不时之需。综合上述三点,本文认为老年人口占比的增加,会带来社会消费的总体缩窄,从而对零售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由此,提出假设3:老年人口变化对零售业发展也存在影响,而且人口老龄化会对零售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对零售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理论模型构建
为了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零售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这种影响存在何种动态特征,本文采用动态统计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行实证检验。首先,对变量进行总体回归分析,模型如下:
Yt =α0+α1Pt+Xβ+ε (1)
其中,Y为因变量,表示零售业发展水平;P为人口年齡结构变量;X为控制变量;下标t表示时期;ε表示模型误差项。对于零售业发展水平变量,以往研究习惯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或者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等指标进行衡量,但这就忽略了零售业态作为一个区域内商业的重要活动地,零售业态的总体布局也是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基于此,本文用两个指标来衡量零售业发展水平,分别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1)和零售商业网点密度(Y2)。对于人口年龄结构变量,可以采用前文所述的三类人口结构的相关指标表示,即少儿人口比重、劳动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但是由于三个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因此在实际回归时对这三个指标分开回归,分别设为P1、P2和P3。对控制变量,本文选取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和财政支持力度三个变量。其中,城镇化水平的指标用城镇化率表示,消费水平的指标采用人均消费支出表示,财政支持力度的指标采用财政支出总额表示。
其次,建立VAR模型研究动态性特征。根据式(1),VAR模型可表示如下:
Y t=λ1Yt-1+λ2Yt-2+…+λkYt-k +γ0Pt +γ1Pt-1+…+γsPt-s+Xβ+η (2)
其中,k为因变量Y的滞后阶数,s为主要自变量(人口年龄结构)P的滞后阶数,η为模型误差项。两个滞后阶数k和s可通过AIC和SC法则计算得到。
(二)样本情况
本文选取1998-2017年我国总体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时期为20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其中,对于人均消费支出,由于统计数据调整,2013-2017年用的是新口径数据,2013年以前采用老口径数据。变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三)总体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式(1)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从表3来看,人口年龄结构的三个变量的系数都非常显著。第一,少儿人口占比的回归系数为0.034,系数显著水平为5%,即少儿人口占比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少儿人口占比越高,越能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由此对于假设1,可以认为影响方向是正向的。第二,劳动人口占比的回归系数为0.176,系数显著水平为1%,即劳动人口占比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产生了显著推动力。由表1可知,我国劳动人口比重总体上不断提高,因而有利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快速增长。由此,假设2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验证。第三,老年人口占比的回归系数为-0.255,系数显著水平为1%,即老年人口占比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产生了反向作用,老年人口占比越高,则越不利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由此,假设3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验证。
从表4来看,人口年龄结构的三个变量的系数也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少儿人口占比、劳动人口占比的系数都为正,表明少儿人口占比和劳动人口占比的提高,都是有利于零售商业网点密度增加的,即少儿人口和劳动人口对零售商业网点的布局建设释放了人口红利。而老年人口占比的系数为负,这表明老年人口占比的提高,或者说老龄化加速,不利于提高零售商业网点密度。虽然少儿人口和劳动人口的增加能够释放人口红利,但是老年人口的客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人口红利产生稀释作用。总体来看,假设1、假设2和假设3进一步得到验证。
(四)动态特征的分析
为了观察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对零售业发展影响的动态特征,通过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1对人口年龄结构各个自变量的脉冲响应如图1所示;零售商业网点密度Y2对人口年龄结构各个自变量的脉冲响应如图2所示。
从图1来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人口年龄结构的脉冲响应存在着较明显的结构差异。其中: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到少儿人口占比波动的冲击时,在前2期正向影响作用基本稳定,从第3期开始不断下降,第5-7期变为负向作用,第8期以后又转为正向作用,总体呈现出“U”型的动态特征。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到劳动人口占比变化波动的冲击时,作用效应比较直接,在第1期影响作用最高,但之后作用力度不斷减少,从第3期开始基本趋于稳定。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到老年人口占比变化波动的冲击时,负向作用比较明显,且从1-10期基本保持稳定,但局部有小幅波动。
与此类似,零售商业网点密度对人口年龄结构的脉冲响应也存在着较明显的结构差异。由图2可知,当零售商业网点密度受到少儿人口占比波动的冲击时,在第1期存在正向作用,而且作用程度是最高的,而随着期数增加,这种正向作用系数明显降低,到第4-6期为负影响,从第7期起作用效应释放完毕,即影响开始趋于零。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到劳动人口占比变化波动的冲击时,前2期的影响效应有增加趋势,但之后存在出直线下降的趋势,到第10期作用程度趋向于零。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到老年人口占比变化波动的冲击时,虽然全部表现为负影响,但是从时序上存在着“U型”特征,从第1期到第4期负向作用不断提高,第4期开始负向作用不断减少。通过比较发现,无论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零售商业网点密度,两者受人口年龄结构波动而表现出的响应在动态趋势上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
对策建议
根据本文研究结论,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加大对二胎的鼓励,优化调整劳动力。“少子化”不利于零售业持续发展,在国家鼓励全面二胎的政策下,可探索提高生育补贴、延长孕妇休假等制度,鼓励当地人民提高生育率。在保障生育质量前提下,通过适度提高生育率,增加潜在劳动力供给,为今后劳动规模的增加打下基础,从而也为零售业发展提供支撑。第二,发展老龄相关产业,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老龄化的加速不利于零售业的发展,主要在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特殊性。因此,可以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偏好,发展更多老龄产业,如老年休闲、娱乐、教育和保健等,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激发老年人生活消费的更大动力。第三,顺应时代趋势,加快零售业转型。在居民普遍小康化的新时期,人们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产品不断趋于高端化。因此,要顺应这种趋势,加快推动国内零售业态转型,让零售业态更加多元,零售产品和服务更加符合消费需求,全面扩大零售业态在人口结构中的辐射范围。
参考文献:
1.刘铠豪.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率的效应差异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人口研究,2016(2)
2.郑屹立.金融发展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基于PVAR 模型动态关系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22)
3.汪伟,刘玉飞,彭冬冬.人口老龄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1)
4.刘灵芝,侯木缘,李田芳.人口年龄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9)
5.马喜立.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8(5)
6.张秀武,赵昕东.人口年龄结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宏观经济研究,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