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
谭盾又出新作了。2019年5月26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雷佳与费城交响乐团演绎谭盾新作——《声乐协奏曲(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为女高音和交响乐团而作》,这部作品的看点有三:一是谭盾,二是雷佳,三是“费交”。
近年来,谭盾每出一部新作品,都会在业界引起不小的关注,也会在一定时间段里,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原因可能和这些作品给予人们超前、出新的意识有关,比如音乐的写作形态、比如最终呈现的方式,因为他最近几年的很多作品,有太多让人觉得是“音乐”之外的元素,而谭盾仍然把它们称作“音乐”,由此引起的争议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这首声乐协奏曲《九色鹿的故事》,却让人们看到,谭盾似乎开始回归了。
这首声乐协奏曲《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是谭盾为湖南籍老乡、女高音歌唱家雷佳量身定制的。2019年,是雷佳在艺术成就上的丰收年,摘得“梅花”,捧得“文华”,但是雷佳每一次“出镜”,依然还是那种淡然而朴素的低调:她的每一次“出镜”,又会让人明显感受到她在艺术上的追求和不断的进阶。
《九色鹿的故事》根据敦煌莫高窟第257号窟壁画《九色鹿经图》改编。这幅壁画是北魏洞窟的代表作,是当时佛教兴盛的产物,而从艺术上来说,这幅壁画也有着非常高的艺术造诣和成就。《九色鹿经图》是根据“鹿王本生”的故事而绘,讲述的其实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目的是教化人们心存善念、善恶有报。
谭盾的这首《九色鹿的故事》,基本按照壁画故事原意而作。从美丽的九色鹿在森林中游弋开篇、冒着被出卖的危险救起溺水者、溺水者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向国王告密、国王命令捕猎九色鹿,最后,九色鹿对人间的贪婪欲求悲悯而绝望……作品到此为止,没有再继续讲述国王如何悔悟,溺水者如何遭到恶的报应。作为一首声乐作品,从文学素材上,可以说选取了最应该表现的内容,同时不按照原意结尾,留给人们更多开放的遐想。对这种留白的手法我深以为然,其实艺术作品不是“故事会”,完全不必要将前因后果叙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定要给走进剧场聆听或观赏作品的观众独立思考的空间,
但是,作为一首声乐艺术作品,在文本的写作上却差强人意。从始至终都是非常口语化的叙述性文字,很多地方甚至都不是中文的语法或语言习惯,听上去感觉像是从外文翻成的中文的翻译稿。毕竟这是一首中文演唱的声乐艺术作品,文本的写作也应在文学性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文学化的文字本身就是有音乐性的。
作品的定位是声乐协奏曲,但是现场聆听后,我认为它更像是一首由交响乐队伴奏的、具有强烈叙事风格的女高音“声乐艺术歌曲”。全曲不算太长,约20分钟。整体形态将叙、事、情、理相互交织融合,结构完整流畅。曲中涉及的人物有“九色鹿”“溺水者”“王后”“国王”等,演绎形式“说”“唱”结合,“说”为辅,“唱”为主,从说到唱自然衔接。“九色鹿”时而自叙、时而他叙、时而抒情,每个“角色”之间根据故事情境设置进行转换,具有一定的戲剧性,对不太了解这个佛经故事的听众,能够引发相当程度的好奇心。
音乐创作上,此次对谭盾而言是一种“回归”。虽然总体风格依然很具现代感,但是作曲家在旋律的写作上还是非常用心,很多抒情的小段落可以说相当动听,而民族音乐元素在其中也有运用,最突出的印象是在其中听到了“小白菜”的旋律,虽然听起来非常亲切而且接地气,但也会让作品少了一些远古的神秘色彩。这首乐曲对于乐队功能的挖掘同样非常充分,乐器和乐手都被谭盾赋予了全新的任务,长号营造沉郁紧张氛围非常贴切,一部分乐手在演奏的同时还充当“合唱”的“角色”,虽然这些合唱只是喊出几次简单的“哈”,但是放在整部作品中,就让音乐的织体和色彩更加丰富,同时也给予了作品在声乐部分相当具有立体感的宽厚度。
这部声乐作品既然是为雷佳量身定做,那么雷佳无疑就是这部作品成功的关键核心所在。雷佳是在中国音乐学院获得声乐博士学位的,如果按照约定俗成的专业分类,一般都会将她归于“民声”行列。但是,雷佳所接受的具有广采博收的专业教育,让人看到了她并不局限于所谓“民声”的专业潜力和实力,她的几场风格不同的博士毕业音乐会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九色鹿的故事》中,雷佳与雅尼克·涅杰一瑟贡这样的指挥大师携手费城交响乐团这样的世界名团合作。舞台呈现的是国际化的水准,原声演唱没有扩音。雷佳一人饰演几个不同身份、不同性别的角色,各种身份需要无缝转换衔接,说、唱、演均要兼顾,难度着实不低。但是雷佳不仅稳稳地把作品拿下,同时能根据作品规定情境的需要,运用不同的发声方式塑造人物、营造氛围,带给听众丰富的人物感和现场感。雷佳的音色一如既往地圆润、通透、富有穿透力,咬字澄澈而清晰,是具有中国听觉审美感的“美声”。一袭白色的衣裙,更加衬托出雷佳的清雅脱俗,让人感到这美丽的“九色鹿”一定非她莫属。
指挥雅尼克·涅杰一瑟贡和费城交响乐团的实力自然不需赘述,不过,因为这部声乐作品是新的原创作品,而且上海场是这部作品公开演出的第二场,之前乐队与歌唱家之间排练磨合的时间也相当有限,加上指挥家和乐队对于作品的理解可能还不算太深入,所以会感觉有些段落出现乐队音量过大,使得声乐被压迫和遮蔽的问题。个人觉得,这部作品一是可以不用如此规模的乐队,可尝试缩小乐队编制,突出声乐部分;二是乐队在演奏中,可以借鉴歌剧的演奏方式,毕竟,这部作品叫做“声乐”协奏曲。
《九色鹿的故事》是“雅尼克·涅杰一瑟贡费城交响乐团2019上海音乐会”的开篇,其后演奏的曲目都是历久不衰的经典,如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编号43)、西贝柳斯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编号43)等。把一首全新的原创和这些经典一起演出,这种选择并不讨巧,这就好比让一个刚诞生的孩子和一位睿智的老人比拼智慧一样。但是,我又很欣赏这种充满自信的勇敢,相比那些世界经典,我更看重这首原创的《九色鹿的故事》,因为在其中,我们看到了作曲家谭盾、歌唱家雷佳在各自艺术领域新的突破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