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绿色公路理念和内涵不是一蹴而就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体现的是修路人的意志品质,但逢山修路对自然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大填大挖、满目疮痍的状态不可持续。新时代发展需要绿色发展,交通运输部推广的33条典型示范公路建设,从早期注重绿色景观生态环保,到目前已经形成了绿色公路的新内涵,新内涵要求质量优良、安全耐久、资源节约、节能高效、生态环保、舒适美观、服务提升。在新时代的呼唤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色公路是绿水青山的重要支撑,未来必然是建立在绿色发展上的新时代。
安徽高速公路的发展居于全国中等水平,高速公路里程4800多公里,还有2000多公里正在建设,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安徽地域特征鲜明,皖北平原与江淮丘陵,土地资源有限;大别山、皖南山区,受生态红线限制。绿色公路的安徽实践,重点围绕山区隧道节能,桥涵工业化建造,展开绿色隧道、桥涵工业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为什么以绿色隧道基为础展开探索?从全国高速公路网建设现状来看,“十二五”以来,穿山越岭隧道规模急剧增大,特长隧道平均每年增加372公里,相当于上海到合肥的直线距离。安徽公路隧道建设同样处在历史的高峰期。隧道建设减少了对自然地形的破坏,但运营能耗大,同时隧道弃碴与水环境的影响等潜在风险犹存。同时,隧道的弃碴、淤石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风险非常突出,需要以隧道节能为切入点保护环境。
绿色隧道简单的概念是“四节一环保”,以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即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以及环境保护。具体是要保证隧道通风、照明节电;控制隧道涌水量,保护隧址区的地下水环境;隧道洞碴再利用,节约材料成本;弃碴场复垦绿化,恢复耕地林地,直接间接保护环境。同时,环境保护贯穿隧道全寿命期。
从隧道节能来看,隧道的通风能耗与隧道长度成正比,国内最长的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每月通风电费高达100万元,如何节省隧道的通风耗能?它比照明能耗大很多。安徽首次提出了新型单通道送风式纵向通风方法,相比竖井,节省竖井及风机房;相比双洞互补式通风,横通道及风机投入少;简化火灾排烟组织。
另外一个节能措施是单端分布式智能供电,多个省份正在推广应用。它最大的优势是减少隧道供电的建设工程,可以大幅度减少电缆的铺设,实现低损耗的长距离电能输送。岳武高速公路的曹河特长隧道、大坝沟隧道,两座隧道相距比较近,统筹考虑两座隧道的配电房的建设,工地采用3300伏高压降低能耗。
在节材方面,过去废弃的材料,现在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建设隧道时,将石料百分之百应用起来,是工程节材的措施。当然,隧道石料的盐碱性千差万别,酸性石材在沥青路面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何改善酸性基料是沥青研究领域非常关注的话题。
我国高速公路30多年的快速发展,桥梁建造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农民工、手工作业为特征的传统建造模式依然普遍,缺乏工业化基础;钢筋现场制作数量多、误差大;现浇混凝土工艺难以控制,工程质量通病多,影响品质提升;现场施工占地多、恢复难度大;资源能耗高、重复利用率低,不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
桥梁绿色发展的主攻方向,应该走标准化方式、工厂方式,装备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这也是绿色发展的方向。安徽的探索之一是装配式混凝土通道。以前现浇的盖板和镶板,已经改为分阶段式的现场装配式,这种方式又迅速又节材,又有质量保证,现在已经普遍推广应用,效益高、安全性高,能避免现场施工隐患因素的产生。
绿色公路建设从隧道工程来看,更多的是节能降耗潜力大,研究提出的“四节一环保”评价体系可为绿色隧道发展提供方向性引导,绿色发展技术前景广阔;从桥涵工程来看,由于在公路中占比较高,暴露的质量问题更多,传统建造模式已不再适应,绿色桥涵建设走工业化建造势在必行。
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箱梁建造可以明显减少桥梁拼装,减少耗材,缩短工期,降低能耗。钢板组合梁建造在欧美和日本等国的桥梁建设中大量采用,是实现工业化桥梁建造的理想桥型,也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从安徽绿色公路实践来看,绿色公路是一种建设理念,没有统一固化的标准,一定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其内涵与外延也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相关的体系、制度、标准亟待建立健全,行业标准相对滞后。
公路建设效益高,通过提高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如土地、资源、环境、资本、劳动力等),用较少的投入形成更多的有效产出。这需要坚持绿色公路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公路供给质量高,要通过创新驱动攻克核心技术,根治公路建设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环节通病,提升供给侧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公路出行的需求。它要求交通人打造品质工程,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公路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司乘人员的获得感、认同感。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是要提升施工建造质量,关键是培育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目前的现状问题有农民仍是主力军,人员流动大、安全意识差、技能少;市场导向偏离了高质量发展方向,低价竞争、良莠不齐,施工企业缺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革命;低成本、旧工艺徘徊不前,加上分包为主、管控不到位,施工质量难以提高……
改进的方向也很明晰,首先要做到匠心建造,追求卓越。通过市场化价格手段,一方面营造企业工匠文化,提升工匠的晋升之路;另一方面鼓励先进工艺,减少手工,引导行业向工业化、信息化转型发展,对标先进行业和发达国家水平,促进建造水平不断提升。
日本建造的工业化、专业化对细节的追求非常值得我国学习。现场混凝土的打磨和工业化预制,基本看不到大量人工作业,多是拼装。高质量的施工保证措施才能保障高质量的产品产出。
其次是设计理念要更新,深耕精细化、灵活性、可持续设计。瑞典于1998年在事故高发路段引入了带有中间围栏的“2+1”道路。在一个方向有两个车道,另一个方向只有一个车道,每隔一定距离(一般为2公里)通过过渡段,将有两个车道方向中的内侧车道转换到另一个方向。1500公里“2+1”型道路的建设,“零交通事故”计划的实现,在第一个10年中拯救了145条生命。
高质量发展必然是绿色发展,公路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先从绿色公路抓起,并在品质工程建设中稳步提升。公路发展的矛盾已经不是有没有的问题,不是量的增加或增加多少里程,而是社会是否满意,品质能否提高。如果后续建成的公路相对于前者在绿色品质多方面有所进步,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就是高质量发展坚定的方向,长此以往,公路高质量发展必定成就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