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爽
(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 100045)
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指儿童包括青春期前后的少年时期患有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给儿童的多种系统、器官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本文主要是研究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在该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报道作如下分析。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2例,所有患者经过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均符合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且年龄均在14周岁以下,排除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患者、有过敏史患者等。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中男16例,女25例,年龄范围为3~13岁,平均为7.5±1.2岁;研究组41例中男15例,女26例,年龄范围为4~13岁,平均为8.6±1.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 >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均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两组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具体用法是采用Prismaflex CBP 治疗机,每次置换血浆为50~70ml/kg,最大不能超过2000ml/kg,每隔两天进行一次,连续置换三次为1疗程,持续治疗4个月;研究组采用血浆置换联合免疫吸附进行治疗,具体用法是使用DNA 血液免疫吸附灌流器,设置流速为4~6ml/(kg·min),每次吸附2小时,每隔两天进行一次,连续吸附三次为1疗程,持续治疗4个月,置换血浆用法同对照组。两组治疗所有剂量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加减。
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住院时间。疗效判定为: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为无效。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包含发热、低血压、过敏等。
本文研究以SPSS20.0软件作数据统计和比较,表示计量资料,样本数据采用t 检验;例(%)表示计数资料,样本数据采用x2检验;P <0.05表示结果差异明显。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6.248,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17.213,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研究组出现发热、低血压、过敏等不良反应共有3例,其发生率为7.32%;对照组出现发热、低血压、过敏等共11例,发生率为26.8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
在临床上,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缓解,且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治疗难度非常大,且复发率极高[1]。而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病情危急、进展快等特点,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将会给儿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近些年来,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且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对于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儿童来说,由于病情凶险,药物奏效比较缓慢,因此预后效果比较差。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中越来越广泛应用。血浆置换主要是将人体内的异常血液进行分离,然后将携带的致病物质去除后再将血浆的有形成分、白蛋白等输回体内,该种方式不但能直接清除致病物质,还能有效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2];免疫系附是指将机体血液引出体外,通过免疫吸附剂和吸附仪器相互结合,利用体外循环超强选择性吸附血浆内源性致病物质,以达到血液净化的功效。有研究资料显示,两种方式联合治疗系统系红斑狼疮的效果更为理想。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的7.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83%(P <0.05)。由此可见,对于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来说,采用血浆置换联合免疫吸附治疗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