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现代中职计算机课堂模式的再思考

2019-08-22 05:48张美英
速读·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模式中职

张美英

◆摘 要:中职计算机教育要服务就业,促进学生发展。本文就计算机课堂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和工程过程系统化设置教学行为,服务和促进就业落实的做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国家制造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现代计算机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和学习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树立在信息化社会生活中健康的伦理道德等。计算机教学是中职教学课程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要围绕和实现服务就业和促进就业的发展,激发和激励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我们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与技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结合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要确定一套灵活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落实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适应社会,实现就业。结合对计算机学科特点和当下信息技术的调研,多元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服务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就业需求。

一、创新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建立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3.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其次,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4.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

应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如,开设网上选修课,进行网上考试,等等。开设网上选修课,可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学生不但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进行选修,且不受时间限制。

二、校企合作和工程过程系统化设置教学行为,服务和促进就业落实

职业教育要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按照“上课即上岗”的要求来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零对接”。中职教师必须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帮助和促进中职学生的就业。这就需要教师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使用工作工程系统化来开发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职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必须进行改革。当下的校企合作和学徒制落实,就是要让学与做的统一,学习与市场的统一。在对当下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和寻求突破,更要做好技术的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与“用”之间的联系,按照学生在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将与各岗位工作相关的能力、知识、技能和技术整合到一起,突出学生在社会上需要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真正实现“进校即进厂”、“上课即上岗”、“学习即工作”,真正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第一,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学校请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与相关专业老师进行课程培养目标的探讨。明确各个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了解在该岗位工作过程中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然后对完成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比如:文秘专业的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适应的岗位有文员、前台接待等,而作为一个文员,就必须熟悉Windows界面及基本操作能力,能熟練运用排版、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

第二,行动领域归纳。每个岗位都有对应的岗位工作任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职业能力设置教学内容,把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典型工作进行归纳,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比如:文员的日常工作包括文案策划,文案策划需要具备的文档编辑教学情景下的任务有字符的操作、图片的操作、表格的操作及word高级排版等。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是需要在课程设置中进行思考和重构的。

第三,设置学习领域。根据分析的工作岗位任务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将职业能力描述为学习目标,再根据学习目标设置学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设置学习时间,以此来构成一个个学习单元。最后再根据学习单元对教学情景进行设置。

第四,进行教学单元设计。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来设置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学习情景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比如文案策划,需要具备字符的操作、图片的操作、表格的操作及word高级排版等能力。在设置文档编辑教学情景时,授课老师要将这个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成项目或者是项目下的子任务,每个项目是相互联系的,从而保持工作过程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课程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进行设计,既能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也能激发学习兴趣,是一种符合职业教育要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

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计算机专业课堂的变化和创新一定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适应未来人的发展。探究计算机课堂模式的再思考,构建高效的课堂生态,一定是中职教育得以发展的不变话题。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模式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