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上具有极强的优势,其也是学生成长中最为关键的一门学科,在实践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
1前言
核心素養是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其提倡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实现单向知识传授向双向互动的转变,促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知识体验。对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内涵
对于核心素养,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其与全面素养不同,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质是对学生的全面素养中的关键素养进行培养,也就是说核心素养属于全面素养的一部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要契合学生个体发展实际,另一方面还应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要具备时代特征。具体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治观念、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社会和谐、人生价值等方面。
3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3.1结合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全面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工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为方向,明确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探索道德与法治知识。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建设美丽中国》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从“资源环境短缺”的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剖析,并从学生的视角进行思考,让学生可以更加针对性的探索这部分知识。在实际中,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掌握人口及资源环境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意识到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突出问题;②鼓励学生自主收集我国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并指引学生通过自身实际行为来保护资源环境;③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感受到人口、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到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知觉树立计划生育、保护资源环境的思想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我国近几次的本地人口普查统计结果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数据来了解到我国人口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本地生态环境、资源挖掘情况展示出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来感受人口、资源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以此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城市环境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的理解、应用知识。
3.2指引学生在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也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上,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积极的与小组学生进行互动,从而获得更高的道德体会。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法律对我们生活重要性”的探究性活动,在进入课堂后,教师首先将当地近几年发生的一些犯罪事件展现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分析这些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场辩论会,正方辩题是“法律对我们生活很重要”,反方辩题是“法律对我们生活不重要”,让正反方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进行辩论,教师对正反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学生经过辩论活动开展,就会对这部分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知,树立了良好的依法治国观念,同时这一辩论活动还对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法治观念、国家意识、社会和谐、人生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培养,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3.3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是学生在发展核心素养过程中,形成的正确学习观念,其更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由点及面,充分考虑学生综合发展,促进学生核心价值提升,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守望精神家园》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在课前可以收集一些中国古代家庭案例,然后学生思考“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一直提倡家庭、社会和谐,在此过程中礼仪扮演什么角色?”学生经过分析,就会意识到礼仪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是在文化的指引下,中国才能千百年的维持社会、家庭和谐发展,以此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初步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感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4总结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核心素养为指引,积极调整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普绍.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7):102-103.
[2]潘友梅.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变革[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7(11):35-36.
[3]秦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华夏教师,2018(27):66.
作者简介
洪小凤(1985.09—),性别:女;民族 :汉;籍贯:泉州南安;最高学历:本科;单位 :泉州科技中学;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 :初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