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兵 刘玉芳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乡村旅游作为特色旅游之一,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本文以重庆市巫溪县观峰村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进行讨论,分析了观峰村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提出对策。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强调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能有效结合农业和旅游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实施路径。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以获得较多荣誉的巫溪观峰村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具有典型性,为其他地区山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一、观峰村概况
观峰村位于巫溪县古路镇西部,全村辖4个社,共526户、1 508人,是典型的山区村,距离奉溪高速路羊桥坝出口7公里,距离巫溪县城22公里,东接巫溪鱼米之乡羊桥坝,西邻国家森林公园红池坝,交通便捷,生态良好,风光优美,村域面积6.7平方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是我县有名的生态文明村。
观峰村乡村旅游发展较快,2016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创收600余万元。紧紧围绕巫溪县现代农业“1122”工程,坚持“培育大户、典型引路”,因地制宜主抓现代烟草、有机水稻、草食牲畜、马铃薯等特色效益农业。年均种植烤烟5 000亩、创税300万元,初步形成了经营集约化、种植规模化的格局。形成1 000亩高山青脆李、200亩啤酒桃、1 000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和土鸡养殖场地,利用荒山荒地种植中药材2 000亩,林业产值人均达到2 150元。
二、巫溪县观峰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一)生态环境优良
观峰村以农业为主,没有工业等其他污染产业,大多都处于未开发的原生态环境,乡村风景优美。全村耕地面积3 008亩,共有林地7 800亩,森林覆盖率达80%,是休闲娱乐的天然大氧吧,村里最高处海拔1 300米,平均海拔950米,年平均氣温16℃,最高温度不超过30℃,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村内建有观景台、曲桥荷韵、观音庙等景点,村庄绿化较好,村容村貌整洁,环境优美。
(二)乡风文明健康
民俗文化及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较好。一是通过评选“孝德之星”活动,发扬孝德文化,并建设百米孝德文化长廊、孝德坛、集中开展“孝”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建设农耕文化展厅,挖掘农耕文化,打造种植百草园等农事体验活动。三是村民自发组建舞队、文艺队等,节假日在文化广场进行自编自导表演,开展文化旅游节、采摘节、登山节等活动。四是村支两委成立文明旅游领导小组,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文明旅游制度,标识标牌,将文明旅游纳入《村规民约》。五是成立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设置文明旅游监督岗。全村买卖公平,全村85%的农户评上了“十星级文明户”,邻里和睦、乡风文明、礼貌待客、乡风文明健康。
(三)获得较多的荣誉
观峰村立足“诗意山水、孝德观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妇联基础组织建设示范村、重庆绿色新村、重庆市文明村镇、重庆醉美乡村好去处、重庆市最佳休闲避暑乡村、重庆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并连续9年获得古路镇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基础设施较完善
观峰村作为巫溪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乡村,其基础设施较完善,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较好。村内95%的农户都实现了道路通畅,水电方便、有标准的卫生间,便民超市、农民书院人家、光纤入户,移动、联通、电信、广播电视、农村电商、邮政、农业银行金融网点。并重点打造了登山步道、休闲步道、瓜果长廊、生态停车场、钓鱼池、公厕、接待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
(五)乡村旅游开发多样性
一是政府引导积极。巫溪县注入扶贫资金136万元用于乡村酒店的建设改造,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发展高山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二是创新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当地筹资2 000万元,注册成立了重庆市江雅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集体”模式经营,采取合作、联营、入股等方式参与经营,其中村集体以公共设施、乡村酒店以及集体林地入股,村民以房屋、土地、山林等形式入股。三是提高乡村旅游经营集约组织化。观峰村依托乡村旅游共发展起35家农家乐,小微企业52户,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近200人。
三、巫溪县观峰村发展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一)市场宣传推广力度薄弱
经调查发现观峰村乡村旅游大多都是根据亲戚朋友介绍而来,宣传范围狭窄且不够全面,很难达到宣传目的,宣传方式不够新颖,缺乏对项目的精心包装、策划和推介,导致市场辐射能力弱,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主要客源市场局限在巫三角地带。同时,缺少大型的乡村旅游网络和相关的指导经验,导致宣传效果不足客流量少。
(二)投资环境较差,融资渠道窄
观峰村的生态环境气候虽然优良,但渝东北山区内同类旅游资源较多,其资源丰富性、互补性和替代性不强,旅游开发价值不高。“公司+农户+集体”模式虽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远未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乡村旅游发展期间,民众很现实,未在短期内看到投入回报便不再投入,主要依靠政府的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开发建设。
(三)民众综合素质和旅游意识不高
观峰村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大多为当地村民,且大多为中老年人,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不高,接触外界事物较少,思想上难以达到创新点。虽设有文明旅游监督岗和领导小组,但缺乏旅游专业经营管理理念和以及技能培训,导致管理处于较宽松状态,同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一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