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帝大婚欲卖国宝

2019-08-22 04:50西贝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封条内务府编钟

西贝

溥仪大婚,由于宫内没钱,只好打起了《四库全书》的主意,这件事溥仪始终没敢写入《我的前半生》中,因为这是其祖先乾隆皇帝的毕生心血。他仅在书中以曲笔方式写道:“郑孝胥的开源之策,想把《四库全书》运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遭受当局的阻止,把书全部扣下了。”

那么到底是印书还是卖书?事实真相果真如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所说的那样吗?其实完全不是。查看历史记载,可以清楚地得知溥仪在此处撒了谎。经查看郑孝胥原始日记,直到溥儀出宫后,郑孝胥仍有出版《四库全书》的打算,但与溥仪想卖掉《四库全书》是两码事。这也反映出此事引发的社会反响巨大,以及溥仪避重就轻的真实心态。

当时皇上即将大婚钱却不够,溥仪召各位帝师前来研究对策。结果有人出了一个馊主意,办法只有一个字——借。

无奈之下,溥仪只能发话让内务府出面向各大银行和商铺借钱。但明摆着溥仪没有还款能力,谈来谈去,只好拿宫中珍宝当成抵押物,逊清皇室以这种厚脸皮的方式先后向京城各大银行借款百万两银子。

溥仪怎么能钱不紧呢?仅拿“吃”这项来说,自从逊位以来,逊清宫内始终维持过去的“御膳房”。他受西方影响,还建起了一个专做西餐的“番菜膳房”,开支惊人。据说1921年以前,每年宫内平均开支都不少于三百六十万两银子,寅吃卯粮,入不敷出。还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即在溥仪结婚前一年,不算日常花销,仅算内务府的恩赏一项,共计年支出八十七万多两银子。

溥仪既然委托皇叔载涛全权筹办大婚,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按照皇叔载涛的主意,在京城的报纸上刊登广告,出售宫内的国宝《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由乾隆皇帝主持编纂的一套规模巨大的历史丛书,历经多年才完成。择选国内优秀书法人才,先后誊写了整整七套,分别收藏于北京紫禁城、圆明园以及奉天(即如今的沈阳)、承德、杭州等七处。可惜至民国时期,《四库全书》仅剩下四套,此乃真正的国宝。为了防止再发生意外,民国政府遂在1914年把沈阳那套《四库全书》专门押运到京城,小心翼翼地收藏在故宫的三大殿内。

1922年3月的一天,上海《时事新报》和北京各大报纸登载了一则消息:清室准备把奉天版全套《四库全书》以百万元高价对外“出售”。溥仪唯恐这桩生意落空,还特意派了宫内府大臣逐一向驻京各国使馆询问买主。同时,还专门派一位熟悉日本人的皇亲前去日本驻京公使接洽,低三下四地询问日本人愿不愿意购买这套奉天版的《四库全书》。

外人不知,溥仪对宫中珍藏的国宝摸底早就开始了,他曾亲派内务府大臣和几位帝师以及第一位陪溥仪在南海瀛台读书的启蒙太监张谦和,协助查清各宫的奇珍异宝。

溥仪开启国宝封条

据张谦和称,乾隆皇帝去世前,把毕生酷爱的宫中数万件超级国宝集中在一处且打上封条,全部“封藏”于建福宫内,任何人不可擅动。

而溥仪当即让他同赴建福宫,一探究竟。结果,确如张谦和所说,建福宫殿门上贴着厚厚的陈旧封条,多年来纹丝未动。

溥仪下令打开殿门。于是,张谦和领着几个心腹太监小心翼翼地启开了封条,推开门进去一看,殿内专用的收藏大躺柜,尽管尘土老厚,却摆放得十分整齐。几个太监瞧着溥仪的脸色,没敢动手。这是宫内的规矩,皇上没让动,谁也不敢动。溥仪终于发话,开箱。他们发现里面装的都是乾隆皇帝在世时鉴赏过的宫廷珍宝。经清点,仅建福宫一处,各种古玩和珍稀古字画至少有几万件之多,无一不是世间罕见的奇珍异宝,皆可算得上宫内顶尖级的古董。

可以说溥仪此次开启国宝封条,诱发了上个世纪最大的国宝流失案。

溥仪曾指令内务府派人去总统府交涉,请求民国政府把多年拖欠的银子补发,以使大婚能正常筹备。从宫内档案可以查到,民国财政部当时致函内务府略带歉意地解释说:由于民国政府财政实在困难,皇室优待费没能按时拨发,为襄助宣统大婚,特意从关税中下拨十万大洋,其中两万块算是民国政府的贺礼。实际上这十万大洋仍难以弥补溥仪大婚的费用和债务,仅是杯水车薪。于是,溥仪无奈之下,便盯上了《四库全书》。

据说听到清室经济紧张,打算卖掉这套宫藏奉天版《四库全书》,日本公使馆非常重视,当即往日本国内拍了一封电报。很快,日本国内明确指示务必把这套《四库全书》弄到手。紧接着,日本派人跟宫内府进行多次频繁的秘密交涉。

当溥仪为首的逊清皇室打算把国宝《四库全书》卖给日本人的消息披露之时,1922年4月1日,以北京大学教授沈兼士、马衡、周作人等为首的七名教授公开站出来,发表了一份严正声明——《为清室盗卖四库全书敬告国人》,将矛头对准溥仪,“今爱新觉罗·溥仪,竟胆敢私行盗卖与外国人,不但毁弃宝书贻民国之耻辱,抑且盗窃公产干刑律之条文。同人等身属民国国民,断不容坐视不问。兹拟请北京大学速函教育部,请其将此事提请国务会议,派员彻底清查,务须将盗卖主者,向法厅提起诉讼,科以应得之罪”。他们强烈要求把《四库全书》从故宫三大殿内转移至其他地方,以摆脱溥仪的控制。

瞬间,京城媒体掀起了一场“风暴”,本来张勋复辟那次,溥仪就遭到全社会反对,若再卖掉《四库全书》,那岂不成了人民公敌吗?溥仪左思右想,迫于国内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只得放弃了把《四库全书》卖给日本人的打算。

对于这件事,就连当时的军阀也十分愤慨。据《郑孝胥日记》记载,溥仪欲卖掉《四库全书》一事,激起社会公愤,甚至有人公开提出废止溥仪及皇族的《清室优待条件》:“今日报言,吴佩孚言于黎元洪,欲止皇室优待条件……清室闻之大恐。”

溥仪和金编钟传奇

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举办八十大寿庆典,其祝寿之礼是由一万多两黄金铸造而成的金编钟。令人称奇的是,铜编钟历来以大小而定音域不同,可这十六只金编钟大小无异,每个钟内却含不同程度的铜质。这不仅是稀世文物珍品,也是康乾盛世的综合国力象征。

鲜为人知的是,溥仪靠卖《四库全书》筹措大婚费用这一招失败后,又实施了第二招:私下用金编钟等宫中珍宝,向北京盐业银行抵押四十万元。北京盐业银行遂将金编钟密藏在东交民巷保险库里。

猜你喜欢
封条内务府编钟
金石齐鸣话编钟
防贼妙招
了却君王身边事:大清内务府
曾侯乙编钟
电子封条
曾公编钟铭文补说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清季户部筹拨内务府经费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乾隆皇帝的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