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经义
摘要:荀子的管理思想虽然属于儒家体系,但是较之孔、孟等人又有着迥异的方面。本文从荀子对人性的解读出发,通过性、情、欲之辨,理清“心”与“性”为什么要两分的原因。辨识荀子主张“化性起伪”的根由,解释荀子“隆礼重法”的目的,最终勾画出荀子管理思想的内在逻辑路线。为理解荀子管理实践与方法作理论性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荀子 管理思想 内在逻辑 理论研究
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并没有管理学科门类,它原是从西方学科分类中引用过来的科目。虽然没有管理学科类别的划分,但是中国管理思想与理论仍然闪耀着属于它的光芒而無可替代。例如先秦时期的儒、道、法、兵、墨等学术流派,它们有着相同的历史背景,同属一脉的文化源流,又在不同的学术视野与体系的构建下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状貌。儒家学术以其自身的特色,在历史的演进中被淘洗、锤炼、熔铸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与主流。
苟子,名况,号卿,赵国人。是先秦儒家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代表人物,从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文献来看,其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内容包括社会管理、人才管理、行政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如此众多的管理类别与方向,荀子是如何将其融入自己的管理体系的呢?通过研究,笔者认为荀子管理思想的扩展与延伸有一条内在的逻辑线,在这条逻辑思路下,我们能更好更准确地认识诸如“隆礼重法”“礼乐刑政”“王霸兼用”等管理方法与手段的因果与实质。下面我们就来梳理荀子管理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人性分析
荀子管理思想的内在逻辑起点在于人性分析。从宏观层面上说,荀子主张的是人性本“恶”。这和孟子主张的人性本“善”全然相反。荀子在《性恶》篇中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一出生就有利益之心,如果顺应这种本性,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争夺,谦让也就荡然无存了。人一出生就有嫉妒仇恨的心理,如果顺应这种本性,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戕害残杀,忠厚诚信也就不存在了。人一出生就长有眼睛、耳朵,进而喜欢声乐美色,如果顺应这种本性,淫乱就会诞生蔓延,人在社会中应该遵守的礼仪法度也就消失了。如果依顺人的本性发展,这个社会就必将出现争抢、违法、乱纪、越礼等现象,国家最终暴乱而灰飞烟灭。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性诠释,所以荀子的结论是“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是人为的。
二、性情欲之辨
苟子在有了人性本恶的主张之后,又进一步拓展论述,他认为人有性、情、欲三种特质,它们之间互为表里,彼此关照,产生了人的外在表现。荀子在《正名》篇中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这里的“性”是指人的自然本性。“情”是“性”的内容,在常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情”就是喜、怒、哀、乐、悲、恐、惊。所谓“欲”是人和社会、他人、外物发生交集之后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例如我在集市上看见了一件衣服,很喜欢,就想买下来。“我看见这件衣服很喜欢”就是我与外物产生了交感,“想买下来”就是欲。
在上述人性分析中我们已经清楚,荀子主张的是人性本恶。恶是人性的本有状态或者说是天然状态。在这种天然状态下,一旦人与外物发生交感就会产生欲望,欲望推动人去达到他所希望的,于是社会上就有了争夺、嫉妒、杀戮等等现象。正如荀子在《性恶》篇中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昧,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意思是说,眼睛喜欢好看的,耳朵喜欢好听的,嘴巴喜欢好吃的,内心喜欢有钱的,身体喜欢舒适的,这些都是人的自然本性表现。
三、心性可两分
当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诠释了性情欲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后,有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了——既然人的自然状态是“恶”,那人还能教化吗?能管理吗?如果不能,那人性分析的意义何在呢?如果能,且不又违背了人性本恶的原始设定。在这种情况下,荀子又提出了“心性可两分”的概念。
荀子认为,人有“心”和“性”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是可以分开的。人性的本质是恶,而人心的本质是虚空的。换句话说,人性本恶但是人心未必就是恶。那么人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荀子给了一个解释,叫“虚壹而静”。所谓“虚”是指心不会因为已经有了知识而去屏蔽或者拒绝接受新的知识。所谓“壹”是指思想的专一。所谓“静”是指思想的安宁平静。荀子在《解蔽》篇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解释“心”的状态。例如:“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日: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意思是说人是靠心来解道的,心又是靠专心、静心、虚心来解道的。荀子通过对“心”的解释最终要让人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心与性可以分开,人的本性虽然是恶,没有办法改变,但是人的心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而且被人为改变了的心,可以压制人的本性之恶。
四、化性起伪
既然心性可以两分,那么就可以“化性起伪”了。所谓“伪”就是人为的意思,就是用心来战胜人性的本恶。笔者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心”如何战胜“恶”。比如你正在大学读书,寒冬腊月的天气,早上很不愿意起来上课,恋恋不舍温暖的床。因畏惧寒冷而不想起来读书,这是人性的本来面目,是性恶的表现。但是突然你想到了含辛茹苦的父母,他们省吃俭用供你读书。如果自己怕冷偷懒不上课,就辜负了父母的心,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此时就是“心”所产生出来的正能量,于是你爬起来了,拿上书本精神抖擞地上课去了。这个过程就是“心”战胜了“恶”,也就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性仍然是恶的,但是因为心的正能量,人为地将性恶压制住了。这也是中国文化中为什么出现“用心学习”这样的词汇的原因。
能“化性起伪”,其中暗含着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心”是可教化、可改变的。这里又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要把“心”改变成什么样子,才能“化性起伪”呢?荀子把“心”划为了多种类别,例如“知识心”“礼义心”“人心”“道心”等等。其中“知识心”与“礼义心”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所谓“知识心”就是人受教之后认识理解了仁、义、法、正。这属于认知层面。所谓“礼义心”是人具备了“知识心”之后,让认知层面的仁、义、法、正用于自己的为人处世。这属于行为层面。正式因为认知层面的“知识心”与行为层面的“礼义心”相结合,就可以将人性本恶压制住,进而实现了“化性起伪”。
五、隆礼重法
从上诉可知,荀子通过四个方面,在理论上已经阐释了人性与人心的内容与实质。那么如何管理人昵?荀子在管理方法上主张“隆礼重法”。什么是礼?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其意思是说,礼是制定一切法律的总纲,是各种法律条文的纲要。荀子要推行的礼既包括政治法律制度,也包括等级社会制度,还包括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等。换句话说,礼的内涵既包括制度范畴,也包括道德范畴。所以苟子在《修身》篇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见荀子将礼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问题又来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荀子如此看重礼呢?答案很简单,荀子要用礼来教化人心,讓“虚壹而静”的心,变成知识心,仁义心。只有这样才能“化性起伪”,才能达到管理人的目的。
什么是“法”?荀子在《君道》篇中说:“法者,治之端也”。又在《富国》篇中强调:“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其意思非常明确,法是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的东西。那么荀子为什么在“隆礼”之后还必须“重法”呢?答案也很简单,因为人性本恶,当礼教化不了人性,就只能用法来强行制裁。教化与刑罚是管理的两种手段,它们相互相成。所以荀子在《成相》篇中说:“治之经,礼与法”。
六、内在逻辑
有了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用一副图来勾画荀子管理思想的内在逻辑:
从上图可知,荀子管理思想的内在逻辑就是从分析人性出发,在认定了人性本恶的前提下,将“心”与“性”分开,并诠释了“性恶”但“心”未必恶的理论主张。在管理方法上用“隆礼”教化人心,进而实现“化性起伪”,用“重法”压制人性之恶,辅助“化性起伪”,最终实现管理的目的。
理清了荀子管理思想的内在逻辑,再看荀子的各种管理方法就会迎刃而解了。例如在社会管理方法上,荀子主张“礼乐刑政”和“王霸兼用”。这里的“礼乐”与“王道”都是指儒家的礼义教化。它是用来治“心”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化性起伪”。而“刑政”与“霸道”是指法家的严刑峻法。它是用来治“恶”的,目的是为“心”能实现“化性起伪”作支撑的。李德永先生在《荀子——公元前三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一书中说,荀子主张“礼乐刑政”“王霸兼用”是融入了法家的管理思想。在笔者看来,与其说这是一种法家管理思想的融入,还不如说这是荀子管理思想内在逻辑所产生的必然管理方法。再例如,《荀子》一书,共计三十二篇,其中大部分都在讲一个领导者如何修身。这固然是继承发扬了儒家学术以“修身”为主的传统,但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荀子管理思想内在逻辑,因为人性本恶,心性又可两分,只有管理者本身的修养高了,“心”才能变成知识心,礼义心,才能“化性起伪”,最终才能实现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