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珍
(广东省汕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 汕头 515041)
此次研究通过对瘢痕子宫后再孕引产孕妇,采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引产,结果如下: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60例瘢痕子宫后再孕引产孕妇,分成两组,每组30例。取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引产的是观察组,择单纯性利凡诺引产的是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所有孕妇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宫内感染、全身急性病以及胎盘附着于子宫瘢痕组织等不能耐受引产者。孕妇在入院时,对其血、尿常规以及血、白带常规生命体征、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指标实施检测分析,确保各项指标均正常。子宫下段厚度等于或者是大于4 mm,且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宫内妊娠。其中观察组孕周13~26周,年龄为(24~42)岁;对照组孕周12~26周,年龄(23~43)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择单纯性利凡诺引产。在入院当天,给予孕妇100 mg的利凡诺注射进羊膜腔内。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利凡诺结合米非司酮引产。患者入院开始即可每天口服米非司酮,50 mg/次,2次/d,连续温开水吞服3 d,每次服药前后空腹2小时,第四天开始加上利凡诺治疗,方式为100 mg羊膜腔内注射,在产程宫口开1 cm时,需要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安定10 mg。
对比两组应用之后的效果。记录下所有孕妇的用药情况;入院时的产次、孕次、年龄、孕周;引产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产程进展、产后出血量及引产后腹痛情况;和前次手术间隔时间,以及造成子宫瘢痕手术的方法和种类。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主要分析孕妇引产中的所得数据,检测标准为是0.05,计数资料实施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的胎盘胎膜残留率显著较低(P<0.05),而胎盘滞留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引产之后的腹痛情况,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发生率明显偏低,对比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发生不良事件率[n(%)]
相较于产后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两组孕妇之间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对患者实施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分娩及宫缩发动时间均显著较短,因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8h内,对照组的分娩率是83.33%,观察组是5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对比两组应用之后的效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的胎盘胎膜残留率显著较低(P<0.05),而胎盘滞留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对照组发生子宫破裂3例(10.00%),对比两组引产之后的腹痛情况,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显著较低,因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产后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两组孕妇之间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对患者实施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分娩及宫缩发动时间均显著较短,因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8 h内,对照组的分娩率是83.33%,观察组是5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2 比较两组孕妇引产结局
综上所述,针对瘢痕子宫后再孕引产孕妇,采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引产,可加快孕妇康复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即生活质量,显著减少患者的引产时间,具有安全性高且并发症减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