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分析

2019-08-22 08:49:26曹东明韩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15期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左心室

曹东明,韩莉

(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 超声科,海南 文昌 571321)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程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结构重塑代偿性肥大、脑出血、阵发性心房颤动等,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比较常见,尤其是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1]。我国在近几年有更多的人群患上高血压疾病[2]。由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出现动脉栓塞和血流动力学紊乱的风险增加,严重时可造成死亡,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3-4]。为了解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本文对该病患者的心脏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在140 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在90 mmHg以上,同时经过心电图检测确诊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肌病和风湿性心脏病等患者。选取同期的单纯高血压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采用本院现有的GE VIVID E9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扫描速度为50 mm/s,频率为2.5 MHz,以患者的左心室为长轴,按照M型进行连续扫描,检测患者的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左室后壁(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Dd)。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患者的血流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二尖瓣舒张期时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A),进行测量,计算出二尖瓣的E/A值。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n =108)

1.3 观察指标

左 房内径(left atrial dimension,LAD)、LVDd、室间隔/左室后壁(IVS/LVPW),以及二尖瓣的E/A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典型病例E/A见图1、2。观察组的LAD、LVDd大于对照组,二尖瓣的E/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IVS/LVP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图1 观察组患者,男性,52岁,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二尖瓣E/A为1.29

图2 对照组患者,男性,55岁,单纯高血压,二尖瓣E/A为0.59

表2 两组患者心脏超声结果比较 (n =108,±s)

表2 两组患者心脏超声结果比较 (n =108,±s)

组别 LAD/mm IVS/LVPW LVDd/mm E/A观察组 41.26±6.28 1.12±0.18 45.16±13.75 0.81±0.22对照组 31.68±3.89 1.09±0.05 41.36±12.59 0.61±0.13 t值 13.477 1.669 2.118 8.134 P值 0.000 0.097 0.035 0.001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尤其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数量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5-6]。心房颤动是心内科的多发病,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有学者通过统计调查分析表明,相比健康人群来说,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发生心房颤动的概率更高,可能是由于高血压患者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变化所导致的[7-8]。从该院近些年接诊的情况来看,心房颤动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80岁左右的人群发病率最高[9]。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患者在心房颤动时,激动频率极大的提高,可以达到300~600次/min,而且会伴有心跳频率加快等,能够达到100~160次/min,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心房有效收缩,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10-11]。因此,必须对心房颤动给与足够的重视,由于高血压患者体循环动脉压长期处于增高状态,舒张压降低的概率较大,而左心室发生代偿性肥厚的概率较大,继而使患者左心房发生形态学和生理学的重构,这些变化会导致患者心房不同部位的传导延缓,以及心房肌细胞的不应期缩短等,出现心房电活动异常,导致患者的心房扩大[12-13]。由此可以看出,阵发性心房颤动成为心内科的常见并发症,具有病理上的原因,要想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必须加强临床早期的诊断和预防,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心脏超声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比较LAD、LVDd,对照组小于观察组,而E/A低于观察组,两组IVS/LVPW的比较无差异,而E/A的比值不超过1,这说明在舒张功能方面,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效果更佳。同时也表明,患者患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时,会改变患者的心脏形态以及结构,同时对患者心房形态学的重建和生理指标的改变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的左心房扩大是心房颤动的重要原因,也是心房颤动的结果,两者互为因果。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全身或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由于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是折返,而心肌间质是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外的机制是胶原,生成和降解的速度相同,保证内环境的稳定,当胶原生成速度较快时,会就会导致心肌纤维化,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会加快心肌间胶原的生成。由此可以看出,高血压患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左心房的扩大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将来的研究应该从这方面着手。临床治疗中,首先要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对合并症患者对症用药,临床一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来治疗,对减轻心房颤动具有较好的疗效,适合在临床慢性疾病的治疗中作为参考。

心脏超声是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重要方式,通过心脏超声诊断,能够看到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变化,以及相应的生理学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有研究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发展为慢性心房颤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该病进行预防。单纯性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超声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可以用心脏超声进行诊断,以便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检查中,能够直观的看到患者心脏形态学结构的变化,以及相关生理指标的改变,临床诊断中,医生应该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这些变化,并给与足够的重视,在高血压患者出现症状的早期服用高效的降压药物,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防治左心房的扩大,继而避免阵发性心房颤动。

猜你喜欢
阵发性心房左心室
神与人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房破冰师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左心房
戏剧之家(2018年35期)2018-02-22 12:32:40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0
花开在心房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基于改进多尺度ASM和非刚性配准的4D-CT左心室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