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
【摘 要】安徽是明、清时期中国戏曲的摇篮之一。“徽班进京”成功之后,安徽的地方戏曲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有关宿州戏曲有史可查的史段,也就是从清代末期开始。其中就包括以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为主源的宿州地方戏曲:泗州戏、淮北梆子戏、坠子戏、淮北花鼓戏。其中,泗州戏为宿州地方戏曲品种中的代表性剧种,该剧种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关键词】泗州戏 ;演變;民间小调;折子戏;泗州戏剧团;泗县泗州戏剧团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3-0032-01
安徽省“徽黄庐泗”四大剧种之一的泗州戏,20世纪50年代前被称“拉魂腔”。它发端于江苏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形成于宿州泗县,逐步发展流行于黄淮海广大区域,是一种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板腔体剧种。泗州戏的发展成熟,大体经历了初创阶段(民间小调)、成形阶段(小戏)、成熟阶段(泗州戏)三个过程。
一、泗州戏的初创阶段
说唱——以太平歌、小篇子为代表的民间小调阶段。据老艺人传言,早在十七世纪清朝乾隆年间,江苏东海连云港地区,曾经有过姓张的等几位农民爱唱民间小调。唱的内容都是期盼民间太平、粮食丰收一类。演唱的歌调一种称为太平调,一种称为猎户腔。后来不断有人编出了具有简单人物故事的“小篇子”“小段子”进行演唱。这种歌颂“太平”“丰收”的“小段子”“小篇子”形式的民间小调,令听者废食忘寝,赶场听看,好像魂被拉引去了,故又被称为“拉魂腔”。后因连年灾荒,张姓农民在海州一带串门卖唱,逐步发展为淮海戏;姓葛的农民流浪于徐州,临沂,枣庄一带,逐步发展为柳琴戏;而一位邱姓农民逃荒来到安徽泗县一带传艺卖唱,逐步发展成为后来的“拉魂腔”。由于泗县古称泗州,“拉魂腔”又有“泗州调”的叫法, 1952年政府有关部门将“拉魂腔”正式定名为泗州戏(《中国戏剧音乐集成·安徽卷》579页)。
二、泗州戏的成长阶段
小戏——简单角色出现、草台班子出现,职业性戏曲班社出现。清朝末年,泗州戏已由单独“串门”演唱形式发展成为结社联袂演唱,有人演男青年,有人演女青年,有人演出丑的。俗唱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出现了原始型的职业性演出班社,俗称“草台班子”。班社人数不多。但是一专多能,每一个人兼演数个角色。演出的服装,只有简单多用的长衫、礼帽、髯口、腰包等,更换一件衣服就是一个角色,方便灵活又省钱。后来,由于班社不断发展壮大,泗州戏演员就有粗略的行当之分了,如小头(花旦)、大头(青衣)、大生(须生)以及小花脸(丑)、大花脸和毛腿子(净)等。稍后,他们就演出了一些生活小戏和连本戏中的折子戏,如《打干棒》《小书房》《三击掌》《小花园》等小戏让人们听得津津有味,魂不守舍,在黄淮大地,民间到处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从东庄到西庄,要听还是拉魂腔”;泗州戏摄人魂魄的艺术魅力奠定了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深厚群众基础。
三、泗州戏的成熟阶段
泗州戏由乡村进入城市——专业剧团、代表性剧目的出现。20世纪20年代以后,泗州戏中较大班社出现,泗州戏也开始进入城市演唱。这时,艺人们就从兄弟剧种和曲艺中不断汲取营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剧目内容和唱腔曲调进行丰富充实和创新,使泗州戏的唱腔(特别是女声)更加悠扬、委婉,动听。演出剧目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不断升格。同时,各个行当的演员也都具有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和技艺绝活。如小行头的《四平山》《八盘山》;青衣的《樊梨花点兵》《奏雪梅吊孝》;老旦的《英台劝嫁》《小鳌山》等。
20世纪50至70年代,宿州市泗州戏剧团的演出活动异常活跃,并在国内重大戏曲调演比赛中获奖:1956年,《闹菜园》《女社长》两戏参加省首届戏曲会演,周凤云获表演一等奖,王宝莲、陈明春获表演二等奖,刘乐三获音乐改革二等奖,张立本、张圣贤获表演三等奖;1957年4月,剧团带优秀传统剧目《三踡寒桥》《四告》《思盼》《樊梨花下龙山》《拾棉花》等,首次进京汇报演出。1958年,演员蒋荣花、乐队队员张立新、张克俊三人赴上海电影制片厂参加拍摄泗州戏《拾棉花》;1959年8至9月份,《拾棉花》剧组参加庆祝建国十周年演出团,公演于上海、北京、天津、济南、合肥等地;1960年3月,派演员任士凤参加省慰问团赴福建前线慰问,同年又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慰问;1975年7月,《深山问苦》进京参加全国调演。1979年1月,《摔猪盆》参加省文艺调演,获创作一等奖,张立新、王凤获音乐设计一等奖,荣爱坡、苏婉琴获表演二等奖,王晓东获导演二等奖,毛徐菲等获舞美设计三等奖;同年五月,再次进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演出三等奖。
后来泗州戏市、县两级专业剧团出现,民营业余剧团也活跃了起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宿州市县泗州戏演艺团队行当齐全,设施,设备逐步完善,演员阵容不断壮大,涌现出了李宝琴、马方元、蒋荣花、荣爱坡、陈若梅、李书君、陶万侠等著名泗州戏表演艺术家,剧目演出在省、市乃至国家的多次文艺调演中屡屡获奖,影响波及全国。至此,泗州戏历经了200多年的风雨,已趋于成熟,形成了一个影响遍及全国的优良剧种。
参考文献:
[1]中国戏剧音乐集成·安徽卷.北京出版社,1992年.
[2]完艺舟.泗州戏浅论.安徽省艺研所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