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目的:分析醛固酮瘤、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评价。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醛固酮瘤患者)和对照组(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型患者),各10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腺瘤切除术或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醛固酮瘤患者、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型患者通过实施腺瘤切除术或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其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关键词醛固酮瘤;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特征;预后
研究显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病率逐渐升高,为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以高血压、高醛固酮为典型临床表现"。研究显示,高血压人群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病率在20%左右,同时部分研究显示,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率不断增高,而早治疗、早诊断十分重要叫。因此,笔者对醛固酮瘤、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癥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和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醛固酮瘤患者)和对照组(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型患者)。观察组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30~80岁,平均(55.01±1.15)岁。对照组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龄31~80岁,平均(56.11±1.2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腺瘤切除术或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8个月。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治愈率。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取SPSS2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1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近年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病率不断升高,不仅影响人体水电解质代谢平衡,还导致低钾血症和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其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回。腺瘤切除术或单侧肾上腺切除术为治疗单侧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方式,其目的不仅仅在于纠正人体低钾血症和高血压,还能治疗异常醛固酮分泌而导致的肾脏损害和心脑血管疾病等4。
醛固酮瘤患者生化指标异常和自身临床表现与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型患者相比,不仅典型且较为明确'。醛固酮受体主要存在于血管平滑肌、肾脏以及心脏,易和过度分泌的醛固酮结合,使相应靶器官发生损害。本次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并非所有患者均采用AVS用于最终分型诊断中,只有部分患者拥有完整的颈动脉彩超资料和术前头颅CT资料,导致术后随访过程中缺乏完整靶器官损害资料,无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靶器官损伤恢复情况进行评估16-8。
综上所述,对醛固酮瘤患者、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型患者实施腺瘤切除术或者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洪运,李平,沈山梅等.肾上腺静脉采血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2):3291-3296.
[2]李启富.对CT和血钾在预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中的意义的评述[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34(6):531.
[3]田烁,俞芳,刘阁玲,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各项诊断筛查方法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2926-2927.
[4]张莹宵,谭建宇,程庆丰,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方法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38(5):325-328.
[5]马建强,于雪冰,衡卫军,等.醛固酮瘤、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对比分析[J].山东医药,2018,58(43):68-70.
[6]郝岩,李平,戴欣珏,等.立卧位试验及卡托普利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中的应用及评估[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12):1040-1043.
[7]蒋怡然,王卫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中国的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34(9):717-720.
[8]刘小宁,蔡军,马文君,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9);836-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