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池,谢明,郑佳,姜珊,李娜,肖洪贺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蛤蚧是常用的名贵中药,应用历史悠久。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明确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geckoLinnaeus的干燥体[1]。但现代临床应用品种与古籍记载应用品种有所不同,古籍记载中所用的蛤蚧外观及性状与现代应用的壁虎科动物蛤蚧有较大差异,如《本草纲目》中记载“背绿色,上有黄斑点”[2],而现在常用的《中华本草》中记载:“体背灰黑色,布橘红色圆形斑点”[3],其中分歧有待探讨。此外,关于蛤蚧的毒性的记载:一曰无毒(如《日华子本草》[4]);一曰有小毒,其毒在眼(如《开宝本草》[5]),此异处需要进一步考证。为了明晰蛤蚧在史料及现代文献中的记载,本文对古代文献中关于蛤蚧产地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方面介绍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蛤蚧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本草学依据。
蛤蚧一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雷敩曰:“若雄为蛤…雌为蚧”[6],可见当时“蛤蚧”一名已初具雏形;后唐《海药本草》、宋代《开宝本草》中均记载其名为“蛤蚧”;《日华子本草》中记载一名曰“蛤蟹”[4],该名由“蛤蚧”一名传播记载过程中的音异而来;明代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蛤解因声而名,仙蟾因形而名。岭南人呼蛙为蛤,又因其首如蛙、蟾也。”可知因鸣声得名蛤蚧,因外形得名仙蟾[2];而当代《中药志》中因其外形像壁虎且大而记名为“大壁虎”[7];《广西中药志》中名称记载更为多样,如“蚧蛇、德多、握儿、石牙”[8],其中“石牙”一名因蛤蚧栖息于山岩、石壁、裂缝中而得来。总体而言,历史上关于蛤蚧的名称记载虽然多样,但应用度最广的仍是其蛤蚧本名,且其他名称多根据其本名与外形引申而来,当代除本名外,对其称呼也多用“大壁虎”。
蛤蚧首载于南北朝时期雷敩所著《雷公炮炙论》,但书中对其记载不详,并未对其产地、形态等方面加以阐述。目前可查的与其产地相关最早的记载为宋太祖开宝年间的《开宝本草》:“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树间”[5]。此外,《海药本草》中记载:“生广南水中,有雌雄,状若小鼠,夜即居于榕树上”[9];《本草图经》中记载:“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木间,今岭外亦有之”[10];《本草纲目》中记载:“多居木窍间”[2];《本草从新》亦有记载:“出广南”[11],由此可以看出蛤蚧生长于岭南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云南等省。
然而经过现代考察研究发现,现代应用的蛤蚧有红点蛤蚧与黑点蛤蚧两个品种。黑点蛤蚧背部呈灰黑色或灰黄绿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正品[12],产于东南亚地区,但由于黑点蛤蚧资源匮乏,现在国内外临床应用多为鬣蜥科动物蜡皮蜥,即背部呈砖红色斑点的红点蛤蚧,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经查证,所有古籍中收录记载的药材蛤蚧性状显示均为黑点蛤蚧,因此本文考证的动物药蛤蚧全部为黑点蛤蚧这一品种。
关于蛤蚧性味归经的主流本草记载较为一致,无太大差异。有关“性味”的记载大多为咸、平;毒性记载偶有差异,多为有小毒或无毒,有小毒者常记述“其毒在眼”,而其他部位无毒。归经方面大多归肺经和肾经。《海药本草》和《日华子诸家本草》中记载:“无毒”[4,9];《开宝本草》记载:“味咸,平,有小毒”[5];《本草品汇精要》中记载:“味厚气薄,阴中之阳,臭腥”[13];《本草纲目》中记载:“味咸,平,有小毒”[2];《本草汇言》中记载:“可升可降,入手太阴,厥阴经”[14];《本草经疏》中记载:“入手太阴,足少阴经”[15];《黄元御医书全集》中记载:“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肝经”[16];《本草从新》中记载:“咸,平”[17];《本经逢原》中记载:“甘,咸,温,小毒”[18];《本草再新》中记载:“性热,有微毒,入心、肾二经”[19]。现代文献与古代记载相同,《中华本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20]的记录均为:“味咸,性平……归肺、肾经。”由于古籍中大多记载蛤蚧的眼部有毒性,因此使用时常会“去头、足”,但现代实验证明,蛤蚧的头、足、眼均无毒性反应[21],这说明蛤蚧“有毒”这一说法并无确切依据,在炮制或服用蛤蚧时是否需要去头足应慎重。蛤蚧的性味归经及毒性记载见表1。
蛤蚧味咸,性平、温,有软坚泻下,利水渗湿的作用;归肺,肾经,因此功效多针对治疗肺部疾病及肾部疾病。《日华子诸家本草》中记载:“下石淋,通月经,治肺气,疗咳血”[4];《开宝本草》中记载:“主久肺痨传尸,杀鬼物邪气,疗咳嗽,下淋沥,通水道”[5];《本草衍义》中记载:“有功,治久嗽不愈。肺间积虚热,久则成疮,故嗽出脓血,晓夕不止,喉中气塞,胸膈噎痛”[30];《本草纲目》中记载:“久嗽肺痈(肺积虚热成痈),久嗽不愈,咳出脓血。喉中所塞,胸膈噎痛…喘嗽脸肿(或兼有四肢浮肿)…”[2];《海药本草》中记载:“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9];《本草从新》中记载:“补肺润胃,益精助阳,治渴通淋,定喘止嗽,肺痿咯血,气虚血竭者宜之。(能补肺、益水上源。时珍曰:‘补肺上渴、功同人参、益气扶羸、功同羊肉’。)咳嗽由风寒外邪者勿用”[11]。可见,蛤蚧主要具有益精助阳、补肺益肾、止咳定喘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血、消渴、肺痨热痈、肺肾不足、气虚血竭、阳痿遗精等症。由于蛤蚧治疗肺肾两虚、虚劳咳嗽、气喘咳血、因此外感风寒、阳虚火旺等证不宜服用。
现在市场含有蛤蚧的中成药主要有蛤蚧酒、蛤蚧定喘丸、蛤蚧大补丸等,侧重于蛤蚧的益精助阳、定喘止咳功效。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药事业在国家得到大力扶持,蛤蚧的化学成分得到进一步明确,新的药理作用也在不断被发现。蛤蚧除具有补肾助阳、止咳定喘功效外,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性激素样作用,抗骨质疏松[31]、降低血糖、抗炎抗衰老[32]等多种药理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显示出良好治疗作用。
蛤蚧一般在夏季至秋季(5—9月)间捕捉。捕捉方法常用以下3种:1)光照法:晚间趁蛤蚧外出觅食时,用较强的灯光照射,蛤蚧见强光立即不动,即可捕捉;2)引触法:用小竹竿一端扎上头发,伸向石缝或树洞中引触,蛤蚧遇发咬住不放,即迅速拉出,捕入笼中;3)针刺法:在竹竿上扎铁针,乘蛤蚧夜出时刺之。捕后将其击晕,挖去眼球,除去内脏,用竹片撑开胸腹腔,用纱布擦干血液。然后用两条扁竹条将四肢平行撑起,再用长于蛤蚧全身二分之一的扁竹条将头尾轻轻撑直,用文火烘干,将大小相同的两只合成一对,用线扎好[33]。
表1 蛤蚧的性味归经及毒性记载
注:—表示书中未注明内容。
捕捉蛤蚧时尤其要保护好蛤蚧尾。《开宝本草》中记载:“最护惜其尾,或见人欲取之,多自啮断其尾,人即不取之。凡采之者,须存其尾,则用之力全故也”[5]。《海药本草》中记载:“俚人采之,割腹以竹开张,曝干鬻于市。力在尾,尾不全者无效”[9]。这些文字表明蛤蚧的药效在尾,用时宜取全尾入药。现代研究有人发现,蛤蚧尾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蛤蚧体,从化学成分角度为“力在尾,尾不全者无效”的说法提供了科学依据[34],但另有研究表明蛤蚧身与蛤蚧尾具有同等功效。有学者曾就蛤蚧身和尾的提取物对动物的细胞免疫功能、血糖、抗缺氧能力进行实验对比,发现蛤蚧的身和尾均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一定程度降血糖的功效,但并不能增强实验小鼠的耐缺氧能力,且蛤蚧身和尾的药效作用无显著差异[35]。
蛤蚧的炮制方法相对多样,不同的炮制方法用于发挥不同的功效,治疗不同的疾病,但可知酒炙、蜜炙多用于止嗽补虚。如:《雷公炮炙论》采用酒炙法炮制:“如斯修事了,用酒浸…于火上缓隔焙纸炙…取蛤蚧于瓷器中盛,于东舍角畔悬一宿,取用,力可十倍…”[6];《日华子诸家本草》用蜜炙:“治肺气,止嗽并通月经,下石淋及治咳血……以酥炙用良(或用蜜炙)”[4]。《本草衍义》中用慢火煮以治疗肺部虚热劳嗽并通月经,下石淋及治血:“蛤蚧、阿胶、生犀角、鹿角胶、羚羊角各一两;除胶外,皆为屑,次入胶,每服用河水三升,于银石器中,慢火煮至半升,滤去滓,临卧微温细细呷,其滓候服尽再捶,都作一服,以水三升,煎至半升,如前服”[30];《本草纲目》中记载用蜜与酒炙:“一雌一雄,涂上酒和蜜,炙熟,加紫团人参半两,共研为末,化蜡四两,和作六饼,每煮糯米稀饭一碗,投入一饼搅化,乘热细细吞服”治疗久嗽肺痈[2];《海药本草》中记载治疗“肺痿上气,咯血,咳嗽……宜丸散中使。凡用炙令黄熟后捣,口含少许,奔走”[9];《本草从新》也采用蜜炙或酒浸焙,“洗去鳞内砂土及肉毛,酥炙或蜜炙,或酒浸焙”用于治疗咳嗽与面部浮肿:“喘嗽面浮,法制一对,三五钱,化蜡四两,和作六饼,每用一,化糯米薄粥内,热呷”[17]。
此外,蛤蚧在古籍文献记载的应用中常出现“取一对”“取一雌一雄”之类的记载,据推测可能是因为捕捉蛤蚧时“两相抱负,自堕于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分劈,虽死不开”[18],炮制时也是将大小相同的两只扎成一对。因此应用时为方便处理,直接取一对应用,同时,该应用符合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中的“阴阳互根互用,相互转化”的特点,用以治疗男性阳痿遗精的疾病。
蛤蚧作为我国名贵中药,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和悠久的应用历史,本文就古代本草文献关于蛤蚧的名称、产地、基原、性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炮制加工等方面的记载进行了梳理,我国传统正品蛤蚧产于广东、广西等岭南地区,归肺、肾经,味咸,性平,有治疗遗精、虚劳咳嗽等病的作用。由于资源匮乏等原因,现代临床应用多为红点蛤蚧。此外,古籍中关于蛤蚧的毒性的记载存在一定分歧,需要进一步药理毒理实验加以论证。本文仅对蛤蚧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考证,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动物药采集受到天气、季节、动物自身因素的影响,实地考察难度较大,这也是限制动物药考证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