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

2019-08-20 02:15赵影
祖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戏剧教学小学英语教学融合

关键词:戏剧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融合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反思了目前英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学中过分重视语言符号记忆、语言规则记忆、句型的机械操练,忽视了学生在内化知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心里特征及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课上处于被动的状态,缺乏学习兴趣。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情感、学生的互动学习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为了改变如今的应试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不囿于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亟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以教师掌控的课堂改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本文就戏剧教学法的概念、理论依据、戏剧教学法的优势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将戏剧教学法与英语课堂进行融合进行浅析。

一、戏剧教学法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戏剧”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可被理解为以英语、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形式。戏剧教学是指教师巧妙的将戏剧融入课堂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戏剧活动,如想象、角色扮演、模仿、图片表演等运用戏剧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的在戏剧中习得知识、提升兴趣和发展能力。Good-man的全语言学习理论强调语言是以其整体性而存在的,而不是以语音、词和句子的单独形式而存在的;语言的学习也是完整的,语言的学习应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语言实践中逐渐建构起来。英语戏剧的学习和英语依托于语境,在语境中感知、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语言的学习是依托于语境,理解、探究、建构语言意义的一个过程。英语戏剧教学法的魅力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及在语境中整体掌握语言的良好机会。戏剧能够为我们提供语言运用的丰富语境,让我们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感知语音语调、获得语言知识。经过反复的读背台词,在实践中形成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二、戏剧教学法的优势

戏剧是以英语、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形式,以多种表达方式来实现效果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语言及身体语言等多维度获得体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领悟。根据教师设计的不同场景,根据学生的特长将角色分配给学生,通过表演不同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大脑发展,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专注力以及语言能力。将戏剧与英语教学相融合,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丰富内涵、领悟人生哲理以及培养其团队精神;通过戏剧中人物情感的抒发,能够培养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对学生未来的人生都是大有益处的。

(一)增加互动机会

在情境中进行对话是戏剧的特性,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戏剧的学习和呈现需要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程曾经提出过: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幸福感取决于它的参与度。戏剧课程要求学生有极高的参与度,教师在课上也会给学生足够多的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如此看来,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交流与合作,在增加学生交流和互动的机会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學生的幸福感。

(二)提高自控能力

戏剧的表演需要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的体会主人公的情绪,这就要求学生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去表达故事中主人公应有的情感。情绪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过我们平时的课程很难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控制能力。通过剖析以及体验戏剧中主人公的开心、难过、沮丧、愤怒等复杂的情绪,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人物心情,同时也更加了解自己、控制自己。

(三)提升自信心

戏剧是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抒发情感的,这样大胆而夸张的动作需要勇气,当学生克服胆怯,成功的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己,破茧成蝶,将他们最美的一面展现在别人的面前,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

(四)体验生活

教师可以将故事中的情节演绎到现实生活中,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索未知的结局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可以丰富故事情节又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果你的小伙伴儿和你有矛盾了,你有几种解决方案?别人需要你的帮助,你怎么去做?房间乱怎么办?设置的每一个场景都要学生自己去发探索如何在戏剧中表现出来,这样的做法正确与否完全不要回答,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得到答案。

(五)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

好动爱玩、追求趣味性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如果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天性,我们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就会有所保障,教育目的也会得以实现。学生的学习需要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单靠有意注意,支撑学习会引起疲倦,难以持久。在戏剧教学中,表演者的肢体语言、表情、语音语调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戏剧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选择戏剧剧本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戏剧教学过程中,活动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整个活动的策划对于课程的有效开展是一种良好的铺垫。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剧本的选择要注重考虑学习者的兴趣点,教师的年龄要比学生年长很多,代沟肯定是存在的,所以教师感兴趣的类型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类型。使用戏剧教学法,要求学生的积极性要高,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很容易事与愿违。所以考虑学习者的兴趣点是很重要的,选择剧本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建议。其次,剧本的英语水平要与学习者相匹配。我们平时在书本上学习的英语都是书面语,与剧本中口语化的英语大有不同。所以在选择剧本的时候,要选择学习者感兴趣的以及与学习者语言水平相匹配的剧本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教师角色定位

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戏剧增添了很多色彩,也会让戏剧的排练更加顺利。首先,教师是戏剧课堂活动的指导者。所以,在使用戏剧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课堂中,教师的参与是很重要的。教师是将戏剧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将戏剧教学法与小学英语教学相融合的实践者;其次,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戏剧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魅力很大,戏剧既是人们丰富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流露人們内心世界的泉源。戏剧的魅力如此之大,也需要表演者强有力的语言功底和表演才能,当表演者的语言表达不到位或者表演不到位时,可以求助于教师的帮助,此时的教师作为戏剧教学的参与者参与其中的;第三,教师是课堂氛围的协调者。戏剧教学法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又要细致到每一个角色的培养,不免有时会不断重复,导致学习者心烦、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够集中。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细致入微的去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并采取行动协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保持高昂的兴趣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三)合理分配学生角色

戏剧表演的完成,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以及特点进行分配角色。比如性格比较内向、沉稳,但是对事物的注意力比较集中的学生,做事会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这样的学生可以安排类似于唐僧的角色;性格活泼好动、表情多变,语言和行动比较敏捷,但是注意力统一分散、情绪不够稳定,这样的学生适合安排孙悟空这样的角色。合适角色的选择,可以使小学英语课堂氛围得到巩固。

(四)有效指导英语短剧的排练

小学的学生还处于低年级,所以英语短剧的排练还需要得到教师指导和监督,教师的指导要注重学生对角色的认知情况和英语表达能力方面进行指导。通过排练英语短剧,可以开动学生的脑筋、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英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将戏剧融入英语教学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和思维、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情感、学生的互动学习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戏剧教学法与应用课堂相融合,能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丰富当前英语课堂、还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表演平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鸿雁.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引入戏剧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6,(30):86-88.

[2]张磊.论戏剧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7,(12):241-241.

[3]任海燕.戏剧教学法在法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1):21-22.

(作者简介:赵影,硕士,单位: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新慧谷学校,研究方向:外语教师发展与二语写作。)

猜你喜欢
戏剧教学小学英语教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英语戏剧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
入乎剧境 精于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