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云平台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2019-08-20 02:20王磊磊
中国教师 2019年8期
关键词:智慧班级信息化

王磊磊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公共存储、计算、共享带宽、安全认证及各种支撑工具等通用基础服务,支撑优质资源全国共享和教育管理信息化。”自此,建设“教育云”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就逐步成为业内的共识。

辽宁省锦州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于2017年12月29日正式上线,平台由科大讯飞承建,借助这一平台,真正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教育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信息化应用快速普及。平台汇集各类教师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资源,并以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为契机,广泛征集本地资源,有计划地丰富了教育城域网资源库。视频会议、教学评估、网络阅卷等功能已开始试用,从而逐渐实现了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一、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

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建成,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利用教育云平台,教师在备课、上课及课后活动实现了跨越式的变革。教育云管理平台可以反映出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及进步状况,为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了有效监测和反馈。教师可随时发现自己所教班级在整个年级中的实际状况,从多角度、多方位对班级进行综合教学质量分析,及时了解和分析班级在整个学业阶段的教学质量变动状况。通过对知识点的分析,可随时了解教学目标达成度,对教师而言,可以减轻工作负担,科学分析诊断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1.在线备课

智慧教育云平台为教师提供了突破时空限制的个性化电子备课系统,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网络终端登录并访问教育云的教育数字资源库。以前制作教学课件的方式非常呆板、复杂,制作起来又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若从网上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又常不尽如人意,而现在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备课模板,轻松整合优质资源,自动生成具有自己风格的电子教案,实现个性化的备课和授课。

例如,在进行《济南的冬天》备课时,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把自己所需要的与济南相关的视频、图片、动画、音频、文本等素材直接从资源库拖曳到电子教材中,生成不同的图标,在教学时随点随用,减去了传统的课件制作过程。同时,该电子教案可以存储在教育云中,教师离开学校、离开家庭,改变上网地点后,随时可以登录,并进行再次撰写,在课堂上使用自己的电子教案授课。

在教育云的教育数字内容资源库中,拥有众多教师提供的“教案”。教师可以自由选择电子教案,参考、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高效组织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增强教学过程的展示效果。

2.课堂授课

教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其次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一支粉笔上的课堂将本来十分精彩的文学作品变得索然无味。移动电子书包的使用,让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面貌,力求还原语文课堂的“趣、活、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同样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充满激情、富有活力的课堂。

例如,教授《白杨礼赞》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西北高原的壮美风光。教师让学生自己上网搜集资料,并完成作业,并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进行展示时,教师将学生的电子书包转播在电子白板上,这样所有学生都能看到他的作业。学生的展示多种多样,有的展示关于白杨树的介绍,教师便询问信息的来源,并告诉学生信息不只是来自于网络,也可以来自周围的人;有的学生展示《小白杨》这首歌曲,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起欣赏这首歌曲,并快乐地学唱,班级气氛变得活跃,仿佛不是在上语文课。在理解并感受了西北高原的壮美风光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以“迷人的家乡”为主题,让学生结合家乡的美丽风景,并模仿课文中精炼、优美的语言风格进行写作。在学生创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上传到云平台,以便全班分享。

3.课后互动

教师课后的一些活动和工作都可以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进行,如利用在线题库,系统组织试卷、布置家庭作业,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通过班级社区进行课后答疑,突破了教学时间和地点限制。

智慧教育云管理平台十分关注学生的成长,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依托基础库数据,应用科学的分析统计方法和理念,准确分析出学生学习的进步状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

家长也可直接登录系统,分享教师的部分工作成果(成绩、评语、评价分析等),可以通过平台建立家长与教师的点对点交流通道,帮助学生、家长、教师实现即时交流,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实现高效联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水平。

智慧教育云管理平台主页建立了班级空间的模块,点击就可以进入,方便快捷。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学生的最近表现给其留言,给予鼓励。虽短短的一句话,孩子们也开心。与时俱进的教学,让课堂“活”起来。以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比较单调,只在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从而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班级空间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等成为其显著特点,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随之上来了。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智慧教育云空间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保持一种亢奋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上来了。

例如,传统的课堂提问,教师预先有了答案,然后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单一的形式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且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而智慧教育云空间中的群组交流充分克服了这一弊端,教师在课下提出问题,學生在群组中自由讨论,师生互动,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扩展。

二、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开展协作交流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重要,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地域的限制、经费的限制,广大教师的横向交流不甚通畅,人数少、时间短的培训会仅起到了在点上的交流,其全局意义有限。智慧教育云平台则实现了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体现民主平等,扩大了教研工作的辐射面,为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崭新平台。

教师在学校通过登录智慧教育云平台的网络视频录播系统,开展在线观摩、学习其他教师的授课、观看专家的点评,同时,教师在本校通过网络可直接与专家互动交流。这种网络教研形式突破区域、时空限制,使教研活动无限扩展,让更多参研主体受益。网络教研达到了一种跨区域的共享、互补的功效,能够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的更加以人为本的教研。

三、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班级管理信息化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保姆式”“警察式”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管理对象。在智慧教育云平台环境下,教师可以搭建自己的网络班级,并设置网络班委,开辟了班级相册、班级公告、班级之星、班级论坛、个人空间、班级书架、荣誉墙等。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起学习情况、个性特长、行为表现、品格发展、身体素质等数字化档案,并对学生进行分别授权,只能查看自己的档案,教师可以对有关数据项进行及时准确无误地追踪记录。每位学生创建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学生可以在网络班级里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教师、家长、同学、网络朋友等多方帮助与肯定,树立自信心。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参与班级活动,畅谈自己感兴趣的事,交流自己的學习所得,讨论学习的疑难问题,甚至可以交流国家大事。

这种信息化的班级管理模式给了学生一个自主管理的支点,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让学生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让他们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的主人。

教育云管理平台开通前,多数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相应的设备,搭建网络环境,还设置专职部门或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又使学校信息数据呈几何曲线增长,仅靠学校投入资金购买相应设备的操作模式,难以满足因信息量的快速增长而产生的对设备和专业人员的需求,这大大超出了许多学校的应对能力。教育云管理平台的开通,使学校不再为设备操心,极大地降低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区域内的学校都采用同一标准的数字校园管理云平台,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互动,打破了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普及,较好地解决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推进教育信息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应用是核心,师生的日常使用是关键。区域教育云就是要为学校和师生常态化使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服务,是当前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区域教育云担负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教育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化等多种使命,直接服务于教育战线最基层的广大学校和师生,因此,其业务承载能力、信息技术水平、建设与运营模式都非常关键,而当前阶段我们的研究还很不深入,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教育信息化同仁不懈努力,才能在一段时间内创造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崭新局面。按照“一个平台,资源共享”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和应用好平台资源;深入做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采集工作,确保本地资源保质保量;做好平台应用的指导工作,提高平台使用效益,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智慧教育云平台—一本记录教育经验、教学智慧的“图书”,犹如一个提供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舞台,让教师体味到了教育教学世界的种种乐趣。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智慧班级信息化
班级“无课日”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