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引发菲律宾与加拿大“外交战”的垃圾,终于被满满69个集装箱运回了加拿大温哥华。
而这个事件背后,却是因为中国从2018年起禁止了24种固体废物入境,终结了中国被当成“世界垃圾桶”的历史(例如:1992年-2018年,中国共回收了全球72%的塑料废物)。西方垃圾输出国顿时傻了眼,慌忙之下把本国大体量垃圾贴上“固体废料”的标签,出口至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以及沙特阿拉伯、印度等贫困国家。
而中国对垃圾问题的宣战还在继续:7月1日,上海正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即使外地人去上海游玩,随手扔垃圾不符合分类政策,也要被罚款。可见向垃圾宣战的力度和决心。
而上海垃圾新政只是个先声。一年多后,到2020年年底,全国将有46个城市实施上海这样的垃圾分类回收政策。
无论中国,还是全球,对垃圾的“禁废令”愈演愈烈,那么在激化中的国际垃圾问题未来走向是什么?中国国内各产业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企业如何在即将全面升级的循环经济体系中找到新的商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邀请了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进行了全面解读。
诸大建:垃圾的空间转移是谁都讨厌的,无论是“菲加垃圾之争”,还是中国排斥洋垃圾,都是“反邻避”的表现。“反邻避”英文全称为“Not In My Back Yard”,翻译过来就是“不要建在我家后院”。
焚烧是各国处理垃圾的一个普遍方式,但“邻避困境”在每个国家都存在着。发展中国家“反邻避运动”,中国是先行者:2018年以前中国承担了全球50%以上洋垃圾出口量,但到2018年中国全面禁止洋垃圾后,发达国家的垃圾就跑到东南亚去了,中国洋垃圾进口量显著降低。
2018中国全面“禁废令”后,亚洲各国垃圾进口量对比图
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垃圾泛滥的世界,垃圾的解决方案仍然主要靠空间转移,而不是把垃圾减少的循环经济逻辑。“菲加垃圾之争”只是诸多抵抗洋垃圾事件的最新一起。相信未来三五年,发展中国家“反对富国洋垃圾”的呼声会此起彼伏。
中国对待垃圾处理的鲜明态度,打响了全球“反对垃圾异地转移”的第一枪。中国拒绝洋垃圾也是在拒绝“全球的垃圾转移”。基本理论是“垃圾尤其是会产生环境影响的垃圾,不可以随便空间转移”。这里的“不能随便”有两层意思:不能没有合法程序和不能不经双方同意。这在国内是一样的,北京、上海的垃圾都运往农村,最初农村人回收城市垃圾赚了一点点利润,但随着生活的富裕,农村也开始反感外来垃圾了。
“垃圾不能随便做空间转移”,不仅指小范围内农村和城市间的转移,还包括一个国家不同地区间、穷国和富国间的转移。从“污染者负责”的角度看,各国应处理自己产生的废弃物,不能向邻国转移污染物、推卸治理责任。
记者:发展中国家愈演愈烈的抵制洋垃圾运动,给发达国家带来了哪些冲击和挑战?您所观察到的国际垃圾问题的趋势动向是什么?
诸大建:发展中国家拒绝洋垃圾运动,戳穿了发达国家以前搞循环经济的“神话”——它们的循环经济根本没搞起来。现在是逼着它们转变:垃圾不能随便转移,只能就地处理。
人们常说“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做得多么好”,其实日本塑料、纸张固体废弃物的本国回收还不足50%;日本废塑料2017年出口量是143万吨,有52%销往中国,且垃圾处理的大头是焚烧。“日本神话”一下子被中国垃圾禁令打破了,加之东南亚诸国加强了对废塑料的进口限制,现在日本政府正苦苦思索着对策。
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人少地多,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焚烧为辅,甚至找块空地直接埋起来。纽约市的垃圾就是运到新泽西州或更远的州直接埋掉,美国是世界上循环经济搞得最糟的国家。今后,随着发达国家本国垃圾填埋越积越多,它们一定会越来越慌,因为如何将垃圾制成二次利用产品,发达国家是束手无策的。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当下世界垃圾问题的走向,“垃圾就地化解决”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准则。从地域原则看,垃圾不能随便转移,若非要转移,必须拿出不污染出口国的解决方案来。否则,欧美垃圾就要地解决。
但这又将面临回收成本高、人力成本高的问题。这就给中国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提供了到欧美做回收处理的机会——把废弃物加工成成品后就能合法运销世界各地。在帮助欧美国家实现垃圾的本地化解决之余,我们也创造了自己的再生资源行业进军欧美的机会。
诸大建:德国是世界上真正把循环经济做好的国家。德国1996年对垃圾回收利用立法,我去德国考察,听德方介绍垃圾处理的“3R模式”——Reduce (减量化)、Reuse(再使用)、Recycle(回收利用)。而中国循环经济的最初思想就源自“3R”。概括起来,德国循环经济模式中,有两点最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把废弃物“资源化”(即:Recycle(回收利用))。最初世界上垃圾处理主要靠填埋、焚烧、堆肥三种方法。最古老的是填埋,其次是焚烧,第三个方法是生物处理,比如:沼气发电、堆肥。但德国人认为这三种方法都没有重复利用垃圾中的资源,“能不能找到一个高于它们的方法去做垃圾回收利用?”比如:针对玻璃、金属、纸张、布料、塑料这些可回收利用资源,先把它们分类、回收利用,再做成原生材料投入到生产线中去。
二是生产能反复使用的耐用品,减少废弃物产生(即Reuse(再使用))。德国人认为:只忙着把垃圾处理掉,后边再怎么处理,也跟不上垃圾生产的速度。不如试着把垃圾减少。“Reuse”与“Recycle”的区别是:它不是把垃圾破碎成物理、生物、化学材料,而是原物的再生利用。比如:玻璃杯就比一次性瓶装水容器好很多,它能反复使用。“德国制造”的宗旨就是要减少一次性物品,生产能反复使用的耐用品,这就是Reuse(再使用)的理念。
模式一,用废弃物替代原生资源充当生产的原材料。比如:很多一次性包装品都是用塑料制成的,而塑料的原生资源是石油。把废弃的塑料一次性包装品化解之后,其实是可以作为生产牛仔裤、毛衣的原材料的,这样就直接减少了对石油这种不可再生原生资源的过度开采。
模式二,用可以反复使用、不断循环的可再生原料。包括用生物原料、可降解原料替代化石原料。比如汽车:车身部件的材料中,可通过提升玉米、高粱成分的比例,降低对化石原料的消耗。
模式三,成为“再制造企业”。如有些汽车和大型装备公司,用的所有机器,都是把旧的零部件拿过来抛光、整修如新,然后组装成的新机器。比如:施乐复印机就有一句口号:“施乐再也不制造全新复印机了”,它把旧机器所有可用部件拆解后,再组装成全新的复印机,即“可再生型复印机”。施乐把垃圾处理这种本来烧钱的事变成赚钱的事了。这种模式也被汽车制造业所采用。德国大众就说:“大众95%的汽车部件是可以二次使用的”。
模式四,成为“共享经济”企业。ofo失败了,但“单车共享”这种共享经济模式没有失败。为什么非要拥有一件物品才能满足消费呢?何不改变一下思路——不求拥有、但求所用。这样物品卖出去,不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金钱交易,而是通过租赁的方式。拥有了物品的使用权,你的生活品质也不会降低。目前汽车制造已逐渐向“汽车租赁”转变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拼命发展汽车租赁业。还有一种“不卖产品卖服务”的产品服务系统模式:“我是制造企业,但我不卖产品,而是卖服务”。产品的所有权仍然在企业手里,但客户只能向企业去租赁服务。
模式五,成为轻资产P2P平台型企业。自己不制造任何东西,而是通过平台实现供给方和需求方消费者的信息沟通,进而赚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这是今天的汽车共享平台——优步、滴滴所采取的模式。
以上就是基于整个物质流和供应链的五种循环经济企业模式。在整个物质流、供应链环节上,从原材料,到制造、到运输、到消费、到抛弃五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闭环,可以帮助企业从根本上减少垃圾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