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 张梦乐 罗赵娟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飞速提高,生活方式多样丰富。在满足基本衣食住行的前提下,居民们开始注重更多方面的需求满足,如“快捷、经济”的要求——如此,一次性产品应运而生。但虽说方便、快捷等要求得到了满足,随之而来的一次性产品的过度使用也会给社会造成种种不利影响。笔者此篇便就围绕一次性餐具进行几点简要说明。
自1986年,一次性发泡餐具首次被投入铁路中使用后,其便在我国迅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使用量已经远超世界其他国家。然而过度的使用给社会方方面面——环境、资源、居民健康等带来许多不利影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人人都应有所意识感悟,从而从自己出发、从身边小事做起以改善这一劣性现象。
不言而喻,目前我国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群体主要为上班一族和在校大学生。本研究仅以武汉工程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经对武汉工程大学内的一次性餐具使用现象进行调查,从其影响层面出发,讨论研究出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量的可行性方案。
武汉工程大学在校学生为3万余人,校内共有7个食堂。因个食堂的个窗口的人流量差异较大,此处按照每窗口日均销量200以下、200-230、230-260、260-290、290-320、320-350、350-380、380以上分为8个标准选择样本,其中260-290、290-320两个分类标准缺失,此,仅有6个样本窗口为例。
武汉工程大学食堂一次性餐具使用情况不完全调研数据表
武汉工程大学食堂一次性餐具价格不完全调研数据表
从上述表格可知:1、就使用量而言,塑料淋膜制品的使用量最高(715份),pp塑料其次(290份),可降解塑料的使用量最少(150份)。2、6个样本窗口在3类一次性餐具的选择使用中,使用塑料淋膜制品的商家数量最多(4家);pp塑料其次(3家);可降解塑料最少(1家)。3、尽管各窗口所购买一次性餐具的单价并不统一,但总体而言,pp塑料的单价最高,可降解塑料其次,塑料淋膜制品单价最低。4、盛香煲仔饭的日均销量位居第3位,但该窗口的一次性餐具使用量却是最少的——原因在于其提供的一次性餐具服务为有偿服务。
从以上数据发散至整个武汉工程大学,甚至我国其他高校,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规模不可不用“庞大”二字形容。若是放眼其他群体,则是何其可怕的一个天文数字,其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会产生何种可怕的影响。十分遗憾的是,即使我国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以各种方法呼吁、提倡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但现在看来,其效果并不是特别显著。因此,笔者以为从小范围出发——武汉工程大学,结合从前的经验教训、各专家学者的理论学说和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再实验采取一些可行性方案。以小规模的个人行为,影响和改变大规模的群体行为。
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危害:环境保护方面、卫生健康方面、学生经济方面。
视觉污染,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盒、杯、碗等废塑料制品在自然条件下短期内难以降解,而造成自然和景观的破环,给人们视觉带来不良刺激。由于一些学生的环境保护认识程度还相对较低,学校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所以即使校内环保工作者高密度作业,师生们也能在校园内见到被人随处丢弃的已使用过的一次性餐具。这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视觉污染——不仅破环校园整体环境;而且影响师生对校园环境自然美的体会;同时也是对校园人文美的一大冲击。
传统的一次性餐具处理方法,即焚烧、填埋等,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同时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空气、土壤和饮用水进入到人们体内从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了。但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大量的科学验证说明,在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过程中,同样会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如,因塑料淋膜制的一次性餐具(在武汉工程大学内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其外部为纸质外壳,内部为PE(聚乙烯)材料淋膜。PE为常见化工产品,其在70℃以下各项性能稳定,但在100℃-130℃会发现熔化。在这种情况下,PE会溶入食物汤汁中,进而进入人体。因其化学性质稳定,胃酸无法将其分解,所以会始终残留在人体内。长期摄入PE就好像食入了一只塑料袋。更甚,如果该一次性餐具是由劣质材料制备而成,那么在接触食品时其有害物质也会迁移至食品中,对人体的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调研发现,武汉工程大学的绝大多数食堂窗口均免费向师生们提供一次性餐具,但其食物平均售价却略高于有偿提供一次性餐具的窗口。由此看来,即使食堂窗口无偿为师生们提供一次性餐具,一次性餐具费用的最后承担者仍旧为大学生。且对于这类型的食堂窗口,较高的食物售价是针对所有在其处进行消费的师生而言,即大学生无论是否选择一次性餐具,他们的支出费用里均隐含了一部分的一次性餐具进价费用。虽然每次一次性餐具所花费用不足1元钱,但集腋成裘,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这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以每次需0.5元支付一次性餐具的费用为例,一日三餐即为1.5元,一月大约会花费45元。通常而言,一名普通大学生一年有8-9个月的时间在学校度过,所以一名大学生每年终究会有数百元花费在一次性餐具上。
笔者主要从3个方面提出若干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供给者方面、学生方面和一次性餐具处理方面。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减少武汉工程大学校内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培养该校学生环境保护行为的良好习惯;呼吁大学生自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爱护周围环境,从而影响其他社会主体。
1.从供给源头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从前期对武汉工程大学各食堂工作人员的访问中得知,该校一次性餐具均是由各个窗口自行负责的、不定期的进行采购。这种采购方法无任何数量上的限制,一般用完以后立刻采购下一批。有效遏制一次性餐具在校园内的过度使用应采取减量优先原则,从源头上控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因此,笔者建议可在武汉工程大学校园范围内实行总量控制。各个食堂窗口的采购负责人可以以一个固定时间为界限,采购一定数量的一次性餐具;每个窗口每日限量的有偿的向学生们提供一次性餐具。该方案若是能成功实施并得以有效监管,那么从长期来看,这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们使用循环餐具的良好习惯。
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初次实施该方案时的采购数量便应小于这段时间内在该窗口进行消费的实际用餐人数,到后期再逐期减少一定的供给数量。逐渐减少供给数量的目的在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尽可能的避免食堂窗口负责人和学生们的逆反心理,从而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2.完善校内食堂的配套措施。
据了解,我国高校内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愿意使用学校食堂所提供循环餐具在于学校食堂的卫生标准不尽如人意。尽管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职工应对所有使用过后的餐具进行清洗与高温消毒。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多数学校食堂的餐具在使用后并不能得到较为细致的清洁与处理,仅是匆忙洗刷后被放置进了消毒柜以待下一轮的学生使用。不得不承认,这种批量处理的餐具并不能给人留下较为良好的视觉感受。其次,武汉工程大学校内食堂还有着我国高校食堂另一点通病:用餐环境相对较差。由于武汉工程大学内的食堂规模均较小,在高峰期内,食堂餐桌的设置与实际用餐人数严重脱节——这导致了食堂内拥挤非常且过于嘈杂。同时因高峰期时,食堂职工并不能及时清理餐后垃圾,而过多食物残渣在桌面上的堆积同样也会降低学生们用餐体验。因此,大多数学生为了有更好的用餐环境而不得不选择将餐饭打包带走。
对此情况,笔者有几点建议:1、学校可以收取押金的方式向学生提供存放餐具的橱柜,对卫生要求较高的学生可将自己的餐具存放于自己的小格子中以便用餐时使用。2、学校可以适当的扩大食堂面积,优化餐桌摆设,争取在有限的空间内能适格容纳最多的学生。3、学校应重视对食堂卫生的监管工作,并不能是只制定标准,而不监督其履行情况。笔者认为应促进学校食堂实行透明化工作,让本校师生也参与监督的队伍当中。4、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升学生们的用餐礼仪——在窗口排队点餐以提高点餐速度;公共场合内尽量将音量放低;用餐完毕后应主动将食物残渣归置垃圾桶内等。
1.有偿提供一次性餐具。
根据需求动机理论,人的行为都是源于需求,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才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使需求得到满足。若要激励武汉工程大学学生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同样需要分析他们实行该行为背后的各种需求。根据期望激励理论,当他们的这种行为能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时他们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实行这种行为。从前期的调研发现,有偿提供一次性餐具会适当降低学生对一次性餐具的需求。如盛香煲仔饭窗口有偿提供一次性餐具(0.5元每次),所以即使从数据上显示其日均销量排列第3,但一次性餐具的用量却是最低——由此证明第一点:价格对需求产生影响,使得学生们购买一次性餐具的行为减少。
再论,需要引起制定决策者注意的是,无形的消费会在一定程度上迷惑消费者,忽视费用支出而选择消费;只有有形的货币支出才会起到抑制消费者进行消费的作用。当各食堂窗口明码标出有偿提供一次性餐时,这种标注就会提醒学生们考虑是否真的有必要进行一次性餐具的消费,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2.对自备餐具的大学生予以购买优惠。
近年来,不少商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升,开始发挥积极能动作用,为环保型社会建设承担责任,有意识地提醒消费者在点餐时减少或避免一次性餐具的使用。2017年9月,饿了么外卖平台正式推出了“无需餐具”的选项,用户在订餐时可选择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截止至2018年4月的数据,饿了么外卖平台已累计节约了1600万份一次性餐具。又比如星巴克的“自带杯”活动的推广——星巴克一直以来都会给予自带随行杯的消费者10%-20%的环保优惠折扣,以切实鼓励和回馈消费者的环保行为。不可否认的是,上述两例均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起到了刺激消费的作用。因此,笔者建议将其核心思想引进,改善后适用于武汉工程大学各食堂窗口。各个食堂窗口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回馈自备餐具的学生:对自备餐具的学生予以一定的折扣优惠,或赠送环保纪念品给多次购买均自备餐具的学生......
另外,由于武汉工程大学校内的实际情况为大多数学生选择将食物打包带走,而非直接进行堂食——此也是该校内一次性餐具过度使用的原因之一。因此,笔者以为可参考“共享经济”的核心,在武汉工程大学校园范围内推出“共享餐具”:学生们可以提前缴付一定数额的押金以获得使用“共享餐具”的凭证,每次使用完毕且清洗干净后交回相应的窗口,再由工作人员统一进行消毒作业以保证卫生。如此反复,在学生离校时可凭证退回押金。该方法不仅减少了学生们对一次性餐具的需求,也满足了多数学生打包食物的意愿,同时还避免了一部分学生上下课途中不愿或是忘带餐具的情况。但现如今看,该方案仅见雏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弊端,所以还需在仔细思考研究后,再在小范围内试行。
“水至清则无鱼”,一次性餐具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绝对的被禁止掉,只能采取逐步缓解、适当减少的方式。既然在校园范围内还存在着一次性餐具,其治理方法也应在本篇文章讨论范围以内。
前期的调查显示,所有样本窗口均提供了以某几种塑料(PP、塑料淋膜)为部分原料的一次性餐具。塑料一次性餐具的治理问题却是当前塑料废弃物治理的一大难题。据悉,我国对以一次性餐具为主的塑料废弃物处理主要为填埋、焚烧、禁用和替代。但关于填埋,由于我国的垃圾产量大,并夹杂了大量废塑料,使其体积庞大,降低了填埋场的处理能力。而在焚烧过程中,塑料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环境的二次污染,危及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各国都提倡将一次性餐具鉴别分离后回收利用,用于制作轻质建筑保温材料,制作涂料、粘结剂、防水材料、改性沥青,解聚回收笨乙烯及制作燃料等,热熔再生和溶剂法再生……而为了便利中后期的垃圾处理人员对废弃一次性餐具的环保型治理,在初始阶段的处理也显得重要、有意义起来——即每一位使用过一次性餐具的人都应参与到它的治理过程中来。政府以及社会媒体应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加强人们环保意识让每人都参与到塑料废物的治理中来。而集中了社会新兴力量的高校更是应该发挥其对学生专属的管理与教育功能,树立大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大学生们的环保生活方式。
毋庸置疑,废弃一次性餐具的初步分类处理是需要学校、教师、职工以及学生们合作完成的,多方应协同发展、共求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而笔者认为此处需要谈及的是,该方法的顺利实施是意识与行动两者的统一。在意识层面上,武汉工程大学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体,发挥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学生们宣传废弃一次性餐具分类处理的理念,或以讲座、广播等方式向学生们阐述废弃一次性餐具分类处理的优点......在长期的教育熏陶之中,大学生们将会养成主动将废弃一次性餐具分类丢弃在不同类别的垃圾箱中的良好意识。同时在行动层面上,学校方面应在食堂、宿舍区域等多处设置多个丢弃不同类型垃圾的垃圾箱,以在行动上促进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更好的发展与优化;大学生们也应积极了解一次性餐具处理相关知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对废弃一次性餐具按要求进行分类投放,早日形成可复制、推广至校园范围外的餐具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当代大学生是一次性餐具使用的主力军,过度的使用一次性餐具对各个高校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和对学生个人造成的经济、健康影响日渐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所以,各个高校结合自身情况提出具有高度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是必然的。从供给、消费、初期治理三大方向入手,校园消费方与供给方进行有效合作应是各个高校治理一次性餐具过度使用问题的最佳选择之一。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的思想、行为模式整个社会的影响意义重大。若欲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全民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以优化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理念为切入点是最为有效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