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贻莉
(安顺市中心血站 贵州 安顺 561000)
无偿献血在我国已实施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站工作模式也不断发生革新,如何增强人们的无偿献血意识,提高献血成功率,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建立一支固定、安全的献血队伍,确保临床用血,使每一位献血者都得到满意的护理,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血液工作者深思的课题。而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1]。在无偿献血过程中,为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确保采血顺利完成,让献血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也需要不断改进献血护理模式,推行献血前、中、后的整体护理,我站自2016年以来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现将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随机抽取本站2017年1—3月符合献血条件[2]的初次无偿献血者1000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00例,其中男318例,女182例,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29.4±10.74)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学历98例、大中专学历225例、中专以下学历177例;观察组500例,其中男296例,女204例,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27.9±10.82)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学历87例、大中专学历246例、中专以下学历167例,两组献血者在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对献血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即:指导献血者填表—对献血者进行体检征询—血液初筛检测—开始采血—对献血者进行观察—离开。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对献血者实施献血前、中、后的整体护理。
1.2.2.1 献血前护理:首先为献血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如:献血环境干净整洁、光线适宜、温度适中、室内安静不嘈杂,可播放优美轻音乐,适量摆放绿色植物等,其次,主动为献血者介绍献血常识和血液生理知识,耐心细致地回答献血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增加亲和力,提高其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一种良好的心态迎接无偿献血。采血前可以给献血者提供一杯热饮,一方面让其感受到温暖,另一方面也能防止因空腹献血导致的不良反应。
1.2.2.2 献血中护理:首先要提高穿刺技术水平,动作娴熟,态度和蔼可亲,尽量让献血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提高献血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积极配合采血,穿刺时尽量选择粗大、弹性好的血管,争取一次穿刺成功,以减轻疼痛对献血者的刺激,确保采血顺利完成,避免采集“非标量”血液;其次,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与献血者交流和沟通,密切观察献血者情绪、心理及生理状态的变化,打消其顾虑思想,发现有头晕、出冷汗等不适要立即拔针,将献血者平躺至观察床上休息,抬高下肢,头部放低使脑部血液充足[3],必要时给予葡糖糖水或上氧,大部分献血者经过相应处理后半小时内即可得到缓解。发生这种情况时采血工作人员应对献血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安抚,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充分评估献血者身体完全恢复后方可让其离开,避免献血者对献血存在阴影而影响其再次献血。
1.2.2.3 献血后护理:献血后要对献血者进行全方面的心理护理,对他们献血救人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鼓励其再次献血,可以提供可口的饮料及点心,将献血后的注意事项进行告知,并于血液检测结果出具后以短信方式告知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同时表示感谢和慰问,对献血中发生不良反应或检测结果异常的献血者进行逐个电话回访,让献血者感受到我们的人文关怀,愿意成为我们的固定献血者。献血后护理不仅表现出血站对献血者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能有效地对献血全程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
对无偿献血者的献血成功人数及比例、献血反应人数及比例和1年内再次献血人数及比例进行评价。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无偿献血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的献血者,对照组献血成功率及再次献血率低于观察组,献血反应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 两组献血者观察指标比较[n(%)]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方式,他是指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用于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模式。整体护理的特点是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以及文化和精神需求等对人进行最舒适的护理[4]。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都在不断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血站也在不断改进工作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在实施采血常规护理的同时,更注重献血者献血前、中、后的整体护理,整个过程表现出血站对献血者的尊敬、关心和爱护,让献血者感受到人文关怀,从而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更加乐意接受无偿献血且愿意成为固定献血者。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针对不同献血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了献血前、中、后的整体护理,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采血失败的发生,提高了献血成功率和1年内再次献血率,同时,献血反应率也得到控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无偿献血者中实施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有效、可行,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