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庆
(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 南平 353100)
中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阅读能力是每一名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能力,阅读能力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理科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在教学实际中却深感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必须引起大家重视并进行研究和解决.
对初中物理教学而言,阅读能力就是读教材、读题、审题、破题与书写表达的能力,在现实中却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理科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一直未受到重视.教学中一般只着重 “讲”和“做”两个基本环节,很少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阅读课本,然而,教师的指导作用绝不限于这个方面,现在不少学生只习惯于听课,而不习惯自己看书;习惯于上课记笔记,不习惯自己课外做笔记;习惯于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教师产生了依赖性,忽视了教材这个重要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平常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能用连贯的科学物理语言叙述定义、定理,回答问题断断续续,残缺不全,不知所云.从近几年学生中考答题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学生书写解题(特别是说理题和计算题)过程常主次不分,条理杂乱无章,用准确完整的物理语言表述解题过程能力较弱.
学生在阅读时出现以下情形:认识一段物理材料中的每一个字、词或句子,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物理意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物理思想方法.问题的原因在于:即使语言中的概念清楚,意义明白,学生还必须清楚明白语言中蕴涵的推理、判断的理由和依据才能达到物理上的理解和物理模型的建构,否则学生也是一片茫然.
从近几年中考来看,物理试题的立意、情境设置新颖,结构独具风格.有的试题文字叙述较长,信息量较大;有的试题的背景材料、物理情境与当前的新技术、新科研成果和新科技动态紧密结合,因而学生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读懂题目,分析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而学生却往往被较长的题干所吓到,对文本信息的提取感到困难,这正是学生阅读能力欠缺所造成的后果.
本文从理科阅读的思维机制和特点分析出发,浅谈如何抓住理科阅读特点,让理科阅读思维外显化,利用教材这个重要的教学资源来提升学生理科阅读能力的一些初浅思考和做法.
如图1所示理科阅读的思维机制基本流程是:阅读者从阅读材料的文本中获取信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对文本初步理解的情境,但是这个情境往往是很复杂的,美国数学家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能创造性思索问题的解法.”在物理教学中,要进行简化突出主要矛盾,可用图示表现问题的物理情境,将情境转化为一幅图画——示意图,这个示意图与头脑中已有的模型进行对比,如果与已有模型的相似度低,阅读者重新回到文本再次解读,相似度高则根据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图,选择这个模型对应的规律,再根据从情境中找出的条件,综合规律和条件进行关联决策,最终完成运算操作(这里的运算操作应当是广义的,既包括数学运算也包括逻辑的演绎)[1].
图1 理科阅读的思维机制
综观以上理科阅读思维过程结合理科学习的特点我们可以认为理科阅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理科阅读对文本的解读与文科不同,它往往是有标准答案的;其次,理科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模型或明确条件.面对同一文本,由于知识背景、认识水平的不同,解读也不尽相同,但是理科教学必须要建立同一模型,对于文本的最终理解,必须通过对文本的处理,外显表现就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引导与解决,内隐的表现则是通过思维的历程来达成同一个模型的建立.下面笔者就结合理科阅读的思维机制,谈谈如何用好教材资源加强物理阅读教学的具体想法和做法.
教材的功能是向教师和学生提供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提供教与学的素材与思路、方法和物理思想,它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内容较丰富,既有逻辑性强的科学知识、定量计算的公式、丰富的文字语言,又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有趣的实验、独特的理科学科语言(图形、公式、符号).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好教材素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升学生的理科阅读能力呢?
不少的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也只有在做作业遇到困难时,才翻开课本,教师没有重视和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教材的阅读.如果教师能坚持每节课堂上设计至少5 min阅读环节,可以读教材上的内容(概念、定义、规律总结等),也可以是读题训练,日积月累,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教会学生养成动笔的好习惯.通过指导学生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勾、划、批、注等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如对“热量”这一概念,阅读时可注解为:
(1)它不是状态量;
(2)热量是能量交换的表现,是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物体吸、放热这一过程中,一个物体谈不上热量.以此来达到学生对物理概念、定义、规律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教材中标题以外的黑体字一般属于概念、规律的范畴,每个概念有它的外延和内涵.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对于概念、规律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应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认识新问题,通过联想、讨论、推理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与总结讨论结果.在得出概念之后,要着重引导学生在关键的字和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概念用语的阅读.对于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应引导学生字斟句酌,明白概念表述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得任意删改,只有深入地理解,明确其中的含义,才能真正理解概念产生的条件与要求.
比如,教材中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述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这句话抽出来最简要的表述就是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教师再引导学生明确是什么浮力的大小?是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并指出浸入可以浸没也可以不浸没,学生会注意到浸入这个词,也就明白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意思了;重力大小是谁的重力?是液体的重力,是哪些液体呢?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括号中的文字“浸入液体中的物体”“物体排开的液体”是定语,是条件.这些讲清楚了,再让学生合上书,自然就能流利进行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述,且明白它的具体含义.
总而言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用心指导.
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进行辨析.约翰·洛克就曾经说过,“阅读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些知识素材,是思考把所读的内容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浮力中的第1节 浮力,关于“浮力产生的原因”这段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演示实验操作之后,利用理论探究进行浮力产生原因分析的一个教学环节,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为抽象的, 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的阅读上应特别关注思维的启迪和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首先让学生进行阅读,教师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明确研究对象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可以视为什么模型(对象模型)?帮助学生寻找与已有信息(某个知识、方法和处理过程)的相似、相近或联系,进行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联想、类比,再应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可以利用阅读的思维机制通过以下几个思维环节的明确,将整个阅读过程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具体示例如表1所示.
表1 阅读思维机制的几个思维环节示例
续表
这样的阅读指导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 而且指导了学生进行阅读课文的方法.还有,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中已有的问题,而且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知识的猎取和升华.
教材中不泛例题,例题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解题思维和规范答题的最好题材.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浮力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教材中的一道例题以及呈现的解题过程[2].
而计算题的答题过程则是思维的逆向过程,教材对解答进行规范的表述与书写,是学生答题规范书写的最好示范.这道例题结合教学让学生进行阅读,教师结合思维机制的几个主要思维环节外显化对阅读加以指导,相信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精细训练,对解答计算题甚至迁移到解决多数的物理问题都具有很有效的指导意义和规范引领作用.
对于初涉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由于生活经历的浅薄和受文字表达能力弱的制约,他们最感棘手的就是解答“说理题”.出现的问题有:无法用准确完整的物理语言来表述物理过程;对问题的表述主次不分,条理杂乱无章,语言逻辑性差;还有就是语言不完整,论述不严密.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攻克“说理题”难关在教学中值得我们尝试.
如图3所示,这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 第3节 比热容教材中关于海边气温变化小而沙漠的昼夜温差很大原因分析的文字表述[4],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简答题(说理题)训练,向学生剖析说理解答中应有的思考分析方法和表述,帮助学生克服惧怕“说理题”的畏难情绪.
图3 人教版教材中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小的原因分析表述
在学或复习完某一章节或单元后,要求学生在全面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复习阅读.初中物理教材每章前都有几个纲领性问题, 每章后又有“学到了什么”系统性问题,若能利用教材的这种安排, 对教学是十分有益的.在设计教案时紧紧围绕纲领性问题, 每章讲完后也围绕章后问题进行复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找答案,并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全面整理阅读课文, 然后编写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总结,发现自己以前没有认识理解的问题并及时阅读理解和弥补.这样的系统复习性阅读, 对帮助学生梳理本章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都大有裨益[5].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科阅读能力是物理教学中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逐步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学会独立研究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这对提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生学会学习”有深远的影响,也是有益的尝试.
作为一线理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从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以及习题和考试题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和数据的能力.持之以恒,必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