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维导图为依托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9-08-19 06:04狄昌凤
课外语文·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狄昌凤

【摘要】一线教师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事实上,一节课40分钟,一个班级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扮演着陪读者的角色。很多时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冗杂烦琐、枯燥无味,也导致了教学的无效性。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利用思维导图,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真正焕发生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东尼·博赞提出了思维导图后,它们就被人们当作“终极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它被描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绘制思维导图就是循序渐进的思考过程,从阅读开始,抓住重点、理解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再将它们加以整合,绘制成思维导图。同时,通过复习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还能够强化知识的吸收和记忆,真正提升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的。

法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小学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笔者谈一谈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

一、化繁为简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思维导图的运用其实是从长篇累牍中找出重点内容和关键线索,并加以整合。用简单的图文,概括复杂的阅读内容。

(一)突出重点

阅读教学内容广泛,涉及的知识点也是不胜枚举,这就要求教师破解面面俱到又面面不到的现状,着力关注阅读教学的确定性,寻找“重点”。简单来说,教师需要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确定理解重点,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此时,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最大化地凸显重点内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數。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中,教者需要让学生理解的重点是法布尔对于昆虫的“迷”。文章通过描写法布尔生活环境、找纺织娘和捉小甲虫的经历,表现其对于昆虫的迷恋。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这一内容展示出来。学生以“法布尔痴迷昆虫”为中心,向四周延伸三条主线,甚至更多,同时在支线上罗列了相关重点词语。由于重点内容时刻在中心位置提醒学生,使得学生的关注点更加明确。

(二)梳理脉络

高年级的文章内容一般比较长,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具备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将关键词语提取出来,绘制成简单明了的思维导图。不仅易于理解,而且能够强化记忆。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珍珠鸟》一文中,教者需要让学生通过雏鸟地点的变化感受珍珠鸟逐步“信赖”作者的过程:起先是在四周活动,随后在屋里飞来飞去,渐渐地落到小桌子上,后来啄作者的笔尖、手指。其实通过语言文字,学生已经可以理解到雏鸟慢慢接近作者的过程。然而,教者在这里采用了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因为比起文字,图像的表达方式显得更加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二、建立联系

思维导图能够通过节点和连线把由中心辐射出来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把点连成块,把块连成网,这就很好地避免了知识在头脑中毫无头绪的状态。

(一)纵向联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时机,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预习课文时,可以先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脉络,在此基础上,不仅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课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在思维导图上添枝加叶,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课后巩固时,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脉络清晰,强化记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一文中,教者让学生先预习,将蝉、螳螂、黄雀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思维导图表现出来;课上,基于学生的预习情况,相机在思维导图上添加重点内容;课后巩固时,教者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流利、生动地讲出来。

(二)横向联系

“单元整合”是现今语文教学的重点方向,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整体把握单元文本的能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大概浏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对每篇课文有所了解后,开始绘制思维导图。由本单元的主题词开始,向四周发散,画出思维导图的主干,可以是每篇课文的题目,接着延伸出分支,将每篇课文中的重点内容添加进去,配合以不同的色彩。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编排,从内容、情感到写法等,学生尝试寻找规律并提炼重点。

三、精彩生成

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愉快的,能激发我们玩的天性,从而解放我们的思维,开启创造无数观点的可能性。一旦我们绘制出一幅思维导图,许多要素就能够一目了然,这就增加了创造性联想和发现新联系的可能性。简单来说,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是让学生弹性思维得到最大化展示的舞台。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而且产生了意料之外的惊喜。

(一)发挥联想

有时候,我们的思维会遇到冰点,也就是产生了空白,不知道接下去的内容是什么。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着学生回到思维导图上,在关键词或者已经画好的图形上面再画一些线条。这样,学生大脑的天然完整倾向(即格式塔——一种需要通过词语和意象填充空白以求整体的自然倾向),或者整体的倾向就会用新的词语和图像来填充这个空白地带。因为思维导图中的所有内容都是互相联系的,所以它能帮助大脑通过联想更好地进行理解和想象。

(二)以旧换新

人们常说,不同的时期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会。其实,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同一篇文本,我们也可以进行思维导图的再绘制。以第一幅图为基础,在里面辨认出主干,合并、归类,建立起层次,找到新的联想。以新的眼光来看旧事实的时候,使其产生闪光的洞察力。这种转变象征着整个思想结构的一次巨大的瞬间重组。

四、享受乐趣

大脑有追求美的倾向。思维导图以其独特、缤纷以及富有创造性的设计为线性笔记中那些无趣和“沉重”的内容带来了生机。

(一)丰富的色彩让知识结构层次分明

科学证明,颜色可提升76%的记忆效果,因此,我们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准备多种颜色的笔,将重点内容以深色笔绘制,分支内容则以浅色笔绘制,使重难点一目了然。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并列的分支最好用同一种颜色,否则会显得版面十分凌乱,不易理解记忆。

(二)更多的图画让记忆更加深刻

绘制思维导图时,尽量以最少的字,最多的图排版。因为图像比文字更能让我们记得久。同时,为了让思维导图更加难忘,可以花点时间给分支和图像上色,甚至增加一些层次和装饰也是不错的选择。

笔者在讲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时,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绘制出森林的蓄水和调温作用。学生的绘制多种多样,有的是线条加关键词,有的是图画加关键词,其实无论是哪种,都可以清晰地表明学生已经了解了森林的蓄水、调温作用。然而这种以学生喜爱的方式绘制出的图像,是更有利于他们理解记忆的。

思维导图如果运用得好,不失为阅读教学中的一大法宝。它不仅能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走进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王国;而且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从个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每一步的变化都能在我们眼前一一展示。更重要的是,思维导图的运用,赋予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动态的生命,使之真正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2]胡雅茹.思维导图阅读法[M].北京: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6.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