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亚莉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干预组给予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后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干预后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下降,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升高,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43%和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明显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 一体化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7.0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7-0-03
颅脑损伤是一种由于外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颅脑组织损伤的疾病,而伤后昏迷6 h以上或再次昏迷者称为重型颅脑损伤[1]。且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恶心呕吐、感觉障碍等,其治疗原则为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治疗,但是在执行上述治疗方式时需要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2]。大量研究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会引发相关性肺炎,增加治疗难度和死亡风险[3-4]。同时临床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模式能够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5]。然而,近年来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以灵性照护为视角,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生物、心理和社会达到最佳护理状态的护理模式,且其在肺结核患者、骨科患者护理重效果极佳[6]。鉴于此,本文为了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选取在ICU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CT确诊为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者,且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者。排除标准:(1)有其他器官损伤者;(2)患者家属不接受本次研究者。应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24~68岁,平均(46.32±11.57)岁;损伤类型:脑干伤2例,硬膜下及脑内血肿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7例,硬膜外血肿8例,闭合性损伤11例,开放性损伤14例。干预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24~68岁,平均(46.41±11.62)岁;损伤类型:脑干伤2例,硬膜下及脑内血肿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6例,硬膜外血肿8例,闭合性损伤10例,开放性损伤15例。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其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宣教、人工叩背、湿化气道、饮食干预、口腔护理、心理护理等。干预组给予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包括:(1)生物护理。①在原有气道护理基础上增加保持湿化器和近端气道温度在35 ℃左右;②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防止鼻饲时发生误吸;③测试患者口腔内的pH值,pH值呈中性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pH呈酸性1%的碳酸氫钠水溶液擦拭口腔,pH呈碱性用2%的硼酸水溶液擦拭口腔;④给予患者使用镇静剂后,要每日定时唤醒患者;⑤给予患者早期的营养支持防止胃肠疾病的发生。(2)心理护理。①患者清醒后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并且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用和蔼亲善的态度对待患者,并主动拉近与患者的关系;②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调节其心理状态,给予其战胜病魔的信心。(3)社会护理。①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其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方式和活动强度;②积极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其治疗后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临床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
心理状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其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生活质量:采用综合生活质量量表(GQOLI)分别从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每项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7]。
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胃肠胀气、损伤压迫、气道糜烂等,其中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2.0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后临床指标对比
干预组护理干预后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对比
护理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和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43%和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往往昏迷时间较长,且具有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护理复杂,死亡率高的特点[8]。同时90%以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往往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其在机械通气时往往会发生并发症,且由于患者病情严重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9]。大量研究表明,精心合理的临床护理方式不仅是抢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生命的关键,同时也是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致残率的重要环节[10-11]。然而,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同时考虑到患者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的护理模式,且有研究报道,其已经成功应用于断肢再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12]。
鉴于此,本文为了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选取在ICU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应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患者。究其原因,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中增加保持湿化器和近端气道温度在35 ℃左右,且防止患者鼻饲过程中的倒吸,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口腔护理,同时给予营养支持,上述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这同时与本研究中应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的患者(30.43%)结果一致。
另外,本文采用HAMA、HAMD和GQOLI量表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后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下降,且应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患者明显低于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患者;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均升高,且应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患者明显高于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患者。这是由于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并介绍相应的成功案例给予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明显提高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在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明显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翟红燕,张启田,梁青.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2):182-185.
[2]管峥峰,狄剑秋,杨超,等.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3):96.
[3]曾莉,守丹.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23-26.
[4]陈帅,黄志卫,陆湛,等.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终点事件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7,16(3):222-225.
[5]鄧爱华,张霞.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4):683-686.
[6]戴艳,周园,吴垠,等.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全方位的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9):2155-2157.
[7]魏艳杰,李春秋,乔艳霞,等.主体双元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对住院颅脑肿瘤手术患者中健康生命质量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1):2653-2655.
[8]张玲,孙林.集束化护理模式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相关感染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9):2161-2163.
[9]陈飞翔,徐超,张存海.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效果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57-60.
[10]蔡昭皓,杨正德,张贵金.亚低温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8):1081-1083.
[11]王敏娜,李晓艳,陈东莉,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行CR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3):1811-1813.
[12]张磊,吕光宇,蔡天斌.早期气管插管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8):3159-3161.
(收稿日期:2019-01-17) (本文编辑:马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