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心
主持人/鹿儿 关注邮箱:jinqiuluer@126.com
《最疼儿女的方式,就是富养自己》
最近有一份老年消费调查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096位老人日常花费中,30.74%花在日常开支,23.51%补贴儿女,只有3.3%用在了自己的休闲生活上。这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当满世界都在谈如何“富养”孩子时,却甚少有人想到“富养”老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王堂生认为,家庭中老人最该被富养,多数老年人都受“子女好,自己就好”的影响,把更多的金钱和精力都投入给子女,有时结果却适得其反。对老人而言,富养自己才是不给子女添麻烦。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富养,又如何富养自己呢?请看本刊特别策划《最疼儿女的方式,就是富养自己》。
1
这个问题,是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的。
我十岁那年的暑假,姑姥姥家的表舅结婚,邀请妈妈去参加婚礼。
姑姥姥,也就是妈妈的姑姑,家在几十里地以外的一个村庄,我以前和妈妈去过,这次我嚷着还要跟着。
妈妈拗不过我,骑着自行车和我一早就出发了。
中午吃过饭,妈妈帮着送走了几拨客人,打算也回家。正在这时下起了雨,本以为是一会儿就停的雷阵雨,结果越下越大,直到晚上七点了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姑姥姥说:住下吧,晚了我不放心,明天一早走,还凉快。
晚上睡觉的时候,姑姥姥带着我们离开大房子,七拐八拐走过几个胡同,走进一个三间老房子的小院,虽然收拾得很干净,可是到处还是很破旧。
我问,这是谁家啊?
姑姥姥回答说是她家,以后她和老伴、也就是姑姥爷就在这住了。
我不乐意了:这个房子又破又小,为什么不住以前的大房子啊?
妈妈在旁边呵斥我,“小孩子别瞎说,姑姥姥这个房子挺好的,大房子要给小舅和新舅妈住。”
我一千个问号,还是忍住了。
第二天回家的路上,妈妈和我说,姑姥姥两个儿子,老两口辛辛苦苦一辈子,给他们每人盖一套房子,娶了媳妇,人生大任务就算完成了,以后就在那旧房子里养老了。
当时的我想不通,觉得这样太不合理了,老人累了一辈子,也没给自己盖几间像样的房子住,临到老,还要住以前的旧房子,多憋屈。
其实,如果你稍微留意下,就会发现,时时处处都有这样的中国式老人,穷养自己,却富养儿孙,这种现象在当下这个时代,尤甚。
2
我刚结婚那会儿,住在一个单位的家属院,房子结构相同,户门两两相对或比肩而立,隔壁做什么吃的,都闻得出来,住这种房子最方便的就是串门,邻里关系大多很融洽。
我家左邻是小两口,长期在父母那蹭饭,回来住的时候也不多,和我们少有来往。
倒是右舍一家和我家关系密切,他们也是三口,夫妻俩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
每到周末,小女孩的奶奶都要来看孙女。老太太在乡下,也没有什么钱,却特别疼孙女,哪怕是自家树上结的枣都舍不得吃,鲜枣熟了送鲜枣,到了冬天就送干枣,总之老太太什么好东西都舍不得吃,她说,“喜欢看着孩子吃东西,自己老了吃点什么不行啊。”
有一次,老太太在老家干活,忽然晕倒了,家里人急忙送医院,一检查,营养极度不良,身体各种元素都缺,住了一周的院,花了上万元。唉,这些钱,得买多少营养品啊。
3
有一份老年消费调查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096位老人日常花费中,30.74%花在日常开支,23.51%补贴儿女,只有3.3%用在了自己的休闲生活上。
这,就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
其实,老人舍得富养自己,身体才能健康,全家人才能岁月静好。
富养,不是奢侈,而是在能力范围内善待自己,不让自己的健康早早垮掉。人生在世,每个人能够把自己照顾好,也是一种功德。
我父亲退休金也不低,自己住着一套房子之外,还有一套闲置的房子出租,他的收入比很多在职的公职人员都高,但他老人家这些年,基本没再给过我们什么钱,大部分用在了自己身上。
一来我们日子过得还好,不用老人省吃俭用贴补。二来我父亲的理念是,把自己身体保养好了,不给子女们添麻烦,就是疼儿女们的最佳方式。
父亲生活很有仪式感,吃饭从不将就,哪怕一个人,也有荤有素有汤,营养均衡;他喜欢钓鱼,就去买最好的渔具,和老哥们一起玩耍;喜欢去哪里,拔腿就走,从不瞻前顾后。
我周末经常去看父亲,他每次都说,工作忙,不用老是惦记他,他好着呢。
用他老人家的话说,自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不给孩子添麻烦。
4
是啊,很多人心目中的好父母,就是咬紧牙关苛待自己,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省下来给了孩子。
而这样的省吃俭用,透支身体,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如果因为身体不好,成了别人的拖累,心里无论再想着怎么爱孩子,都无济于事。
只有把自己活好了,才能惠及儿女。身体康健的父母,才是孩子莫大的福气。
其实,最孝顺的方式,就是富养父母。最疼儿女的方式,就是富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