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丽,赵素敏
(东阿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山东 聊城 252200)
腺样体肥大是指在慢性炎症刺激下腺样体异常增生,以儿童为高发人群,出现头痛、流鼻涕、鼻窦炎、口腔呼吸、睡眠障碍、听力下降等症状,影响颅面骨发育,腺样体肥大堵塞咽鼓管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之一[1]。因腺样体肥大行腺样体切除术在耳鼻喉科手术中最常见,切除后口腔呼吸症状消失,颅面骨正常发育[2]。由于生物膜或小的菌落变种导致的慢性感染状态导致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腺样体肥大的观点得到证实[3],尽管各研究的结果不一致,腺样体鼻咽比(A/N比)是最重要和应用最广泛的标准之一[4]。在印度的一项研究中证明A/N比值≥0.7mm是腺样体切除术的指标[5]。本研究意在确定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A/N值及其与不同因素的关系。
对 2018年6月到12月在本院诊治的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且可能需要行腺样体切除术的儿童37例进行研究。所有儿童行颈侧位X线片。计算腺样体阴影最外点(a线)垂直于B线(沿着蝶和枕骨基底画直线),鼻咽长度(n)值硬腭后缘垂直于B线的距离。鼻咽比用A/N来计算。和评估腺样体大小、鼻咽长度和A/N比。
本研究获得了东阿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数据由SPSS20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描述。
研究共包括37名儿童,其中26名男性(70.3%)和11名女性(29.7%)。平均值患者年龄为7.81±2.52岁,大多数患者至少8岁(20人,54.1%)(表1)。关于腺样体肥大的症状,本研究的所有患者都有症状(27例,100%),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口腔呼吸(37例,100%),打鼾(4例,89.1%)和鼻下言语(11例,29.7%),(表2)。结果表明,X线腺样体大小的平均值、鼻咽部长度和a/n比值分别为18.69±3.29(12.5~30)mm、22.75±3.62(17~ 33mm。分别为 0.825±0.099(0.54~1)。病理腺样体大小为18.22±5.97mm(10~25)。比较年平均A/N比,未发现显著性差异。基于年龄的OME儿童(P=0.9,t=0.072)。7岁以下患者的平均腺样体大小为18.72±4.46mm,8岁以上患者为18.66±1.84mm(P=0.9,t=0.045)。两组鼻咽平均大小无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6)。颈侧位X线片上的男性腺样体大小为显著高于女性(19.41±3.27mm vs.16.97±2.84mm,P=0.08)。鼻咽大小和A/N比男性和女性患者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症状的A/N比、腺样体大小和鼻咽大小。A/N比和病理腺样体大小呈正相关(r=+0.44,P=0.02)。
表1 研究队列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分布
表2 研究队列中腺样体肥大症状的频率分布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A/N比及其与术中和病理腺样体大小、症状、年龄和性别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A/N比值与病理腺样体大小呈正相关,但没有A/N比与不同症状、性别、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的局限性是样本量小,孩子父母不配合。
我们的研究表明A/N比与实际腺样体测量(病理和术中)有显著相关性。颈侧位X片能用于用于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为了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推荐具有腺样体肥大症状的儿童通过颈侧X片证实肥大与否,测量鼻咽部比率,并与术前接受药物治疗,再查颈侧位X线片测量鼻咽比率及其变化。最后,评估腺样体切除术后A/N比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