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四梦”形容词中的双音节单纯词构词情况研究

2019-08-18 15:23田贵春
北方文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形容词

摘要:“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又叫“玉茗堂四梦”,是明末戏曲家汤显祖的力作,代表了明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1)。“四梦”语言雅俗兼容,文白夹杂,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的语言面貌,作为语料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汤显祖戏曲集》为语料,穷尽性地整理出“四梦”中的形容词,通过探索双音节单纯性形容词的构词情况,为语音构词法以及汉语词汇复音化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临川四梦”;形容词;双音节单纯词;语音构词;复音化

“临川四梦”形容词丰富,共1728个,双音节形容词是主体,共976个,约占总量的56.5%,而其中单纯词虽然数量仅有171个,但颇具特色,尤其能管窥汤显祖语言艺术修养,值得一探。

一、双音节单纯词的概念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单位,根据构词语素个数的不同,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是单个语素构成的词。双音节单纯词两个音节只表示一个语素(2),即每个音节不能单独表义,只能合起来整体表义,如:“踌躇,两个音节构成一个整体,表示犹豫不决,单独的“踌”或“躇”都不表义,“踌躇”就是双音节单纯词。

二、双音节单纯词的构词情况

“四梦”形容词中,双音节单纯词有联绵词和叠音词两类,它们都是利用语音材料构词,不以意义为主,重在取声,即所谓语音构词法构词。

(一)联绵词

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根据语音构词形式的不同分为四类:

1.双声

双声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这类形容词共60个,如:

崎岖  勤渠  绻缱  荏苒  岧崹  萧瑟  萧索  潇洒  氤氲  僝僽  慷慨  萧疏  悒怏  造次

[绻缱]

“才离月殿,试临朱户,知为谁绻缱,敎人腼腆?”(《南柯记·尙主》13/559)

“绻、缱”在上古和中古音中都是溪母字。“绻”上古为元韵,中古为阮韵(3);“缱”上古为元韵,中古为狝韵。可见“绻缱”一词的声母相同,韵不同,是双声连绵词。“绻缱”这里是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上述的双声词中有两类比较特殊:一种是零声母构成的双声词,如“巍峨”、“悒怏”,这些词的前后两个音节都属于零声母(4),是一种特殊的双声词;另一种严格地说是属于准双声词,准双声是指邻组声母位置相当的字(5),也就是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或相近,而发音方法存在差异的一些词,如“僝僽”、“萧瑟”、“萧索”、“萧疏”、“造次”、“怔忡”等。“僝僽”一词两个音节都属于舌音,发音部位相同,但其清浊有别,发音方法不同,对于这类词我们也把它归入双声词中。

2.叠韵

叠韵连绵词是说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四梦”中这类形容词共78个,如:

老倒  巄嵷  毰毸  縹缈  俜仃  俜停  娉婷  腌臜  滑擦  空濛  窅窕  依希  依稀  殷勤

[巄嵷]

“芳月融晴,禁烟熏暖,金界瑞光巄嵷。”《紫钗记·花前遇侠》(51/205)

“巄”在《广韵》中作“卢红切”(6),“嵷”在《广韵》中为作孔切(7),二者都属于东韵字。可见“巄嵷”声母不同而韵相同,是叠韵词,亦作“巃嵸”,“巄嵷”这里是形容聚集貌。

上述叠韵词,也有一类较为特殊,严格地说是准叠韵,也即两个音节韵母和声调不一定完全相同(8),例如“滑擦”、“空濛”、“依希”、“依稀”、“殷勤”等,“滑擦”介母不同。这类词我们也归入叠韵词。

3.双声叠韵

双声叠韵连绵词是指两个音节声、韵都相同,只有一个“落硌”。

[落硌]

“陕州城下水波波,运道上干焦石落硌。”《邯郸记·凿郏》(11/749)

“落、硌”的上古音和中古音的声母相同,都是来母字(9);韵也相同,都是铎韵,“落硌”属于双声叠韵的词,也写作“硌硌”,用于形容坚硬。

4.非双声叠韵

非双声叠韵连绵词是说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但是两个音节是一个语素,这类形容词共10个,如:

滑稽  滑喇  趷蹬  滂沱  狼藉  撒朗  忪惺  倭妥  惺忪  惺憁

[惺憁]

“好不惺憁,似太白驴驮压绣骢。(《南柯记·就征》10/547)

“惺”《广韵》和《集韵》作桑经切,《正韵》作先青切(10);“憁”《正韵》为作孔切,按玉篇集韵又作惚(11)。可见“惺憁”一词的声韵都不同,属于非双声叠韵的连绵词,这里用于形容警觉。

综上所述,联绵词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词义单纯。联绵词只包含一个语素,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可分训,词本身有很强的凝固性和整体性,相比合成词词义单纯;第二,一词多形。例如“丁零、丁宁”,“俜仃、俜停、娉婷”等;第三,声韵联系。

(二)叠音词

叠音词是两个相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语素的单纯词,不能拆分成两个语素,这里需要与合成词中的重叠式构词区别开来:重叠式构词是两个相同的语素组成的合成词,拆开时有意义并且意义与重叠式合成词的意义相关,这种合成词又称叠根词;叠音词的两个音节只记音,拆开时无意义或者意义与两个音节连缀时的意义不相关。“临川四梦”形容词中叠音词共22个,如:

故故  唧唧  啾啾  喇喇  呖呖  脉脉  瑟瑟  簌簌  迢迢  曈曈  泻泻  熊熊  崖崖  蛰蛰

[故故]

“故故惊人睡,闷来弹鹊心儿喜。”《紫钗记·春愁望捷》(20/78)

“故”上古时期为见母鱼韵,中古时期为见母暮韵(12)。“故故”是拟声词,形容鸟鸣声,“故”单独使用不能表示鸟鸣声,所以“故故”是叠音词。

[熊熊]

“熊熊旦上,连城抱日月之光。”《紫钗记·春日言怀》(2/11)

“熊”上古时期为厘母蒸韵,中古时期为云母东韵(13)。“熊熊”意思是火势旺盛貌(14),“熊”单独使用没有与此相关的意思,因此“熊熊”是叠音词。

三、语音构词法在汉语词汇复音化中的作用

汉语由单音词过渡到复音词的发展,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上古汉语单音节词居多,语义负担较重,复音化符合表义准确性的要求。双音节单纯词单个音节不表义,相比合成词而言,通过语音构词方式形成的单纯词表一准确性欠佳。

从“四梦”形容词中双音节词的构词情况来看,双音节单纯词数量仅占双音词总量的17.5%,合成词占大部分:(见表1)

由此可见,语音构词在汉语词汇的复音化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但是通过语音构词法形成的双音节单纯性形容词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注释:

徐朔方《明代文学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31页。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22页。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06页。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057页。

胡继明《<广雅疏证>同源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第463页。

中华书局编辑部《康熙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22页。

中华书局编辑部《康熙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17页。

吕叔湘《语文常谈》,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第11页。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5页。

中华书局编辑部《康熙字典》,北京:中華书局,2010年,第429页。

中华书局编辑部《康熙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401页。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93页。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9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464页。

参考文献:

[1]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吕叔湘.语文常谈[M].北京:三联书店,1980.

[4]肖岚,田照军.<汤显祖戏曲集>双音词语音构词法探微[J].语文学刊,2006,1.

[5]严璐.今古文<尚书>复音单纯词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

[6]田贵春.“临川四梦”形容词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猜你喜欢
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Comparative Adjectives (形容词比较级)
找单词:形容词篇
小议消息当中的形容词
形容词
Clinical, radiological and molecular diagnosis correlation in serum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osteoarticular tuberculosis
同源异义形容词辨析
英语形容词强势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