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泽宇
摘要:《庄子》中的真人人格内涵非常丰富,是庄子所提出的重要理想人格之一。庄子被唐玄宗追封为“南华真人”,可见这是对其人格最贴切的概括。深入发掘庄子真人人格思想的审美意蕴和思想精华,对于现代文化人格的建构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以《庄子》文本为依据,深入探索庄子“真人”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庄子;《大宗师》;真人;现代意义
钟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说,“庄子真实学问在《大宗师》一篇。”足见《大宗师》在《庄子》中的重要地位,其重要价值主要来源于本篇对道家理想人格——“真人”的塑造和阐释。“真”作为哲学概念的提出,是庄子对于哲学史的一大重要贡献。对于真人的推崇与赞美,展现了庄子深刻的哲思与理想人格的建构。
一、真人的人格内涵
先秦时期,建立理想人格是各家各派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但真人乃是庄子独创。王夫之在《说文广义》中提到:“六经、语、孟无‘真字。”顾炎武《日知录·破题用庄子》也说:“五经无‘真字,始见于老庄之书。”在先秦诸子典籍之中,对于“真”字之内涵探讨乃庄子首创。据学者张清河统计,“真”字在《庄子》一书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共在书中出现66次,有关“真人”的表述有19次,其中有10次出现在内篇《大宗师》中。因此深入研究《大宗师》一篇乃是理解“真人”人格内涵的关键所在。
想要充分理解庄子的“真人”思想,首先应该明确“真人”之内涵,何为“真”?《说文解字》曰:“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说文解字》中对于“真”的解读基本符合道家的思想,即修养得道的人为真人。庄子没有在书中给“真人”下过明确的定义,但在《庄子》的注中有相应的解读,郭象在《大宗师》中注曰:“夫真者,不假于物而自然也。”林希逸注:“真,自然也。”郭象和林希逸都将“真”解释为自然。在《庄子·渔夫》中,其中由孔子与渔夫的对话引出了“真”之内涵,孔子问于渔夫“请问何谓真”,渔夫回答了最为核心的一句“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成玄英疏曰:“法效自然,宝贵真道,故不拘束于俗礼也。”可以看出“真”在这里被看成“自然而然”的代名词。因为“真”本身出于自然且顺应自然,所以也就不受到外界力量的干扰,即人本身的自然状态。这里所强调的是浑然天成,不经过人为的改造和雕琢。
《大宗师》中提到真人的次数最多,并且有著名的“真人四论”: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
古之真人,淡情寡欲,不计生死,随物而变,天人合一,归根到底就是能够和于道,而道为万物之宗,万众之师,因称之为大宗师。古之真人正是秉持本性,顺应自然,才能忘得失,弃毁誉,合于天道。他们不为情事牵绊,超越生死,纯朴至真,从而获得至乐。
概括而来,真人主要有两个特性:
首先,真人与众不同的生命状态。根据成玄英疏,真人已经达到生死如一的境界,所以没有安与危的分别,上高处不会全身战栗,入水中不会全身濡湿,入火海不会全身发热。庄子在这里强调的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不是身体状态,事实上处在对待关系中所谓主客体是无法达到合而不伤的境地,因为即使在主观上遗忘和忽略,在客观上依旧会产生影响。真人之所以能够具有这种“神通”,是因真人随之“物化”,即真人已融入万物,与万物合二为一,水和火本身不会觉得自己是湿或者热的,所以真人与万物合一,无论其处在何种状态下也不会为之所伤。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是真人却不贪求口腹之欲,能够做到“其食不甘”。《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爽在此意为损坏、败坏。老子在此认为修道之人若是一味沉迷于饮食享乐,将会导致身体的损伤,失于道义。出家人讲求“过午不食”,以此减少不必要的欲望,这个道理是一样的。真人没有过多的欲望,自然超越了生死之惧,福祸之忧。“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庄子·徐无鬼》)真人纯一而素朴,“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庄子·刻意》)真人抱德养和来顺应天下,以自然待人事,而不以人事干预自然,从而能自如地与世间万物共存。
其次,真人总是顺应于道。在《庄子》中,真人可谓是庄子塑造的理想人格。真人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人,实际上,庄子所塑造的是一个抽象化的存在形态,而想要走向这种形态,首先要做到对“道”之充分领悟。作为庄子塑造的理想人格,真人始终与庄子所推崇的“道”密不可分。想要達到真人之境,首先要做到以道为人生的最高指导,在知与行的过程中顺应道之运行。《大宗师》中曾提到:“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这里所提出的“不以心捐道”是指人不可以用机心去把握道,实质上此处庄子所强调的是“自然而然”。“真”出于自然而顺于自然,无论是修道者自觉的要“通乎道”,还是修养自身意义上的“不以心捐道”,庄子所要表达的都是,想要成为真人,首先要对道有所体悟和把握,并在这种体悟和把握之中顺应道的运行。
二、“真人”的修养方法
关于《大宗师》的主旨,郭象注为:“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富,其所宗而师者无心也。”林希逸认为:“大宗师者,道也。犹言圣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刘武则注为:“所谓大宗者,道也;所为大宗师者,以道为师也。”综合以上注解可知,大宗师意为“道”是最值得尊敬、敬仰的老师。而真人即是达于道德人,可以称之为大宗师。有关修养成为真人的方法,庄子提出了“坐忘”和“心斋”两个概念,《大宗师》中通过颜回与孔子的对话引出了“坐忘”的概念: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堕肢体”即好像身体没有了,没有感觉了;“黜聪明”指没有妄念、没有思想;“离形”没有形体,“去知”没有智慧;“同于大通”指与天地合一,达于大道。当一个人放弃身体、放弃智慧,还能清晰的认知这个世界,就达于大通了,走向了心灵的空寂境界。在庄子看来,形体和人类外在的妄念和欲望是人通于道的阻碍。世间的人多被外在的形体蒙蔽了双眼,只看得到“有用之用”,那么忘却心灵,忘记身体,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这恰恰是无用之用,庄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才是彻底摆脱了人生的困境。所以,利用聪明是修行最坏的方法,要合于然,达到“坐忘”的境界,才能通于道,达到做真人的境界,而离形养德正是体道的基础。
除了坐忘,庄子认为想要进入真人之境界还要做到“心斋”。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所谓“心斋”实际上是修道之人修养的第一步,即进入空的境界。如何做到“心斋”?孔子具体解释,首先要做到心念专一,思想专一,不使用耳朵听声音,而是用心灵去听;接着不要用心听,而是用我们一呼一吸之间的气去听。到达了用气听得境界,耳朵的听觉不起作用,心里的念头也不动,自然就符合于道。这样就进入到了自我意识中的空,即使世界中还有外物,但修道之人的内心已经丝毫感受不到。能够做到内心意识不动,耳朵听不到外界的杂乱之音,达到心灵的宁静,就完全返归内在了。只有做到摒弃内心多余的欲望与杂念,达到心灵的回归时,才能真正显示出“道”的本质。
庄子认为现实中人的人总是被欲望所困扰,被追名逐利所樊篱,所以一生致力于寻找解除人心灵困扰的方法。通过“坐忘”和“心斋”的方式,去除心灵中的杂念,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内心平静,从而和自然合为一体,实现心灵与道的完美契合。
三、“真人”人格的现代意义
与儒家所不同的是,儒家塑造的是现实中的人,而道家更偏向于塑造理想中的人。“真人”是一个理想社会的理想范型,与儒家所树立的“圣人”形象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儒家的理想人格是一种以伦理为架构的道德人格,以人为的“有为”(仁、义、礼、智、信)取代自然的“无为”,而庄子的“真人”是一种超越了道德和人伦的自然人格。这样的形象体现了庄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庄子对于人性的认识是更为深刻的,他揭示了人性的软弱和扭曲,表现出了对人性丑恶并走向畸形的关注和忧虑,由此他建立了“真人”的人格形象,建立了超越社会、超越自我的理想人格,以期待和呼唤人性的回归。
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造成了现代人心灵的扭曲和黑暗。太多的人被欲望遮蔽了心灵,异化为物质的附属品,从而丢弃了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庄子的“真人”思想在儒家的规矩严苛和佛家的禁欲戒律中,给予了中国人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精神家园,它反对人为的约束管教,它反对利用外力改变人性,它追求人性的自由和本真。庄子的“真人”思想在缓解个人精神痛苦、消除追名逐利、淡化人心欲望,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与人格独立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死,“真人”人格范型中所蕴含的自然而然、不滞于物等思想,对于缓解当代社会冲突、个人身心修养、提升精神品格也是大有益处的。值得现代人深入挖掘与思考。
庄子基于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思考,在《大宗师》一篇中建立了“真人”的理想人格范式,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和审美意蕴,对于当代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沃土。
参考文献:
[1]陈鼓应注.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
[2]胡静.《庄子·内篇》“真人”形象探微[J].攀登,2018 (02):150-153.
[3]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