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烟愁

2019-08-18 07:35李世娜
新一代 2019年10期

李世娜

摘 要:青少年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巨变的青春时期 ,他们的感知、情绪等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他们有时在同伴或周围环境影响下而尝试吸烟。青少年吸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学生心理特征和吸烟心理的分析,总结出了无烟教育方法,并在学生中开展了无煙教育实践。

关键词:吸烟心理;吸烟危害;无烟教育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身心素质将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吸烟行为不应该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第七条明确:“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吸烟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持续上升!寻找青少年学生吸烟的动机,在校园开展有效的无烟教育,这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一、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上逐渐有了独立意识。他们对父母过多的照顾和干预,心理上常常产生厌烦的情绪,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又不得不从父母那儿寻找方法或寻求长辈的帮助。

(二)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但由于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局限性,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自大,易做傻事、错事。

(三)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青少年学生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和限制,使得青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压抑的状况。

二、烟由心生的青少年

青少年学生知行不一的心理特点,正是他们发生吸烟行为的一大诱因。

(一)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尤其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而在中国有个传统——“递烟是见面礼”。这种错误的交往方式使得一些学生渐渐地学会了“交往——递烟——吸烟”。

(二)日渐成熟的青少年对 “吸烟有害健康”这类空洞的控烟口号没有“感觉”;其次,青少年对烟草充满好奇心,这个好奇心驱使他们开始尝试吸烟。

(三)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的情绪大多不稳定,心理上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也使得他们不一定事事去寻求长辈帮助,如果没有合适的排遣方式,吸烟便成了他们解闷、发泄的最好途径。

三、无烟教育在行动

从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知识对于行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学校开展无烟教育首先应该抢先向学生传播烟害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心理上来诱导学生,提高学生对烟害的认识。

(一)开展知识讲座,介绍吸烟危害。

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或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的讲解,使学生们真正了解吸烟对于身体的危害,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香烟的严重危害。

(二)模拟危害实验,实践烟害教育。

适时开展一些演示香烟烟雾中有害物质的性质实验和香烟烟雾毒死老鼠的实验。通过“死亡”起到强烈的震憾作用,提高学生对烟害的认识。

(三)表演情景短剧,学会拒绝接受。

伙伴经常是学生吸烟行为的引发者和促进者。所以无烟教育要想取得成效,青少年学生必须学会拒绝,而拒绝、抵制的方法和技巧唯有通过反复演练和多次实践才能够成功地掌握,开展情景短剧就成为了这一宣传的良好方法。

四、齐心协力,营造无烟氛围

在学校开展的无烟教育能否取得成功,与学校、家庭、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身体力行做榜样

家长不在子女面前抽烟,教师不在学生面前抽烟,这只是无烟教育的最低要求。更为广泛的要求则有:严格执行国家禁烟条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二)减少香烟获取道

学生最容易获得香烟的途径是从家里拿和从小店买。所以减少学生获取香烟的途径就至关重要了。例如:家长减少学生的零花钱;烟草不放在家里;用法律手段禁止烟草商销售向青少年销售香烟等策略。周围环境控制住了,那些意志不够坚定的学生受影响就会越少,实现无烟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就越近了。

(三)宣传教育随身做

我们的宣传形式要多种多样,要贴近大众心理。对于学校和社区,我们可以搞一些图片展览,如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肺部图片对比、吸烟对身体各部位的危害图解等等。

为了学生的兴趣,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地球的环境,无烟教育应该作为一门功课在中小学校普及、推广,希让我们的青少年学生能够尽可能的远离这一危害身心健康的不良嗜好,从而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

参考文献:

[1]《青少年学生控烟的有效途径——健康促进学校》[J].马洪亮.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04期

[2]《遏止未成年人吸烟要在“禁卖阻买”上下工夫》[J].曹灿辉.教育家 2016年07期

[3]《青少年吸烟的阶段性及其在控烟中的意义》[J].刘翔.叶冬青.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01)

[4]《学校控烟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谢珍琦.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