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经济过去以「三驾马车」作推动,惟出口受累贸易战,固定投资亦难如以往大水猛灌,因此,剩下的内需消费被寄予厚望。高盛建议「买入」一批内需股,当中包括海尔电器(01169.HK)、广汽(02238.HK)及阿里巴巴,投资评级为「确信买入」。
高盛报告认为,内需股范围十分广泛,目前受惠的只会是某几个行业。如果从传统消费概念去看,以食品与家电行业仍有机会,但并非整个消费概念受惠。汽車虽然属于消费,但行业情况较困难;至于过去增长迅速的网上消费,如阿里近期表现亦仅属一般,腾讯(00700.HK)亦相似。
在高盛看好的内需股名单中,2018年至2020年每股盈利平均复合增长最高的四强,分别是华润啤酒(00291.HK)、海底捞(06862.HK)、李宁(02331.HK)及呷哺呷哺(00520.HK),增速介乎19%至72%。内地居民收入及消费力持续提升,日常外出用膳的频率和消费额同时增加,带动内地餐饮需求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显示,2018年中国餐饮消费总额按年增长9.5%至4.2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连续四年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火锅已成餐饮业第一大类,市占率达13.7%,直接受惠于餐饮市场的高速增长。申万宏源估计,至2020年,单是火锅餐饮市场就可增长至5,843亿元之庞大规模。海底捞今年积极扩张,市场估计净开约200间店。
中金指出,截至4月底海底捞的应用程式显示国内有486间门店,反映本年已新开56间店,料全年开店超预期。高盛报告则指,海底捞享有多项优势,包括拥有最受认可的品牌,高翻枱率及租金成本相对销售额比率低;独特绩效评价及佣金模式致使管理人员与总部之间利益趋向一致;可扩展的商业模式;拥有高技术系统;以及回报率在全球同业中属最高水平。
海底捞跟其他饮食股不同的地方,是因集团经营火窝,在控制食物质素方面相对容易,因为不涉及烹调,只需要控制食材质素,相对容易管理。即是说,火窝店较容易控制质量。海底捞上市初期的股价表现不算突出,直到今年2月才开始起步。以现时每手入场门槛约3万港元计,买入的投资者应非一般散户,而是基金大户。
高盛预期,海底捞2017年至2020年纯利平均复合年增长率达48%,销售平均复合年增长率达50%,店铺扩张平均复合年增长率达48%,而每年同店销售增长可达3.6%。高盛予海底捞「买入」评级,目标价34.3港元。至于中金及汇丰证券分别予其目标价35.05港元及34.28港元。
海底捞主要经营火锅店,截至4月底于国内有486间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