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音 郭锦辉
【摘 要】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力为目的进行分类,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前者指列入教学计划内的正式课程,后者指存在于教学计划之外的非正式课程。大学生知识储备的提升需要显性课程的参与,而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养成需要隐性课程的作用。高校隐性课程能够补充显性课程的不足,是高校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对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隐性课程;开发;建议
一、隐性课程的定义
1974年,美国课程专家Saylor J.G.和Alexander W. M.汇集了各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并将课程概括为四类:课程是学科和教材;课程是目标;课程是计划;课程是经验。按照课程对人的影响划分,我们可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正规课程、显露课程、显在课程等,指的是列入教学计划内的课程,或是在课程表中出现的课程。我国目前显性课程的设计采用了学科中心设计,其课程组织不仅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还会考虑学生的智力差异。
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潜隐课程、隐蔽课程,早在1968年,美国教育家Jackson在《班级生活》一书中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他将学生在校接收到的“态度、动机、价值观”一类的“非正式”的文化习得与经验称作隐性课程。后续学者将其定义为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无形的,但在学校教育中却对学生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的课程。
二、隐性课程的分类
如果说正规课程是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力为目的, 那么隐性课程所涉及的正是学生的精神世界, 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为主要目标,所以,隐性课程也就呈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特色性、间接性、渗透性。按素质教育的目标, 隐性课程正是我们“塑造完美的人”的坚实的基础(史英,2004)。
卢宁和丁小明(2005)认为,隐性课程主要有四个层面的表现:(1)物质层面隐性课程,如校园、教室的物理环境等;(2)互动层面隐性课程,如师生互动,教学过程等;(3)文化层面隐性课程,如校风、班风、教材中的内隐文化价值观等;(4)制度层面隐性课程,如班级与学校教育中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领导风格、管理模式等。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隐性课程分为三个方面:(1)物质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校园环境、路标、教室内软硬件设施、教学楼内标语等;(2)文化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校风、班风、学风、教师传递的价值观、教材传递的价值观、教学活动带给学生的积极体验等;(3)制度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奖惩制度、教育观念、教学实践活动、课堂互动交流等。
三、关于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现状的思考
国内学者对隐性课程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但他们在仍存在一些分歧。曾小珊(2013)对其进行了总结:(1) 隐性课程是仅限于学校内,还是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在内的环境、气氛等潜在影响因素。(2) 隐性课程是“客体性”的还是“主体性”的。(3) 隐性课程是完全无意识的还是兼具有意识的。(4) 隐性课程仅仅是非计划性的还是兼具计划性的。(5) 隐性课程仅仅是非学术性的还是兼具学术性。(6) 隐性课程是否应属于非正规课程范畴。
而且,当今高等教育常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学业成绩与其思想道德水平不成正比,即智强德弱或德优智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到底是源于教科书、课堂、教师,还是源于校园文化、班风学风、规章制度?由此,本研究对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高校注重物质性和制度性隐性课程的开发,对文化性隐性课程的开发不足。优美的大学校园环境和一定的纪律约束虽然必不可少,但物质性和制度性隐性课程开发并不是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全部。高校应从这种狭隘的观念中走出来,使教育经费合理分配在物质、文化、互动这三个层面上,开阔隐性课程开发的视野, 对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给予更多关注。如此,学生才能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在文化性隐性课程本身的开发上,高校忽视了时尚文化、非主流文化等文化生态环境因素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意识的主导作用。根据文化与教育生态的关系,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学校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当时的文化生态环境(樊广花,2006)。
四、关于高校开发隐性课程的建议
由于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普遍忽视了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和实际考虑,导致隐性课程在具体实施中收效甚微。因此,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良好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本研究以前文提到的三类隐性课程为基础,对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提升文化类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比重。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尚文化、非主流文化等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各类文化性因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时尚文化的判断力,对非主流文化的甄别力。
其次,开发活动类隐性课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举办读书角、辩论赛等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品质塑造,还能使同学间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
最后,关注教师因素对隐性课程开发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知识、塑造价值观、形成良好修养起决定性作用。高校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相处模式,如课后主动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反馈。不仅要做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做学生生活上的指导者。
五、结语
作为显性课程的补充,隐性课程在高校教学中不容忽视。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正是为了弥补显性课程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使学生把握一切机会,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Jackson, P. Life in Classrooms [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8.
2. Saylor, J. G. & Alexander, W. M.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sinston, 1974.
3. 樊广花. 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6(26):9-10.
4. 卢宁,丁小明. 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09): 102-106.
5. 史英. 正规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特点、价值[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08): 22-24.
6. 曾小珊. 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隐性课程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