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玉婷
【摘 要】本文聚焦盐城市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动力机制命题,依据实证调研结果探讨影响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动力的滞力与引力因素,并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盐城开展双创活动的条件,论述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对策构想。
【关键词】创新创业;动力机制;激励对策
一、本论题相关研究评述
国内外学者多从两个方向探究创新创业动力机制:
其一为双创动力的外部激励机制,典型理论为创业生态系统理论。该论成熟于2014美国学者Mason和Brown的研究,主张藉创业主体(创业企业、投资机构、大学等)和创业环境(政策、文化等)之间的联结作用关系来评究创业创新的行为激励。[1]我国学者王以梁的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研究即为此理论本土化运用的典型成果。[2]
其二为双创动力的内生激励机制,典型理论为美国学者Albert 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该论主张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价形成对行动结果的预期及条件把握性预期,两种预期共同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国内外学者多藉自我效能理论研讨创业动机的生成,典例如我国学者马琳从自我效能角度开展的知识型员工奖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3]
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共同不足是多宏观着眼创业政策、社会环境,或微观着眼个体心因,却忽视研讨联结社会与个人的工作单位特点对人员双创动力的影响,此亦为本研究尝试探讨的命题。
二、盐城科技人员双创动力因素的实证调研与结论归纳
(一)实证调研与分析方法介绍
课题组组织针对盐城市各校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开展问卷及访谈调研,具述内容:
1.问卷调研中的相关性分析。课题组的问卷由客观信息获取、评价性信息获取和开放性信息收录三部分组成,其中:客观性信息分为个人(性别、年龄、职业身份与职级、学历、海外经历、取得成果、双创政策了解度等)、单位信息(单位性质、科研能力、人员职级流动性、科技人员考评管理制度、科研诚信制度、科技成果转化处置和定价方式、双创政策及物质条件供给、双创服务体系)两部分;评价性信息分为个人创业意向评价(动力+风险偏好)、单位环境评价(涉及职称考评方式、收入水平满意度、福利待遇满意度、培训进修机会、成果转化与分配方式、双创人文环境)和双创政策实践评价。开放性信息收录为针对客观信息部分、评价信息部分未涉及内容的被调研者补充。
课题组对评价性信息的问题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赋分选项,将赋分统计与客观性信息对照判断相关性,以此归纳问卷调研结论。
2.访谈案例的整理与因素影响力分析
课题组开展科技人员访谈,整理记述观点并运用量化结构解析法分析双创动力影响因素的优先级。⑴因素探究。根据问卷调研结果,结合文献理论探究确定科技人员双创动力的重点影響因素;⑵因素评分。课题组围绕因素探究结果设置访谈问题,并按李克特五级量表的赋分思维要求受访者做出针对重点影响因素的评价回应;⑶结论延伸。根据因素评分中的结果统计评价影响因素的优先级,就优先级高的因素进一步咨询专家延伸讨论。
(二)调研结论归纳
1.形成机制简论
课题组依调研结果归纳盐城市科技人员双创动力的形成机制:滞力与引力的共同结果。具述结论:“滞力”为留滞科技人员投身双创实践的因素力,反映相对投身双创实践在风险趋避与利益获取上的优势;“引力”为激励科技人员投身双创实践的因素力,反映投身双创实践在风险趋避与利益获取上的优势,其又因具体情势的不同而分异为“拉力”与“推力”,拉力为侧重良好预期的吸引力,推力侧重不满现状的排斥力。
2.动力因素简论
本研究落脚于针对面向科技人员群体的双创动力激励对策,故课题组着重探究个人因素之外的单位的、政策的因素机制,将其概括为“一台一帽一位,风向政策协议”。
⑴所谓“一台”,即一个能贯连科研活动与营利项目的平台,关联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变现能力。调研案例反映:在获取产学结合机会和技术转化渠道方面能力强卓的科技工作者,多在双创活动中收获正向动力激励,具备更强的创新风险偏好倾向与创业动力。其多凭借个人承做横向课题中的行业积累、单位采购与研发活动中的渠道搭建、所在研究团队或科研前辈扶助的项目承揽来获取成果产业化的机会,盐城本地的第三方咨询与猎头机构在其间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
⑵所谓“一帽”,即一个能给予科技人员能力背书的学术地位认证头衔,本质为科技人员的成果议价能力,“帽子”的有无及品类关乎获取科研项目产业支持与政策优待的能力,对应给予戴帽者的创新创业动机激励亦自有别:
“帽子”中最具分量者为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青年长江学者、青年拔尖人才、千人计划收录者、青年千人计划收录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取此类头衔的人员多为科研体制中的成功者,亦是盐城人才集聚十项激励政策的主要受益人,调查显示,其于事功方面的欲求在体制内即不难满足,故主动发掘创业项目的动力较弱,但该群体一旦对接创业项目,又因其在体制内的成功基础而具备更强的避险能力,因之具备更强的创新风险偏好和创业动力;
“帽子”中次等者为地方省市级、校级学术头衔获取者与名企项目基金受益人,取得上述“帽子”的科技人员既属科技创业政策受惠群体,又于事功追求上存在体制之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进取心,同时具备较强的横向课题获取能力,为科技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具强创业动力和稳健的创新风险偏好,但具体情形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亦自不同,调查显示,就创业动力而论,计算机、工程建造类领域的人员显著强于基础科学领域的人员;
无“帽子”者的创业动力与创新风险偏好在其职业生命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调查显示,位处生涯起始和进阶期的科技人员对获取“帽子”具较高期望值,其职业规划集中于完成课题成果,具科技创新探索精神但乏市场创业动力;位处生涯平台期或学术经历、成果不足以取得“帽子”的科技人员,如所处科研单位岗位流动性低、晋升缓慢,则其职业追求倾向于向行政工作或成果的市场化转型,创新力不足但具较高创业动力。
⑶所谓“一位”,即在职业进阶、留岗创业、复岗安置上影响双创动力的职位,关联科技人员的生涯风险抗压能力。调查显示,高职级稳度、升迁缓慢的单位,其科技人员投身双创的动力较强;单位在双创政策中提供良好留岗待遇和复岗承诺,对科技人员投身双创形成显著引力激励;科技人员对所处单位学术实力、地位的评价与其双创的动力态度并不显著相关,盐城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质量不足的问题并不足以局限本区科技人员的双创实践热情。
⑷所谓“风向”,即科研人员成果同市场需求的贴合度,反映成果的转化变现能力。调研显示,“风向”的贴合有实质与概念两个层次,前者要求成果同消费功用需求的实质对接,后者则要求“概念”贴合,即科研成果同流行产业概念、市场情绪与认知的贴合。上述风向要求下,科技成果本身的应用能力和科技人员向投资者论证成果市场价值的能力皆同双创动力正向关联。
⑸所謂“政策”,即盐城双创政策的激励效应,调查结果佐证了2016年起探索试行、2018年确立的盐城集聚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十项政策的正向拉力,不赘言。
⑹所谓“协议”,泛指科技人员协议单位,获取的产权、经济利益与机会公平方面的权益保障,反映双创环境条件与制度文化氛围,调查结果佐证了其同双创动力的正向关联性。
三、激励科技人员双创动力的对策分析
(一)盐城市开展双创活动的条件分析
盐城位居沿海经济发展圈中“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北接连云港,西连淮安、扬州、泰州,南邻南通,遥应上海,为江苏省接壤本省城市数量最多的地级市,配合发达的水陆联运,独具交通物流优势;其经济总量虽位列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徐州之后,但人文悠久、富余土地,具承接飞地经济的后发潜力。以上区位条件下,盐城的城市定位为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和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
盐城承应上述区位条件,历两年实践适应期而在18年11月确立《关于集聚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激励政策》,以推行离岸研发创新、发展市级科创投资基金为政策亮点,为双创活动创造良好政策条件。
(二)激励盐城科技人员双创动力的对策论
结合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动力机制的调研结论和盐城的区位、政策条件分析,课题组提出优化盐城创业环境、激励科技人员双创内生动力的对策建议,以推行离岸研发创新创业、优化发达地区双创产业承接的环境条件为发展的思路定位,概括具体措施为“一转二连三保护”,具述如下:
1.“一转”,即转变现有的科技双创扶持思路
政府、院校、企事业单位在双创项目扶助评估中须从实际出发,实现从以人为中心到以项目为中心的评价思维转型。实现上述转变,须真正落实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高端科技人才与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结合起来的“双创”主张,在双创扶持中避免过度集中资源于引进大师、以大师带大项目的精英主义做法,当笃力于围绕本地市场需求和科研条件承接外来落地项目、优化双创环境呵护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做法;
2.“二连”即勾连科研项目与产业项目,勾连体制评价与市场评价
当采取的措施要点有二:
⑴打造完善盐城科技双创项目中介统一平台。围绕平台建设开展三项工作:其一为平台建设,须打造政府“双创”工作小组与市科协牵头,各科研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协力参与的科技项目产业化实体平台,中介勾连体制内外横向课题承揽、研究开发引资与科研项目创业的合作需求;其二为制度建设,政府针对产研融合、科技创业中的项目竞标引资、智力成果应用、岗位变动管理、项目评估与监督等实践场景出台指导意见,完善法规制度,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其三为人力建设,应针对科技人员缺乏市场沟通渠道和商业应用知识的问题,开展面向高校、科研院所与相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双创素质培训,介绍产业动向和项目投资的财经知识,助力其实现科技项目市场应用前景的有效评价;应针对企业人员对技术知识了解不足的问题,组织定期的产学研双创交流会,介绍科研成果动态,消减科技人员和企业人员间的信息不对称。
⑵优化双创成果的考核评价体系。当采取的措施要点有二:其一为双创成果在科研人员考评体系中的独立引入。建议效仿江苏省及盐城市的“双创计划”,划定具体到领域的科研扶持重点单位,由政府、企业、院校事业单位三方合作在各重点单位设立以项目为中心的扶持计划,扶持计划独立于传统论文成果考评体系,依研发需求设定考评标准与奖酬标准,为科技人才的成果变现开辟新通道;其二为双创成果考评体系的市场化推进。考评的市场化首先体现在考评主体中的产研合作,在双创成果传统精英学者评价之外,应强化行业实务专家、创投机构人员在双创成果评价中的主体参与;考评的市场化亦体现在客观市场指标在评价指标中的引入,应强化评价标准中的财务指标参与。
3.“三保护”即保护双创人员的产权、经济利益与机会公平
当采取的措施要点有三:
⑴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的“三权改革”
其一,当推进科技成果产权管理的“三合一”改革:效仿上海自贸区与成都市的先进做法,整合知识产权管理中的多部门执法,实现科研成果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形成版权的一部门办公;搭建配合管理工作的科技成果三权纠纷快速处理平台;
其二,当推进科技成果产权管理的“三权下放”:效仿安徽先进做法,将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使用权无保留下放给各院校科研单位,赋予科技人员不低于70%的科技成果收益权,允许具有行政级别的科技人员依法享有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提高科技人员的双创动力;
其三,当创造条件促合科技成果的产权实现:将企业的专利、商标、版权及相关无形资产组合打包,配合已设立的“盐城市科创投资基金”的财政投入激励与首投容错机制,提升针对科技成果无形财产融资的授信额度,放宽授信所需的固定资产抵押要求。
⑵规范院校科研单位同科技人才间的管理与协作关系
其一,提供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协作的指导性格式协议:政府和行业协会合作,针对单位作品、一般职务作品、特殊职务作品确权、用益、利益分配中的常见问题,出台规范科技成果研发与产业转化过程中科技人员同单位间权益关系的协议订立指导意见和格式协议样本,保障分配公平;
其二,提供双创实践中的岗位人事管理指导意见:针对双创实践中科技人员离岗创业、返岗安置中的常见职衔、收入、待遇问题,制定管理指导意见,作为院校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和科技人员岗位维权的依据;
⑶完善双创扶助体系监督机制
其一,制度化第三方咨询机构在双创项目扶助决策中的评审参与;
其二,确立双创科技人员职业信用审核与失信惩戒制度;
其三,统合理顺市双创工作小组、市科协、盐城市科创投资基金间的双创扶持内部监督管理关系,落实发改委动态监测双创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要求。
四、结语
本文探讨盐城市科技人员双创参与动力的生成因素机制,区别于既往研究,尤关注个人同单位互动中的生涯因素和权益保护,并以推行离岸研发创新创业、优化发达地区双创产业承接的环境条件为基本思路定位,提出盐城市激励科技人员双创动力的对策见解。本研究为课题组探索盐城科技人员双创动力生成问题的起步,笔者将与同侪开展划分参与阶段的双创动力影响因素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隽萍,于青青,肖苏卿.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述评——基于系统学理论视角[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329-337
[2]王以梁.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研究 [D].沈阳:东北大学,2014:14-35
[3]马琳.知识型员工奖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创新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8:24-40
[4]吴玉伟,施永川.科技型小微企业“硬”科技创业动力要素与孵化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01): 70-73
[5]肖为群,樊立宏.创新创业人才成长:一个整合框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10):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