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媛
摘 要 通过对新媒体背景下社会新闻报道失真的影响分析,探讨如何保障社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从而加强媒介和受众对于新闻真实性的正面认知。
关键词 新媒体;社会新闻报道;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1-0121-02
新媒体是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而兴起来的,其效率之高、内容之广被众多受众所推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关注新闻事件的重要渠道。社会新闻报道注重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新奇的事物的报道,但是随着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造成了许多虚假新闻的出现,从而不断影响着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无论是“德阳安医生自杀”还是“王凤雅事件”,各种片面的报道让人们开始质疑新闻的真实性。社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关乎的不仅是媒体自身的发展,同样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提高社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不仅能够引导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坚持真理。还能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 新媒体背景下社会新闻报道失真造成的影响
1.1 对新闻价值观的冲击
社会新闻报道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社会现象,但是由于社会新闻报道的屡屡失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些媒体为了求新、求快,而不顾新闻的真实性,企图以低级趣味的方式来“引诱”读者的阅读和兴趣。可以看出,一些新闻媒体在社会责任感和代言人的两个角色中选择了后者,一味的注重市场经济下所需要的利益和卖点,而忽略了作为新闻媒体应有的责任感。同时也会对社会大众的心理的一种误导,虽然新奇的新闻信息也是受众的一种心理诉求,但是瞬间的阅读快感并不能产生精神上的撼动。作为新闻媒体,应该始终坚持报道事实的真相,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2 对公众产生错误导向
受众作为新闻事件和信息的接收者,他们大多数都不是事件的经历着,只能通过新闻的报道来对事件进行了解和评判,加上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很快,传播范围又广,受众只能碎片化的了解部分事情,所以很容易造成“一边倒”的情况。由于新闻事实的扭曲,从而造成许多受众的认知也被误导,进而对事件的发生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困扰。以2018年发生的“王凤雅事件”为例,由于在网上发了一篇《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指责王凤雅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将筹集的善款挪用给家中儿子治疗唇腭裂,而不给生命垂危的王凤雅小朋友治疗眼癌,从而导致小朋友去世。此篇文章一出,立刻在网上发酵,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和指责,纷纷对王凤雅的家人进行指责,不断的打电话对其父母进行谩骂,甚至跑到家中闹事。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涌现了大量的虚假信息,一些网络新闻媒体为了阅读量和关注度,也枉顾真相,将受众引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对事件当事人造成难以估量的精神伤害。
2 新媒体时代社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保障
2.1 强化新闻从业人员道德意识
新闻道德意识是每一个从事新闻事业的人所必备的,这种道德意识的拥有也会帮助其抵制利益的熏陶。媒体从业者本身就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使用,帮助更多生活平凡甚至是困苦的人“伸张正义”。有多少人因为身患白血病,因为媒体从业者的报道而重获生命,有多少英雄,因为救人而死,却无人问津,因为新闻报道被人们所尊重,重拾了英雄的尊严。作为一个媒体从业者时时刻刻需要记住的是假新闻对于大众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虽然我国目前大多数媒体从业者都是从正规的学院毕业出来的,但是在学习期间,大多数培养的都倾向于对于采访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关于新闻道德伦理好采访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关于新闻道德伦理和意识培养这方面涉猎不深,从而导致很多刚刚入行的媒体从业者一开始就迷失在所谓的“竞争”和“头条”中。所以在强化从业人员新闻道德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对学习新闻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在相关的课程中插入新闻道德方面的专业课程,培养他们的新闻道德意识和思想。其次,对已经从事新闻媒体事业的人员定期的进行培训和学习,已经从事新闻媒体事业的人员定期的进行培训和学习,组织优秀的媒体从业者之间的交流和卧谈会,开拓他们眼界的同时,也让更多的新闻从业者了解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以及何为“人民的良心”。
2.2 重拾新闻的尊严,坚持“真”性
新闻的尊严不应体现在利益点上,而是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客观和权威性。并且在新媒体背景下,舆论反转事件的频发,片面及噱头式的信息一种贴近受众,增强利益的手段,但是终究会被客观、真实的新闻事实所取代,而新闻媒介也将重拾尊严,赢得受众的尊重而不是追捧。新闻媒介在重拾新闻尊严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认识到社会新闻片面化和噱头化僅仅是市场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不是新闻的最终“归属”,那些刺激性的新闻性的新闻标题,那些耸人听闻的“新闻事实”终究是流于形式。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也开始意识到重拾新闻尊严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也是新闻媒介最终的社会使命,“内容为王”的经营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坚持新闻的“真”性不仅是自身对于自身的负责和尊重,也会赢得更多的同仁和受众的尊重。例如抢先报道“重庆公交车坠江”是要避让逆行的女司机的小轿车,将受众错误的引导到把责任归结在“女司机”身上,轻易的就下了观点,对事件缺乏全面的掌握,给“女司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所以新闻媒体一定要时刻的保持自己的新闻良心,还原事件的真相,将准确的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这不仅是对受众负责,也是对媒体自身公信力的负责。新闻媒体只有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和存在的价值,才能真正的成为“社会的良心”,才能不断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3 完善法律,强化“把关人”意识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处于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中,新闻媒体进入了市场以后,不再像之前一样靠政府来进行资金上的播出和运转,大多数要靠节目收视率来养活电视台。但是对于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新闻的真实性无论是对于新闻媒体发展本身而言,还是对于受众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保持社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从法律的角度对新闻从业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一个根本性的举措。新闻媒体的自律一方面是从法律方面进行约束,另一方面是媒体从业者自身对于行业责任的理解和尊重。要让媒体从业者发自内心的感受到自己的责任,积极为社会大众服务。此外网络社会新闻的假新闻事件出现的尤为频繁,关于网络新闻监管的法律还没有具体的体系,所以对于网络监督这块的工作也需要积极的进行促成,强化“把关人”的责任意识。要对信息的来源进行明确,对于一些网络新闻的报道,注意在文章的开头或者是结尾处标明信息的来源,让受众对信息的真实性有一个很好的把握。要及时核实新闻素材的真实性,对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原因要仔细的核查,明确信息以后再传播给受众,努力尽到新闻“把关人”的职责。
3 總结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也更加的多样化,越快所产生的社会假新闻也是频繁发生。文章就针对新媒体背景下社会新闻报道失真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减少社会假新闻的发生。社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新闻的失真也使得整个新闻失去了原有的价值,长久以往,不仅是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受到影响,也会影响受众对于新闻媒介的信任度。诚然社会新闻的“看点”以及媒体自身发展的“关注度”很重要,但是对于新闻媒体和从业者而言,最根本的发展之道就是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为社会大众提供真实的社会动态,促进社会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为受众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郑敏.社会新闻真实性保障“三部曲”[J].新闻战线,2012(1):25-28.
[2]徐超超.新媒体时代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性关系浅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4):66,69.
[3]刘朝霞.重新认识公众的力量——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问题[J].青年记者,2016(25):51-52.
[4]汤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实现新闻真实性的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4,5(13):28-29.
[5]阙爱民.新闻真实性的多重属性及假新闻的危害[J].青年记者,2006(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