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俊 陈娇君
(1.河南省正阳县动物卫生监督分所,河南 正阳 463600;2.河南省正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正阳 463600)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产仔早期阶段、产仔后恢复阶段以及哺乳阶段。产仔早期阶段即产仔后1~3d,这一时期母猪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恢复,尤其是消化功能,进食量总体偏少,但呈现为缓慢增加的趋势,应强调投喂易消化的食物。产仔后恢复阶段即产仔后4~7d,这一时期母猪的身体机能渐渐恢复,进食量明显上升,思路上强调增加投喂的总量,常规食物和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占比可渐渐趋同。哺乳阶段母猪的进食量一般超过妊娠期10%~30%,其哺乳需求和代谢需求均明显增加,要求增加投喂量,并根据仔猪的进食情况酌情提升投喂食物的营养水平。
在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三个阶段,均对食物品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常规喂养期给予了低营养食物应予以杜绝或削减占比水平。给予能够快速补充母猪营养需求的高品质食物,包括蛋白质饲料、哺乳母猪专用饲料等。产仔早期阶段,应保证高品质食物占比超过70%,提供的营养物质占比不低于60%。产仔后恢复阶段,高品质食物占比应在50%~60%之间,提供的营养物质占比应在40%~50%之间,进入哺乳期后,维持产仔后恢复阶段的喂食方案,在仔猪2~3个月后,渐渐调整食物占比,恢复常规投喂。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之一,是以规范的管理制度保证投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稳定、规范的喂养时间和饲料构成。因哺乳母猪的代谢较为旺盛且存在哺乳需求,可酌情更改常规喂养方案,由每日投喂3次,改为4~5次,投喂总量也应略大于哺乳期。为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和消化,可改行湿料喂养。以2~3h为间隔投喂一次食物,建议以早间6:00时进行第一次投喂,之后分别于上午10:00时、下午15:00时、晚间18:00以及夜间22:00进行一次投喂。为避免母猪晚间产生饥饿感、起身踩踏仔猪,也可酌情调整最后一次投喂的时间。饲料构成上应维持稳定,保持其营养均衡、易消化、易吸收性,避免引起母猪肠胃功能的异常和不适。如母猪泌乳量不足或出现消瘦、进食量下降等问题,也应及时进行诊治。
产仔后,母猪的投喂需要做好营养分析和搭配,产仔当日少量给予蛋白质饲料和湿料、稀饲料即可,水料比应在4:1之间。次日要求增加饮食中高营养物质占比,可适当增加鱼粉或豆类,总量在1.5~2.0kg之间。第三日保持前一日的营养物质占比,增加0.5kg的喂食总量。之后逐日增加0.5kg,直到单日喂养总量达到6.0kg左右。对于产仔量较多的母猪,应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调整营养物质占比,增加蛋白质总量5%~15%,如母猪采食量较大,也可能在每日投喂总量的基础上增加0.5kg左右。鱼粉、豆类等物质应持续进行投喂,有助于促进母猪的泌乳功能,其中的氨基酸也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此外,维生素E族的补充也应给予重视,主要通过有机饲料提供。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失重问题的困扰,所谓失重即母猪体重的异常减轻。一般哺乳期株洲可能损失体重的10%~20%,如果体重损失超过20%可能表明其进食情况不理想,或投喂总量不足。失重率的计算以两个固定值为基础,即母猪产仔后的体重和仔猪断奶时的体重,计算前者和后者的差,在获取差与母猪产仔后体重的比值,进行百分数转化,所获结果即为失重率。以A表达母猪产仔后的体重,以B表达仔猪断奶时母猪的体重,以X表达失重率,其计算公式为:
在仔猪断奶前,也可利用该公式了解母猪体重变化,核准母猪体重存在异常减轻的问题,应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增加喂食量,或者提升高品质食物占比。对于产仔量较多的母猪,尤其应重视失重管理。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之一是预防疾病,要求最好猪舍卫生保持,每进行通风,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清扫,以固定间隔进行消毒。消毒过程中应做好仔猪、母猪与猪舍的隔离。尽量使用为母猪、仔猪危害小的药物。完成消毒后,还应重视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母猪产仔5d后,开始面临乳房炎症的困扰,该疾病多发于哺乳位置,典型症状为红肿,且母猪在喂养仔猪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泌乳量下降问题。发现上述症状后,可应用抗炎类药物进行机内注射予以治疗,并了解仔猪的生长情况。对于一些带有传染性的疾病,则重视范围性预防,一旦出现疫情、病情,建议通过隔离处理的方式,避免疾病蔓延。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存在特殊性,思路上应重视两个方面,即饲养的阶段性和高品质食物的提供,饲养管理的关键点控制,主要着眼于四个方面,即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好营养分析和搭配,同时了解喂食量和失重问题,重视疾病的预防,以多元化视角提升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效果,实现关键点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