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多 沙春晖 刘 伟 陈 旋 吕穿江 吴晓春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444)
21世纪以来,塑料行业飞速发展,已与钢铁、水泥、木材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材料,因此,塑料模具工业对模具钢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塑料模具钢的工作温度一般在200 ℃左右[1],对强韧性和耐蚀性的要求很高,尤其是某些含氟、氯等的塑料在熔融状态会释放出有强烈腐蚀性的HCl等,需要具有高耐蚀性的塑料模具钢[2]。其中,4Cr13钢经过适当热处理可获得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可电蚀加工花纹,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高级塑料模具钢[3- 4]。但目前对于4Cr13塑料模具钢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耐蚀性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回火温度对4Cr13钢的显微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生产提供参考。
试验材料采用国内某钢厂生产的4Cr13钢,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淬火温度决定残留奥氏体和马氏体中合金固溶度,由于选定钢种Cr的质量分数为14.70%,其Accm温度应在900 ℃左右[5]。而马氏体不锈钢在工程中常用的奥氏体化温度为1 000~1 050 ℃,因此本文选择试验钢的奥氏体化温度为1 030 ℃,保温时间为30 min,真空油淬。淬火后再进行不同温度的回火,回火在KSY- 6D- 16型回火炉中进行,回火温度分别为250、280、300、480、500和540 ℃,每个温度进行2 h×2次回火,空冷。
表1 4Cr13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4Cr13 steel (mass fraction) %
将热处理后的试样磨制并抛光后,采用质量分数为19.7%的FeCl3腐蚀剂进行腐蚀,采用Nikon MA 100型倒置式光学显微镜(OM)和Zeiss Supra- 40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试样中部进行观察。采用69- 1型洛氏硬度计按照GB/T 230.1—2009测量试样的洛氏硬度。电化学测量在CS350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将试样加工成尺寸10 mm×10 mm×2 mm的片状,工作面积为1 cm2,试样经粗砂纸打磨去除氧化膜,焊接导线后用环氧树脂进行封装,制成电化学试样。试样经氧化铝水磨砂纸研磨后,在机械抛光机上抛光,以去除表面划痕,获得光滑镜面。抛光后的试样用水和酒精清洗,放入干燥箱中保存24 h以上,备用。电化学试验所用溶液为质量浓度0.5 mol/L的NaCl溶液,采用3电极体系,试样为工作电极,铂片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文中所有电位均相对于SCE,扫描速率为0.5 mV/s,试验温度为25 ℃,试验结束后根据Tafel曲线采用外推法算出自腐蚀电流I和自腐蚀电位E。
2.1.1 退火态组织
4Cr13钢通常以退火态交货,观察其显微组织发现:退火态组织均匀细小,存在大量网状碳化物。这是由于合金含量过高,导致铸造过程中发生偏析[6],这些碳化物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工件的硬度和耐蚀性,需进行淬、回火处理。
2.1.2 淬火态组织
4Cr13钢淬火后的显微组织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马氏体板条束呈现比平行排列,并存在大量φ1~2 μm、沿铁素体晶界分布的颗粒物,根据图3的形貌和EDS能谱分析结果,判断其为Cr系碳化物。该类碳化物一般认定为(Fe,Cr)23C6。由于淬火马氏体的C、Cr含量较高,大大增加了晶格正方度,导致其性能极不稳定[7- 8]。
2.1.3 回火态组织
4Cr13钢为中碳高合金钢,大量的合金元素提高了钢的回火抗力, 使淬火马氏体分解温度提高,在较高温度回火时仍能保持原马氏体形貌。图4为不同温度回火后钢的显微组织,可见在较高温度回火时仍为回火马氏体。
图3 碳化物的形貌及其能谱图Fig.3 Morphology and EDS patterns of carbides
图4 4Cr13钢在不同温度回火后的显微组织Fig.4 Microstructures of the 4Cr13 steel after temper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80、480和540 ℃回火试样的SEM照片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低温回火时,马氏体基体析出碳化物较少,呈弥散分布,回火温度升高,碳化物析出逐渐增多,形状逐渐由颗粒转变为片状,与原马氏体板条方向一致且多集中在马氏体边界。由于本试验的回火温度未到达使马氏体大量分解的温度,因此马氏体板条束形貌都比较明显。
2.2.1 硬度
淬火态试样的硬度可达53 HRC。当回火温度在300 ℃以下时,由于析出少量碳化物,马氏体含碳量降低,但由于碳化物分布较为弥散,硬度下降不多;至480 ℃回火时,试样发生二次硬化,硬度上升;继续升高回火温度,马氏体中的碳慢慢向基体扩散,基体含碳量下降,同时析出的碳化物长大,造成硬度快速下降,如图6所示。
图5 4Cr13钢在不同温度回火后的SEM形貌Fig.5 SEM morphologies of the 4Cr13 steel after temper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图6 4Cr13钢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硬度Fig.6 Hardness of the 4Cr13 steel as a function of tempering temperature
2.2.2 耐蚀性能
通过测定极化曲线来分析不同温度回火试样耐蚀性能的变化,从而揭示4Cr13钢的腐蚀规律。图7和表2分别为不同温度回火试样的极化曲线和自腐蚀电位值(Ecorr)。
由图7可以看出,低温回火时,试样的自腐蚀电位较高,这是由于低温回火时析出的碳化物数量不多(见图5a),贫铬区较少,耐蚀性较好;中温回火时,碳化物大量析出(见图5b),且Cr元素扩散能力较低,形成较多贫铬区,自腐蚀电位快速下降,480 ℃回火时发生二次硬化,高合金含量的碳化物脱溶,腐蚀加速,耐蚀性最差;高温回火时,自腐蚀电位又上升至低温回火附近区域,该阶段虽然析出碳化物较多(见图5c),但由于较高温度回火时Cr元素有很高的自扩散能力,可大量消除贫铬区,因而耐蚀性上升[10]。
图7 不同温度回火试样的极化曲线Fig.7 Polarization curves of the specimens temp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表2 不同温度回火试样的自腐蚀电位Table 2 Corrosion potential of the specimens temp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1)在试验回火温度范围内,4Cr13钢的马氏体板条形貌基本被保留,未发生明显分解。低温回火时,马氏体基体碳化物析出较少,呈弥散颗粒状分布,回火温度升高,基体内开始析出大量碳化物,并沿原马氏体板条方向呈片状生长。
(2)与淬火态相比,低温回火的4Cr13钢的硬度下降不多,480 ℃回火时,由于发生二次硬化,硬度又略有上升,继续升高回火温度,硬度则明显下降。
(3)低温回火的4Cr13钢的耐蚀性较好,480 ℃回火时由于发生合金碳化物脱溶,耐蚀性明显下降,继续升高回火温度,由于Cr元素较高的自扩散能力,耐蚀性又上升。
(4)综合考虑,4Cr13钢应在200~300 ℃回火,并避免在二次硬化峰附近温度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