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刘祥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注重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党的先进性首先来源于思想理论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我们党走过98年光辉历程,就是通过不断强化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建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建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结合自身实际开启了思想建党的伟大历程,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探索中,推动党的思想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发展、壮大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尤其离不开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武装。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离不开无产阶级的阶级基础和科学理论的思想基础两个条件。因此,尽管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早期工人运动发展迅猛,但这些运动不过是自发性的——仅仅依靠自发的工人运动并不能产生无产阶级政党,因为他们虽然具备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基础,但却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自觉产生共产主义的意识,不能彻底认清自身的使命,找到完成使命的途径与方法。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这就突出了科学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由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变过程中的根本作用,也进一步说明其在无产阶级政党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认为,建设一个“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一方面,“如果我们党有一百至二百个系统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另一方面,“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了思想建党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性。当前,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源上看都是思想上的问题。只有把党的思想建设搞好了,党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制定正确的纲领和路线,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保持全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全面正确领导。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基本原则,但如何将其运用于中国,则是需要对中国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作出准确判断。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进行了不断探索和艰苦奋斗,最终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思想建党理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陷入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境地,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和革命道路具有特殊性——既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在革命手段上,必须通过武装斗争才能推翻反动政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其成员主要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为主体,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不可避免地带到党内。为了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避免党成为农民党,毛泽东依据农村和红军党组织的具体情况,提出“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在应对策略上,开展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执政的历史方位不断发生新的改变。从世情看,经济上逆全球化潮流、政治上民粹主义、文化上多元文化冲突开始凸显。从国情看,我国正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时期,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从党情看,党的队伍不断新陈代谢,党员干部思想更加活跃,少数党员干部因为党性修养不足,理想信念动摇,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是非不清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党的建设如何适应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在思想理论建设上作出新的回答。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阶级属性并不天然确证其政治品质和修养的永恒性。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建党理论,正是出于对特殊历史环境下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不足的考虑。一方面,单纯军事的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充斥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现实环境中;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传入不久,党内马克思主义传播普及还不够广泛,党的理论储备还存在不足。只有加强思想建设,使党的建设具有牢固的思想根基,才能真正建成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使党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于特殊的环境,承担着特殊使命,自身的团结统一至关重要,而思想建设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有效手段。毛泽东指出:“我们要领导人民打倒敌人,我们的队伍就要整齐,我们的步调就要一致。”通过树立正确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去克服错误的、落后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使我们的整个队伍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真正统一起来,巩固起来”。为此,采用党内斗争和共产主义教育的方法,把许多愿意为共产党主张而奋斗的新党员,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布尔什维克的战士。同时,毛泽东提出,“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关键要对他们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解决他们思想上的问题,使他们不仅从组织上入党,而且做到思想上入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当前,思想建党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我们党已经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在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特殊重要的历史使命,如果缺乏先进思想理论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理论强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坚持思想建党、推进理论强党,关键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理论要指导实践,同时还要反对各种形形色色非无产阶级思想和观念。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如果听之任之,坐视不管,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损害党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早有认识,在共产主义者同盟建设中,十分重视对空想共产主义、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等党内错误思想进行批判,注重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毛泽东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党的肌体也有警觉,认为必须与之作长期的斗争并加以克服。为此,他提出思想建党是一个长期性的永恒主题,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需要持久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与其他错误思想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尤其是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白热化的今天,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思想乘虚而入,党内思想矛盾斗争更加复杂。必须结合党的历史方位与内外环境因素,坚决同党内一切错误思想作斗争。通过党的集中学习教育等进行纠偏,从而在思想上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与侵蚀,保证党的各项事业顺利完成。
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毛泽东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党员干部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要深刻认识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要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在理论学习上,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校要大力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学员在学习培训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习收获体现到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而奋斗的实践上,体现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上,体现到自身的道德、品行、操守、价值观等高尚的精神追求上和党性修养上,体现到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实际行动上,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和行动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通过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凝聚起来的,信仰的力量贯穿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从现实看,党员干部思想上出现滑坡、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是与党性教育不够有关的。必须联系党员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理想信念教育不能过多采取宏大叙事、硬性灌输的方式,必须建立起思想建党的长效机制,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确保思想教育取得成效。当前,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面临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靠思想教育,也要靠制度约束。因此,我们要自觉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做到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落实。一方面,突出思想引领,确保制度治党的实践规范体现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完善制度保障,及时把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固化为制度,形成“全面”合力,凸显“从严”功能,增强“治党”实效,从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以更加坚强有力的领航力量,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巨轮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