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青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5-112-02
摘 要 坚决反对和抵制“四风”是国有企业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保证。如何把纠正“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升监督执纪人员发现“四风”及各种不廉洁违纪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平时的思考,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监督执纪 政治生态 改革发展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加强监督执纪,坚持和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使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但一些“四风”问题树倒根在、禁而不绝,违规违纪还时有发生。
如何把纠正“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升监督执纪人员发现“四风”及各种不廉洁违纪问题的能力。结合工作经验和平时的思考,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提升监督执纪人员发现“四风”和不廉洁违纪问题的能力,必须勤于观察,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掌握违纪问题的新变化
在企业,一些职工鉴于对企业或党内的许多制度和事项运作不清楚,再加上监督有顾虑,因此反映党员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较少,这样往往导致企业监督执纪人员掌握的违反“四风”线索较少,尤其是对花样翻新、隐身变形的“四风”问题不能迅速反应,加以甄别,导致监管不力。为此,企业监督执纪人员应突破传统思维,学思践悟,提升发现内部隐身变形的“四风”及各种不廉洁违纪问题的能力。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的加大,基层单位存在的不廉洁和“四风”违纪问题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显现出新的特点,我个人归纳概括为“两新两微”。
“两新”,一是在“四风”和腐败问题上出现了“互联网(科技)+”的新形式。随着微信群的兴起,各单位都建立了许多微信工作群,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便捷,提升了效率。但是在工作当中,也发现个别人员在微信群内搞形式主义,如,在工作现场摆拍一下,群内一发就代表工作完成了;还有利用别人的微信内容,移花接木来替代自己在工作,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我认为,这种摆拍、作秀的假落实、弄虚作假行为就是利用微信这个平台出现的新型的形式主义。尤为更甚的是许多干部职工也包括我们的一些纪检监察干部,还未认识到此类形式主义的危害,觉得这是“聪明”,这是在提高工作效率,甚至还振振有词地说,不这样做就完不成工作。
二是给“四风”问题“穿新衣“,花样不断翻新,隐身变形。“四风”的顽瘴痼疾可以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利用快递、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等方式收送礼金、礼品等新“四风”常见诸报端。太钢明令禁止党员干部不得参与赌博,但现实当中,有些人由“桌上”赌博转变为“网上”参赌,使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更加困难。为规避“大操大办”之嫌,以婚丧喜庆等民俗为由,对宴会人数、桌数进行微调,分批次、小规模、多地点操办,搞形式上的“合乎标准”和游击战。还有基层一些单位为规避套现,通过虚列工作、活动、检查考核等名目滥发奖励,并且有的工作做得很细很到位,一套假的东西还能做到闭环管理。这些新问题、新现象的升级,要求我们纪检人员必须勤于观察,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透過现象看本质。
在基层调研中,有些作业区职工土气高涨、正气上扬,正能量的事迹层出不穷;有些作业区则土气低落,职工牢骚满腹。从作风建设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我认为关键点是一些基层单位没有对“微影响”、“微权力”带来的不廉洁和负面影响引起高度重视。
在基层,职工们对考核有点意见,对新出台的政策制度不理解,甚至短时间内发点牢骚,这很正常,但是管理人员(包括纪检人员)如果不敏感,长期听之任之,未及时引导、制止,使之蔓延,再被别有用心者或“有影响力的人员”(基层有影响力的人员指不担任一官半职,但因人缘好、有人脉,或是讲义气,或是能言善变者等人群)放大,甚至添油加醋,负面影响就会叠加。久而久之,抱怨、牢骚、猜忌,不作为、慢作为,举报、上访甚至乱作为就会弥漫,“微影响”就变成了大影响,影响到班子的团结,影响到职工的土气,影响到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影响到工作作风、党风。
“微权力”往往会带来“微腐败”。究其原因,一是有的人信奉“大错误不犯、小毛病不怕”的处世哲学,认为在工作安排中应优亲厚友,如,班组长给亲近的人、听话的人安排点轻松的活这是无可厚非的。在奖金分配时给关系好的、平时走动多的多奖励点这能显出哥们义气。二是个别管理部门、管理人员“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仍然存在,甚至一些“服务”在变味。一些管理人员利用手中的小权利,卡一卡,拖一拖,让下面办事的人服服水土,孝敬点,觉得吃点喝点均不为过;还有的机关人员互掐,你考核、批评我,不给我方便;我也回敬你,不让你舒服。三是有些管理人员觉得“人无完人”,只要能管住人,能带兵打“仗”完成生产任务就行,有点小毛小病不伤大雅,客观上放松了对下属“微权力”的监管。四是有些单位在抓党风廉政建设上也存在重“西瓜”、轻“芝麻”的思想。老想抓个大案子,对抓早抓小抓苗头没有真正引起重视,尤其在作业区这个层面比较明显,总觉得单位小出不了大的腐败事件。五是本位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基层的“微腐败”。大家都护面子,尤其是涉及不廉洁的事,又丢人又丢面子还挨考核批评,为此,在涉腐事情上都想压一压,内部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腐败分子造成了“出事之后大家会一起帮我摆平”的侥幸心理。
堤溃蚁穴。“微”等于“危”,“微影响”、“微权力”带来的不廉洁和负面影响一时不管不要紧,长期不抓就不得了。防微才能杜渐,小节不保大节必失。
二、提升监督执纪人员发现“四风”和不廉洁违纪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渠道
“四风”违纪问题难以发现或发现了问题却难以解决,或解决的效果不理想,往往是因为监督缺乏力度和监督渠道不广。
突出专责监督执纪。《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指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纪检专职人员必须充分发挥监督的专责,积极面对问题,主动承担责任,勇于查找问题,实事求是地去发现问题。绝不能把问题藏起来、捂起来、盖起来;绝不能不把问题不当问题,对问题视而不见,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害怕问题,不要有如果问题解决不了会很丢脸的心态。纪检专职人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秘诀是尽量多地承担工作,并真正投入其中,坚持不懈,问题接触得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发挥“近距离监督”优势。一是要从支部纪检委员抓起,选好人、用好人,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2016年,复合材料厂纪委以换届为契机,支部纪检委员由党性原则强、热爱纪检监察工作、作风正派、有大局观念、群众威信高的人员担任。换届后,11名纪检委员中,因工作能力强,留任的 2 名,新当选的 9名。11名纪检委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 4 名,占36.36%。二是要细化工作流程,形成工作规范。例如,矿业分公司纪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监督执纪作用的意见》文件后,厂纪委根据文件精神,对各项要求进行了细化,并编制了《复合材料厂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监督执纪履责月度报告表》,要求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每月月初对本人上个月的监督执纪情况上报一次。此举一方面是发挥了“近距离监督”优势,做到了对“四风”违纪问题抓早抓小抓苗头,解决了厂纪委对于一些隐性的“四风”问题难以发现,或发现之后取证难,不能及时处理到位,导致基层个别单位和领导干部我行我素、逃避监督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使工作更加规范、条理,让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明白了要监督些什么,监督到什么程度。
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四风”方面的违规行为趋于隐蔽,单靠企业监督执纪人员去发现,往往精力有限、难度较大,还可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监督的积极性,不仅要采取电话和举报箱举办的老办法,还要进一步创新举报方式,发挥微信、随手拍等方便快捷的新工具,延伸监督方位和触角,形成对“四风”违纪问题全方位、全时段的监督体系。
三、提升监督执纪人员发现“四风” 和不廉洁违纪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业务水平
一是要加强纪检专业知识的学习。纪检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人员存在纪检工作就是开开会、学学文件、传达传达精神的错误认识。在这种认知下,有些基层单位觉得开会时,我把上级的精神一讲一传达,找个人把文件一念,把学习内容往台帐上一填,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就完成了。这只是纪检人员工作的一小部分,实际当中,监督执纪人员不仅要把党章党规及太钢的规章制度奉为圭皋,经常学习,经常对照,刻印于心、践守于行,还需加强对业务知识精益求精的学习。近年来,纪委通过以会代培、岗位练兵、案例分析以及购买专业书籍等形式廣泛开展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是要加强管辖范围内业务知识的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说纪检人员善讲纪言纪语是基础,那么调查范围内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就是“器”。能不能熟练应用,能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器”,功夫均在平时。只有对范围内的业务知识熟悉,才能迅速发现问题,摸准“症结”治“未病”,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需在“事上练”。近年来,我厂以每月一次的专题效能监察为练兵平台,通过事前的策划、事中的监督检查、事后监察报告的撰写一系列工作,使基层纪检人员办事能力得到提升,撰写的材料更加规范,提出的建议更有针对性,有效地发挥出了效能监察“监督的再监督、管理的再管理”作用。下一步我们计划把这种工作方式延伸到基层的纪检委员。具体来讲,就是当月的专题效能监察项目涉及到哪个单位就让本单位的纪检委员参与进来。比如,在今年5月份的环保督察专项效能活动中,厂纪委就明确把环保业务部门——设备材料科的纪检委员纳为专项效能组成员。事后来看,效果不错,实现了环保专业检查与纪检监督检查的有机结合,消除或避免了一些检查中的空白区和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