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陈新东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山东威海 264400
畅通央企办职业院校政策通道,符合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有利于行业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满足国家制造业对高技能产业工人的需要,创造人才红利,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实现中国智造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丰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也可供校企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参考和借鉴[1]。
随着“中国制造2025”时代来临,高技能产业工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作用日益明显,“蓝领”和培养“蓝领”的高职院校将肩负着重振中华的历史重担。
今年4月份,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文),这份被看做“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的方案,指出“发挥企业主体办学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可按规定给予适当支持。”明确了企业办学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国家相关部委、各省市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都相应制定了加大支持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财政投入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加强合作,联合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总体上,国家对企业办高职院校支持越来越多。但目前对央企办的高职院校财政等投入途径没有明确,导致央企办高职院校竞争力不强。如何拓展央企办职业高校的投入途径,下面从打造校企育人共同体入手讨论。
建立国有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生均经费拨款渠道,设立生均经费拨款财政专户,落实覆盖所有国有企业(含央企)举办的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制度,探索通过以奖代补或政府购买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等方式对国有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予以经费支持。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院校。探索推进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央企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
鼓励主办职业院校的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利用先进的生产线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特色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校内建设由企业中国家技术技能大赛获奖者主持的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经费由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支持。
鼓励主办职业院校的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接收职业院校教师实践锻炼,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办法,并将兼任机制与教师福利待遇保障机制有机结合,确保企业办学与当地公办院校教师享受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福利待遇[2]。
鼓励主办职业院校的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专业规划、标准建设、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应用研究等,建立校企联审机制,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对参与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企业和牵头组建示范性职教集团的大企业给予财政补助支持。
鼓励主办职业院校的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依托职业院校设立职工技能培训中心或者企业大学,将企业生产标准、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等融入技能培训,完善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规划,健全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对参训职工实行弹性工作制,保障参训职工基本工资待遇。鼓励企业联合职业院校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面向中小企业和社会承担培训任务,对接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鼓励主办职业院校的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建设产业园、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持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生产实际开展协同创新和技术改造,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职业院校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新技术推广和标准化宣贯中的作用,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
央企办职业高校在我们社会中所占的地位不能忽视,加大对央企办职业高校投入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好的,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以及长时间的坚持才能看到成效,落实税收激励政策等方面仍有很多可以探讨和研究的空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