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杂志,我们再次谈到了运河。
虽然时间距离中国大运河被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有5年,但与运河本身的历史、内涵相比,5年不值一提。更何况,新时代运河仍该走到前台,发挥它巨大的价值潜力。
从古至今,水是苏州之魂,大运河也一直是苏州的动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今天,运河沿岸也依然守护着传统,接纳变化;孕育发展中的创新和腾飞,对文化与艺术、生活与内心饱含温情。
我们不断提及运河,是在提醒别人也提醒自己,运河文化正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而参悟大运河的精神内涵,再现大运河包容开放的天然属性,是帮助我们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一大宝库源泉。
提起济南,能想到的绝对不只是那句“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你必然会想起济南的泉水和济南人的爽快利落啊。而在济南人的眼中,笃悠悠的苏式闲情生活和慢条斯理的苏州话,却有着无尽的魅力。在济南的一次苏式生活雅集中,本刊记者与济南的朋友们一同沉浸于吴文化的精致与风雅之中,带着清香四溢的茉莉花手环,深处苏式园林般的意境,聆听悠扬动听的评弹,赏“秀色可餐”的昆曲,玩的不亦乐乎。济南当地的文化人小陈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说等到他休假,一定要去苏州放飞心情,看苏州的最美风光,来一场更雅致苏式生活体验。这样看来,不远的将来, “天堂苏州”的慢生活要在济南兴起啦。
编辑记者的工作真的像我想象中那么轻松吗?我在这个假期找到了答案。
在这个假期,抱着对传统新闻行业的好奇,我进入《现代苏州》杂志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我的想象中,记者是份既轻松又体面的工作。因此,这份实习工作令我十分期待。当我还沉浸在自己猜测的轻松格调中时,我幸运地得到了第一个可以外出采访的机会:美食寻访。美食一直是我个人喜爱的主题,作为一名土身土长的苏州人,我自诩对吃也是有一定了解,但当我真正开始执行这个任务时,免不了有些紧张,而采访任务最密集的那个星期我采访了万福兴糕团店、清华酒楼和得月楼。恰好是苏州三伏天中气温最高的那一周,这也为这个任务带来一些难度。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兴奋。在收到前辈小心中暑的提醒后,我并未因此提高警戒,当时的我仍然自信满满。所以,毫不意外,在这个星期的最后两天里,我的身体状况亮起了红灯。挂了两天的水,不仅让我明白了苏州的三伏天有多可怕,也让我明白了采访的不易。
尽管这次的任务不是十分顺利,但它却让我受益匪浅。那些我在和他人交谈中收获的知识和经验是任何书本都不能带给我的。我想这就是我在实习中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