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春子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随着互联网与智能移动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领域将自身概念融入到“互联网+”中,在这一时代的大背景下,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课堂受到了挑战,“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质量开始下降,学生积极性开始减少,课堂学习氛围逐渐偏向于“死”化,高职高专院校因此开始积极探寻创新教学模式。在“互联网+”的基础支持上,网络教学已成为传统教学的延伸,并填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空白,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
在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00”后群体,他们生活在一个条件较为优渥的环境中,不少学生都从小早早地接触到了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为此,传统课堂中“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对他们的吸引力开始下降。大部分的学生在入校前几乎都听过“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他们习惯用电子多媒体的方式开展学习,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喜欢用手机、iPad 等设备进行作业,相对来说,传统课堂教学质量下降也就不足为奇[1]。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是基于传统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前提下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一部分学生习惯于全新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模式,如“互联网+”,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加追求高职高专院校自由的学习环境,二者的追求都是在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中实现的。然而,“粉笔+黑板”作为课题教学模式中一个典型的产物,也是作为一种极具传统代表的教学模式,它并没有为当前学生的学习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思路或环境,而是遵循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数学教学课堂与教学模式保持不变[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新时期下的学生带来极大的思想冲击,还使得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开启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此,教师授课难度也开始大幅度上涨。一些上了年纪的教师习惯于“黑板+粉笔”的授课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微课的设计与平台的构架是需要投入极大精力去学习的,一部分教师会选择网上现有的资源进行推送,但为了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这些教师往往会围绕推送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仅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思路,还间接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从而使得“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始终得不到广泛应用[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开始构建面向本校学生的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平台,而在一些课堂中,学生的微信、QQ 等应用软件也被允许在课堂上使用,这使得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形式逐渐在时间与空闲开展等方面趋向于多样化,从而给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而诸如互联网高等数学课程视频、慕课(MOOC)平台、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新型授课模式,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并展现出明显的优势[4]。
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更加依赖于学生自己的自控力与兴趣,虽然新型教学模式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传递,但学习的效率仍然取决于学生本身,这一点跟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放在课外,让学生能够自主根据课内学习情况进行填充。同时,“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资源,让高等数学的教学手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间接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渠道[5]。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作为主动的引导者,遵循着“粉笔+黑板”的授课模式,让学生被动地“听”,而在创新课堂中,无论是学习平台还是微课等“互联网+”的教学模式,都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促使学生逐渐成为积极主动的主体。这一过程使得教师的授课方式愈发趋向于层次化,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平铺直叙,在新型课堂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设立相应的难点重点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闯关益智”鼓励学生拒绝盲目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促使学生转为主动思考课堂知识点,从而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掘和提高。相应的,“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将传统高等数学课堂摈弃掉,而是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渠道,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更多的教学方法融合到高等数学教学中去,以此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当前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模式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打破以往局限于教材和资料的“粉笔+黑板”模式,通过教育平台以及各大互联网网站的连通性,促使教师与学生能够自由地浏览文献、观看课程视频以及选择相关演示动画,从而极大地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给当前高专高职院校带来的支持不仅仅是让学生熟悉高等数学知识和内容,更是让学生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而高等数学课堂的时间则更多地偏向于解疑答惑的环节,从而促使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够以高效化的模式开展[6]。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环境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巨大改变,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或机械地练习,而是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讨论学习、互联网答疑解惑、网络共享学习资源等过程,实现对知识的渴求。同时,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地将课堂知识点以“慕课”、“微课”等方式延伸到课堂之外。新入校的学生作为生长在新时期中的一代,正因为他们比起教师更有着独特的思想,从而极其容易受到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为此,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开始使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希望能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的冲突,如“粉笔+黑板”与“互联网+”之间的区别,二是学生学习观念与教师教学观念之间的冲突。学生与教师作为处于不同时代生长的人,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可以在生活中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地进行,而一些较为传统的教师认为,只有在课堂上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但无论是课外亦或是课内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展开都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为此,教师帮助学生规划课前、课时与课后的学习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学习本节课知识点之前,教师会选择“微课设计”作为学生预习的主要资料,通过推送或平台转发等方式,让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引导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中积极学习。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高等数学课堂中,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课堂内外学习时间的调整与掌握,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方法,而高等数学课堂上的主导者也由教师移交给了学生,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支持与鼓励下,更加自由地选择某个项目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