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团中学按照兵团、自治区国语教育普及要求,落实民汉合校混班教学。通过针对当地生源特点的教育实践探索研究,追寻把握教育规律,践行以胡杨精神育人理念,落实扎根新疆大地办教育的育人情怀,收获点滴成长。
关键词:一团中学;胡杨精神;育人;探索思考
(一)
自从一团中学实行民汉合班教学以来,给一团中学生源结构、层次梯度、教学管理等均带来新的任务和调战。许多一线教师难以适应民汉混班教学的新情况,经常会有老师产生一些抱怨和无奈情绪。这种抱怨和无奈之中,所透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一是对于民汉学生合班教学后,对新的生源基础把握不到位,教学计划、教案针对学生适应性差,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对教学业绩挫败感突出。二是针对维吾尔族学生国语基础水平掌握不透、把握不准,教学推进缺乏关注占比近50%的民族学生。课堂缺乏活力和生命力,教师经常有课堂如坐针毡之感。三是课堂及课下,时有老师口无遮拦对学生的指责和抱怨声音,造成民族学生厌学、逃学,教学双边对立情绪较重,等等问题不一而足。如何破解,是摆在每位老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塔里木大学60年初心不改,培养了一批批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有用人才,用生动的实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疆高校都要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习总书记对塔里木大学一些老教师来信的重要批示。同为南疆的团场教育人,怎样理解胡杨精神?如何用胡杨精神育人?是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领会并付诸行动的重要问题。
(二)
当前,学校民族生规模已占到学生总数的40%以上,几年后民族生将占到学生总数50%以上,民汉合班教学将是一团中学教师长期面对的一个常态问题。对于这一无法回避的新问题,只能坦然面对,实践探索,以期解决。
1. 需要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
作为南疆农牧团场的基层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精良的业务能力,时时刻刻牢记把教书育人责任担当同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和对兵团的定位要求牢固联系起来,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和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勤奋耕耘、砥砺前行。积极主动学习塔里木大学教师们的“胡杨精神”,扎根南疆,坚持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明确民汉合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教书,而是关系着新疆稳定的大计,关乎党的执政兴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
2. 需要明确培养目标的问题
作为一名南疆农牧团场基层中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我时刻牢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南疆地区,近年来,三股势力为了达到他们分裂祖国的罪恶目的,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甚至把黑手伸向校园,想方设法利用宗教极端思想毒害、腐蚀青少年,成为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摆在我们全体教师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教师面前的十分艰巨而又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是坚定不移地培养和提高包括维吾尔族学生在内的各族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
3. 需要改进教育方法的问题
课堂及课下,时有老师对学生的指责和抱怨声音,造成民族学生厌学、逃学,对立情绪较重。这是教师针对维吾尔族学生国语基础水平掌握不透、把握不准,教学推进缺乏关注民族学生,课堂缺乏活力和生命力的根本问题。
通过实践改进,以期加强教师修炼,克服对民族学困生的偏见和缺乏耐心,寻找适合民族学困生学业成长的教师环境。对于民汉学生合班教学后,教师面对新的生源基础把握不到位,教学计划、教案针对学生适应性差,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制定切实行动措施,面对学生、关注学生,落实整改,以期优化。
(三)
胡杨精神综述。
胡杨是新疆最古老的树种,又称“沙漠英雄树”。人们赞美胡杨,不仅因为其风姿,更因为胡杨的生命力中蕴含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邊疆、甘于奉献”的精神。任凭沙暴肆虐、干旱和盐碱侵蚀,顽强地生存。
胡杨精神不仅是胡杨本身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南疆基层农牧团场广大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精神根基,更是兵团精神的集中体现。
发扬胡杨精神不是一句空话,也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过时,会在特殊环境下显示出不同层面的价值。当前,南疆形势特殊,留住人才面临一些困难,在此形势下,如何激励各类人才扎根边疆、奉献边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用胡杨精神育人,就要不忘初心,恪尽职守。胡杨如大漠不死的灵魂,固守着根下的大漠。风来了,奋力去阻挡,没有雨水,就把根扎进更深的土壤。这份执着与坚守,需要新时代南疆的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继续传承和发扬。为了新疆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和兴旺发达,培养大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资料汇编.
[2]兵团日报.2018年10月15日版.
作者简介:
黄爱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新疆阿克苏第一师一团一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