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唐立强
息县是原农业部和原河南省农业厅规划的弱筋小麦最适宜种植区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自2015年开始,息县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把弱筋小麦确定为全县首要农业重点特色作物,采用农技农艺相结合的方式,全力进行规范化生产,弱筋小麦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紧紧围绕“四优四化”决策部署,结合息县生产条件,开展优质弱筋小麦品种筛选、展示和鉴定,客观公正地评价不同优质弱筋小麦的丰产性、抗逆性、品质及使用价值,为加快优质弱筋小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试验地点位于息县孙庙乡街村。该试验田为砂姜黑土,前茬作物为水稻,肥力中上等,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沟渠配套,基础设施良好,不靠近村庄。
供试弱筋小麦品种为扬麦15、宁麦13和郑麦103,对照品种为中筋小麦品种郑麦119。
试验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品种设3次重复,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长6 m、宽2 m,面积12 m2。小区品种间隔0.5 m,每个小区种植10行,行距20 cm。试验地四周设2 m保护行,保护行品种采用同一品种。
整地采用中型拖拉机深耕+旋耕法,耕深25 cm。
播种前每667 m2施51%有机无机复合肥(其中,有机质质量分数≥ 15%,N12:P9:K15)50 kg。
因降雨原因,播种期推迟到11月11日,每行播种量为30 g,均采用人工开沟,手工播种。
田间记载见表1、表2、表3。
通过试验发现,扬麦15产量第1,宁麦13产量第2,郑麦103产量第3,郑麦119产量第4。扬麦15和宁麦13轻感赤霉病,郑麦103和郑麦119重感赤霉病。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播种期推迟,耕层通透性差,出苗后缺苗严重,孕穗期遇低温,拔节灌浆期遇连阴雨等条件限制,试验结果不能代表正常年份产量水平,需翌年进一步试验。
表1 生育期情况(月/日)
表2 不同时期苗情情况
表3 室内考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