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威大叔
【剧情简介】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中国人是对故土最为迷恋的民族。“叶落归根”的DNA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让他们就算身处异国他乡都不忘故乡那一抔黄土,都执着地追求百年之后能魂归故里。所以,我们才有地球上一年一度数十亿人次的人口大迁徙,才有五千年来祖祖辈辈相守相依的疆土与文明。
《道德经》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希望同胞要“复归其根”,这份初心一传便是两千多年,直到《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
作为首部具有国际水准、全球视野和中国精神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甫一上映便引发了舆论的激烈碰撞,不仅票房屡创新高,更是凭一己之力将现代国产科幻电影的水平从几乎为零直接提升到好莱坞的层次,其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不亚于《三体》之于中国科幻文学!
當无垠的星空中出现那颗多灾多难但仍勇往直前的“小破球”时,我和无数影迷一样泪流满面。这种感动发自肺腑,直接来源于细胞深处的遗传基因,在刹那间便唤醒了华夏儿女的民族记忆与信仰,而正是它们造就了我们中国人的面庞、中国人的习俗和中国人的思想。我们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了带着自己的星球去流浪的宇宙史诗,这完全跳脱出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和大难临头各自飞模式的价值取向,让观众顿感新奇,也倍感亲切。因为愚公的后代从小就被教育人定胜天、要坚守自己的故土与灾难做斗争,更因为电影中类似王磊、刘培强这样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
君不见十一年前的2008年初夏,有那成千上万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汇集到四川的救援队伍,有那15位抱着必死的决心纵身一跃的空降兵勇士;二十一年前的1998年暑假,有那前赴后继跳进长江用血肉之躯勇堵缺口的解放军战士,有那数不胜数舍生忘死、夜以继日奋战在抢险第一线的最可爱的人……
由此上溯到一千年、两千年甚至五千年前,从大禹率众人治水开始,我们的民族就始终不乏那些无名的英雄,他们是无数个凡身肉胎,并没有主角光环,但他们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创造了我们独一无二的文化与习性,捍卫着炎黄之气顽强地贯穿了五千年峥嵘岁月,直到今天在亚洲的东方绽放出新的风范。
选在新春佳节上映,《流浪地球》也正好印证了中国人一年之中最大的旅行夙愿——回家过年。如果地球都不存在了,哪儿还有家呢?如果我们今天仍执着于挤着春运的列车从天南海北赶回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未来怎会丢下地球只顾逃命呢?如果连根都没了,那我们怎能肩负起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复归其根”的千钧重任呢?
抛开各种有争议的科学依据,仅从对地球不离不弃的立意而言,电影《流浪地球》就已高度概括了我们民族的某些特质,因而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特质几乎是烙在每个人心中的,就像对家乡故景的回忆,对家乡风味的偏爱,对家乡父老的思念……只要我们心中还有对家乡的寄托,这种情绪就能从电影中自然而然感染自己,勾起每个人对于“家”的解构与重新定义。
毫不意外《流浪地球》火了,它用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中国人拼死守护家园、让后代有家可归的故事。这个故事让大多数人仿佛看到了自己,因为我们每天所思所做的,不就是这样吗?
从某种程度上说,《流浪地球》虽然披着类似西方科幻片甚至灾难片的外衣,但骨子里流淌的却仍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家庭观,着重宣扬的也是中国人的价值观。这是一部有着相当浓郁中国味儿的科幻电影,这种传统文化情怀强烈到让很多人难以适应,甚至引发了对立双方各种极端观点的对撞。但我认为,这种正宗的中国味道正是当下社会所欠缺的。在这个思想多元化的时代,有些人违背了自己的初心、忘记了先辈的初心、抛弃了族群的初心,如同叛逃的飞船一样与流浪的地球渐行渐远。对于他们而言,确实需要重新学习老子的那段话了。
从电影的角度来检视,《流浪地球》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从一个文化符号的角度来看,《流浪地球》无疑如开天辟地的盘古一般为众人树起了一座丰碑。这座丰碑的基石除了有大量默默无闻、辛勤奉献的电影工作者外,还应有不忘初心的你我,更应有我们血脉不断的子子孙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