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保刚
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商业和公益,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一个谈的是交易、利润,一个谈的是无私、奉献。二者之间如同悖论,有我无它,有它无我。事实上,这恰恰是一种成见。眼下,商业和公益正以全新的姿态实现跨界合作,呈现出携手并进、相得益彰的融合新趋势。
“公益是做好事,商业是把事做好,二者如果规范合作,结果就是把好事做好。”这道出了商业和公益相融的本质。事实就是,只要心存善念,保留爱之初衷,商业和公益完全可以做到“水火相容”。
细细梳理,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将商业与公益有机融合的案例不胜枚举。许多企业在结合自身产业和商业优势的同时,也切切实实解决了存在的社会问题。如万科公益基金会在房产开发中植入环境和社区建设公益项目;苏宁利用苏宁易购众筹平台,带动众多合作伙伴加入公益行动;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发起的“9·9公益日”成为公益界的盛大节日,数百家公益组织、知名企业、明星名人、爱心媒体参与其中。这两年9月9日的公益日配捐总额突破几亿元,数千个公益项目获得资金注入。
商业与公益完全可以并行,有不少商业平台把人们参与的每一个商业环节都巧妙地与公益相结合,使得经营者和消费者同时成为公益事业的支持者。像阿里的“爱心宝贝”计划,卖家自愿把店铺里的商品设置成“公益宝贝”,同时设定一定的捐赠比例给相关公益项目,在商品成交后,就會按比例捐款,这么一来就形成聚沙成塔的效应。阿里平台上全年捐赠超过10次的“剁手党”超过1.3亿人。蚂蚁金服的“蚂蚁森林”项目,也是通过鼓励用户选择减碳生活方式、设立个人碳账户,在沙漠里种下111万棵树。
由此可见,商业与公益的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商业跨界公益、公益携手商业逐渐成为常态。
当然,商业和公益日益融合的背后离不开三大推动力:一是时代变迁,企业的经营目标逐渐从单纯看重规模和利润发展到深入地思考企业在更广范围的价值体现,这个范围除了股东、客户、员工,还有社群、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二是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幅度降低了民众参与公益的成本,网络支付、个人公益账号、社交排名等网络手段,都极大地便捷了公益活动的参与、支付、分享;三是第三方公益机构的风生水起。据统计,当下全国已设立6000多家基金会,并以每年新注册1000家的速度激增,各类基金会的总资产已过千亿元。公益需求井喷,刺激大量基金会的诞生,其中包括国企、民企以及知名人士个人设立的基金会,以民企居多。这些基金会需要借助商业的手段、市场的模式以保持公益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当商业与公益相融之后,此前只有企业或部分富裕人群才能参与的公益模式将被改变,人们参与公益的门槛被降低,“广参与、微付出、积聚效应”的新模式已经显现。而这一改变使公益的力量不仅体现在资助了多少钱,更在于给社会带来长期的、持续的、滚动的效益,继而成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这,才是公益的根本所在。